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的耕地面积在2022年就达到了1.2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6.5%左右。这里的黑土、棕壤质量好,特别适合种粮食作物。2023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飙到了796.1亿斤,也就是3980.5万吨,离4000万吨就差一口气。
内蒙古这地方,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草原、牛羊,可你知道吗,这几年它在粮食生产上可是悄悄崛起了。
内蒙古横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2.3%,地盘大得吓人。气候嘛,干旱、温差大,但土地资源和光热条件却是个宝藏。
内蒙古的耕地面积在2022年就达到了1.2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6.5%左右。这里的黑土、棕壤质量好,特别适合种粮食作物。2023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飙到了796.1亿斤,也就是3980.5万吨,离4000万吨就差一口气。
咱们拿东北比比看:黑龙江2023年粮食产量1573.5亿斤,吉林807.8亿斤,辽宁507.3亿斤,三省加起来2888.6亿斤,折合14443万吨。内蒙古一个省,快顶上东北一半了,这实力可不是盖的。
内蒙古的粮食生产里,玉米是绝对的主角。2023年,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60%以上,产量高、品质好,国内吃得下,国外也抢着要。
除了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也有不少产量,尤其是大豆,近年来面积和产量都在稳步上升。这说明啥?内蒙古的粮食生产不是单一腿走路,而是多条腿齐发力。
内蒙古能种出这么多粮食,靠的不只是天时地利,还有人和。政府这些年没少下功夫,补贴、贷款、农机推广,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得不行。
再加上科技助力,像无人机撒肥、智能灌溉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在内蒙古的田间地头已经不新鲜了。
聊内蒙古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中美粮食贸易是个啥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美国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两国在这块儿的关系那叫一个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从美国进口最多的粮食是大豆,其次是玉米、小麦。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了总进口量的34%,那时候中美关系还算和气。
可2018年贸易战一开打,情况就变了。中国对美国大豆加了关税,进口量直线下降,转头找巴西、阿根廷进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比掉到了20%以下,巴西成了大头,占了60%以上。
这仗打下来,美国农民日子不好过。大豆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发霉,好多农场主直接破产。中国这边呢,进口成本上去了,粮食价格也有波动。
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一来,全球供应链乱套,中国更意识到,粮食安全这事儿不能全指望别人,得自己兜底。这几年,中央反复强调粮食安全,喊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口号。
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13.79亿吨,进口量却还有1.46亿吨,差距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粮食生产就得顶上来,而内蒙古这种产量高、潜力大的地方,自然就被推到了前台。
内蒙古的粮食生产牛在哪儿?简单说,它能帮中国少靠美国粮食,自己过得硬气。2023年内蒙古粮食产量3980.5万吨,全国粮食进口量1.46亿吨,内蒙古占了快1/3。
如果内蒙古再努努力,产量突破4000万吨甚至更高,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就能再降一截。尤其像玉米和大豆,美国本来是主力供应商,现在内蒙古自己就能扛一部分,压力自然小了。
内蒙古北边挨着俄罗斯、蒙古国,东边靠着东北,西边连着西北,运输方便得很。陆路可以走中欧班列,海路有港口支持,粮食要出口或者调拨,渠道多得是。相比美国粮食得漂洋过海运过来,内蒙古的物流成本低,效率高。
内蒙古的玉米、大豆在国际市场上不怵谁。品质好,绿色种植也多,价格比美国粮食便宜点。2022年,中国出口了200多万吨玉米,其中内蒙古的贡献不小。如果中美贸易再起波澜,内蒙古的粮食还能顶上去,稳住国内市场。
2023年内蒙古产量接近4000万吨,专家预测,到2030年能突破5000万吨。这多出来的1000万吨,相当于又一个中等省份的粮食产量。潜力咋来?土地多、科技强、政策给力,三管齐下,内蒙古的粮食生产只会越来越猛。
内蒙古的粮食生产不是昙花一现,未来还有更大舞台。
中央和内蒙古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那是真金白银。2023年,内蒙古的农业补贴就超过5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生产奖励一个不少。政策还鼓励种粮大户、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经营让产量蹭蹭往上涨。
现在的内蒙古,种地不光靠力气,还靠科技。2023年,内蒙古的农机总动力超过3000万千瓦,拖拉机、收割机普及率全国领先。
无人机撒药、智能监控这些新玩意儿也进田了,效率高得吓人。还有育种技术,内蒙古研发了不少抗旱、耐寒的粮食新品种,产量和适应性都更强。
除了1.2亿亩耕地,内蒙古还有5000万亩荒地能开垦。这5000万亩要是开发出来,粮食产量还能再翻一截。当然,开荒不是乱来,得讲科学,保护生态,不能为了产量把草原毁了。
内蒙古种粮不光求量,还求质。近年推广的生态农业、绿色种植,既保住了产量,又护住了环境。比如退耕还草、轮作休耕这些措施,既让土地喘口气,又能长期增产。这种可持续发展路子,走得稳当。
美国粮食最大的优势是大豆和玉米,但内蒙古在这两块儿都能顶上。2023年,内蒙古大豆产量超过200万吨,玉米更是3000多万吨。如果中美关系再紧张,中国完全可以靠内蒙古补缺口,少买点美国货,逼着美国那边自己着急。
从草原牧区到粮食大省,内蒙古这变化真挺震撼的。2023年接近4000万吨的产量,硬生生撑起了中国粮食安全的一片天。在中美粮食贸易的博弈里,它不光是张王牌,还可能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招。
未来,内蒙古的粮食产量再上台阶,5000万吨甚至6000万吨也不是梦。到那时候,中国不光饭碗端得稳,连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都能多几分。
来源:朱竟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