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旱情下麦田告急!农户抢收背后是说不出的辛酸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03:34 2

摘要:5月本该是河南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洛阳的麦田里却早早出现收割机身影。焦黄干瘪的麦穗立在干裂的土地上,很久没一场透雨,缺水的麦子就像生病的孩子,蔫头耷脑没了生机。

5月本该是河南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洛阳的麦田里却早早出现收割机身影。焦黄干瘪的麦穗立在干裂的土地上,很久没一场透雨,缺水的麦子就像生病的孩子,蔫头耷脑没了生机。

作为全国小麦第一主产区,河南从4月起干旱迅速蔓延。4月19日,全省40%的县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虽说后来有3次降雨缓解了南部旱情,可豫西、豫中、豫北大片区域,还有豫东、豫西南部分地方,依然干得厉害。

洛阳宜阳县的王女士守着30多亩麦田直发愁。地里的小麦最矮的只有20多厘米,好多连麦穗都没结出来。为了救麦子,她自掏腰包灌溉,一小时水电费就要20块,花了1000多块才浇了十来亩。有些地块太远,根本引不来水。按照往年,6月初才开始割麦,今年部分农户却不得不提前动手。种在高处的麦子浇不上水,即便灌溉也难挽回,不收割还会耽误下个月种玉米,辛苦投入全打了水漂。

300多公里外的周口太康县,农户江拢家的麦地也是冰火两重天。挨着河边的地块浇了两次水,麦苗绿油油长势喜人;离河远的只浇了一次,麦子几乎旱死。为了抽水浇地,得用水泵从河里抽水,再铺水管、接水袋,没点力气根本干不动。孩子不在家,江拢只能花钱雇人,即便这样,大家都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想让麦子多灌点浆。

洛阳农业部门说从3月下旬就把抗旱当首要任务,周口太康县170多万亩麦田虽然总体影响不大,但农户的人力物力成本都增加不少。开封尉氏县平原地区灌溉条件好,每50亩就有一口井,还配备微喷灌设备,可电费每亩也得多花10到20块。安阳等地则把救灾资金用在灌溉、打井和疏通沟渠上。

看着地里焦黄的麦子,哪个农民心里不疼?这些小麦是全家大半年的盼头,是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钱、家里的开销。从翻地播种到施肥除草,农民们起早贪黑守着麦田,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可老天爷不下雨,再勤劳的双手也难敌天灾。提前收割的麦子,连种子化肥钱都收不回来,这不是割麦子,是在割农民的心。

救灾资金能缓解一时之急,打井灌溉能救部分麦田,可面对大范围旱情,我们需要更多未雨绸缪的办法。育种专家得加把劲,培育出更抗旱的小麦品种;水利设施要不断完善,让每块地都能“喝”上水;农业保险也该更给力,给受灾农户兜底。

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河南小麦产量关系着全国人的饭碗。这次旱情给我们敲响警钟,该怎么守护农民的汗水,保障国家的粮仓?你家遇到过类似旱情吗?对救灾抗旱有啥好建议?评论区聊聊!

声明:素材来自新京报,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来源:小翚侃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