摘要: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职业倦怠的困顿;从追逐名利的焦虑,到回归本心的觉醒——教师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条坦途。但总有一些人,用热爱对抗平庸,用退步突破枷锁,用行动重塑生命。他们,是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职业倦怠的困顿;从追逐名利的焦虑,到回归本心的觉醒——教师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条坦途。但总有一些人,用热爱对抗平庸,用退步突破枷锁,用行动重塑生命。他们,是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5月15日晚7:30,新网师云端论剑五月场重磅开启!《教师成长的奥妙》新书主编王小龙、生命叙事作者何刚、爆款文章写手张飞,三位教育实践者将与你面对面,分享他们从“迷茫”到“觉醒”的成长秘笈!
01
直播亮点抢先看:
何刚:从“月薪赤字”到出版专著,一个中年教师再出发的逆袭之路!
张飞:爆文《做一名“退步”的教师》背后的教育哲学——减法即成长!
王小龙: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如何让普通教师“教出灵魂”?
观众福利:抽3位幸运观众,赠送嘉宾签名书《教师成长的奥妙》!
嘉宾故事:他们如何从平凡走向深刻?
何刚:用热爱融化教育的坚冰
他曾是月薪赤字的乡村教师,因“教不好语文”被学生嘲笑,因“不会管理班级”在台上忘词颤抖。七年的至暗时刻,他一度怀疑自己“入错了行”。直到遇见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书中那句“教育是诞生美好”让他幡然醒悟。从模仿名师到创办读书会,他用“三专理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重塑自我,最终从“及格边缘”的语文老师蜕变为出版专著的实践者。
他的金句:“教育不是家乡的版本,而是用热爱书写的生命叙事。”
张飞:退一步,见教育的天地
十年前,他是“比赛狂人”,拼命攒证书、争名次,却陷入焦虑与空虚。十年后,他写下爆款文章《从今天起,做一名“退步”的教师》,提出“教育要做减法”:退职称、退比赛、退功利,回归育人初心。
他的金句:“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退步,原来是向前。”
王小龙: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突围
他是新教育十大行动研究负责人,设计理想课堂、推动教师成长,却在管理层变动中被调岗,每天检查消防、指挥交通。身份的落差让他一度迷茫,但新网师的共读会给了他力量。他带领教师共读,用《苏武传》课程实践“知识、生活、生命共鸣”,让校园文化“从一场演出开始传承”。
他的金句:“教育者的觉醒,不是避开现实,而是在泥泞中种出莲花。”
02
直播剧透:三大成长命题深度碰撞
命题一:教师的成长动力从何而来?
何刚:热爱是火种,但需要“三专”添柴——没有专业积淀的热爱只是空谈。
张飞:减法思维是钥匙——放下外在追逐,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王小龙:理想主义者必须成为行动派——在现实中找到缝隙,种下改变的种子。
命题二:如何对抗教师的职业倦怠?
何刚:加入读书会!“一个人走不远,一群人才有光。”
张飞:写作是自我疗愈——把困惑写下来,答案会自然浮现。
王小龙:把琐事变成课程!比如“校门口执勤”也能成为德育契机。
命题三:普通教师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何刚:从写100字日记开始,“坚持一年,你会吓到自己。”
张飞:与其模仿名师,不如先读懂自己——“你的教室就是你的王国。”
王小龙:参与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总有一条适合你。
03
观众专属福利
1. 弹幕提问上直播:发送你的教育困惑至评论区,嘉宾现场解答!高频问题示例:
如何平衡教学任务和自我成长?
不擅长公开课,还能成为好老师吗?
读书写作没时间,怎么破?
2. 赠书抽奖:观看直播参与福袋抽奖,三位幸运观众可获得新书《教师成长的奥秘》。
教育者的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踽踽独行。5月15日晚8:00,带上你的困惑与期待,来直播间与三位嘉宾“面对面”!点击预约直播,开启你的觉醒之旅!
教育的真谛,不在职称证书里,不在考核名次中,而在那些与学生共度的瞬间,在自我突破的顿悟时刻。5月15日,让我们相约云端,用两小时的对谈,点燃未来十年的成长之光!
来源:新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