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科推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20:53 2

摘要:为让社会大众更深入、更精准地认识医院优秀科室,让患者及家属享受到优质、高效、快捷的诊疗服务,今天,我们向您介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为让社会大众更深入、更精准地认识医院优秀科室,让患者及家属享受到优质、高效、快捷的诊疗服务,今天,我们向您介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科室简介

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02年创建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山东省重症医学领域的标杆性医疗中心。科室现拥有中心院区和奥体院区两大诊疗区域,下设四个病区,开放床位134张,年收治危重症患者超过6000例,构建了涵盖心脑血管急症、严重创伤、高危孕产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全谱系危重症的救治体系。

作为山东省重症医学领域的领军单位,科室以“省微穷理,立命护生”为核心理念,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连续13年位居山东省重症医学科综合实力榜首,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重症医学专科综合排名连续7年稳居全国前十,2023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要平台资质,目前是首批国家级重症医学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及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双主委单位、山东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依托强大的学科优势,科室牵头组建了云ICU联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重症医学联盟、黄河重症医学联盟等多个高水平协作平台,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标准化建设,持续引领区域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

亚专科建设与布局

科室践行“精准化、专业化、同质化”发展理念,科学布局亚专科建设,构建了完善的亚专科体系。目前科室已形成呼吸重症、心脏重症、创伤重症、消化重症、神经重症、感染重症、肾脏重症、康复重症及产科重症在内的完整特色亚专业体系,实现危重症诊疗全覆盖。

奥体院区病区:聚焦重症心脏/产科、重症神经/感染、重症消化/肾脏、重症胰腺炎/创伤等特色方向,成立远程ECMO中心,覆盖全省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救治,由经验丰富的专家领衔,致力于实现危重症患者的精准化诊疗。

中心院区病区:重点发展呼吸重症、神经和创伤重症,产科重症、复杂腹腔感染和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科室创新构建了“脓毒症全周期智能诊疗体系”,涵盖早期预警、AI辅助决策、生物样本库等关键环节,诊疗水平国内领先。成熟掌握脑功能多模态监测、超声指导下的系统监测器官保护、人工肝、EIT肺监测、NO吸入治疗、体外生命支持(ECMO)、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等国际先进核心技术。

人才实力与师资力量

科室构建了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医疗团队,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科室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1人、委员1人,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每年培养重症医学专业研究生40余人次。作为国家级规培基地,年接收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0余名。承担区域培训任务,年均组织重症医学技术培训班10余次,培训人数超200人次。近三年,共招收来自新疆、河南、河北、甘肃、云南、安徽及省内各地的重症医学专科进修医师251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9个。近5年派出访问学者18人次,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12名。近3年培养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1人、“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3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2人。

科研实力与创新转化

科室聚焦重症医学前沿问题,坚持“临床-科研”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重症医学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3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9项,累计科研经费达800多万元。发表SCI论文44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包括影响因子19分以上1篇、9分以上1篇,另有共同作者论文发表于影响因子90分以上的顶级期刊。依托医院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工交叉研究所,成功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成人、儿童、新生儿脓毒症数据库,已纳入病例数万例,为大数据研究和临床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带头人简介

方巍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深耕重症医学18年,在疑难危重症救治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尤其在脓毒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2018年创办山东省重症超声培训基地,大力推广重症超声技术,已完成培训超2000人。2019年率先在省内规范开展ECMO工作,至今团队已独立完成ECMO治疗200余例,撤机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均位居全国领先水平。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厅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与编写《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建议》《中国危重病人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诊治共识》《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等多部重要指南与共识。

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作为山东省医疗队骨干先后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抗击甲型H1N1流感等多项国家重大应急救援。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兼任国家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

专科特色与技术优势

1.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核心单元,打造“平战结合”典范

科室承担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山东)核心救治单元工作,与基地的批量伤员救治单元、中毒/核辐射事件处置平台、传染病应急救治平台实现无缝衔接。奥体院区各亚专科团队直接参与创伤中心、烧伤科等应急救援工作;中心院区ECMO团队为立体化转运救援提供坚实体外生命支持保障。先进的智能监测系统与基地信息指挥平台互联互通,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实现重症资源的快速、精准调度。这种“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既保障了日常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高效与规范,又能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迅速转化为区域性应急救援的“指挥与救治中枢”,为全面提升山东省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供了强大的重症医学技术支撑。

2. 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等)

科室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特色技术优势。科室熟练掌握并广泛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年独立完成ECMO上机例数稳步增长,2024年达73例。常规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及ECMO联合IABP等高级循环支持技术。通过多学科协作(MDT),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救中心、心内科等紧密配合,成功为多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致死性肺内出血等危重患者提供了ECMO支持,挽救了患者生命。科室成功完成了医院首例肺移植手术的术中ECMO支持及围手术期管理,标志着医院在超高难度复杂危重症救治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科室常规开展ECMO支持下的高危冠脉介入治疗(PCI)、复杂气道狭窄气管内支架植入术等高难度联合操作。

3. 血液净化与人工器官支持技术

科室全面开展各类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等,为急性肾损伤、肝衰竭、严重中毒、免疫相关疾病等患者提供重要器官功能支持。

4. 重症感染与脓毒症一体化救治

科室建立重症感染及脓毒症救治中心,整合院内相关专业资源,构建脓毒症MDT平台,重点关注病毒感染重症、各种重症肺炎、复杂腹腔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等领域。依托覆盖全省的脓毒症数据库,积极开展早期筛查预警、精准分型及靶向治疗等相关研究。

5. 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综合诊疗

科室能够熟练处理危险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消化系统急危重症。与消化内科、介入医学科建立消化急症MDT平台及绿色通道,可随时为急性消化道出血、胆源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等患者实施急诊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治疗。与东部战区总医院任建安教授团队建立合作,共同搭建重症急性胰腺炎、复杂腹腔感染及肠瘘MDT救治平台。掌握CT引导下胰腺周围穿刺置管引流与持续双套管冲洗等特色救治技术。

6.重症心脏监护与循环支持

科室常规收治暴发性心肌炎、重症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高血压危象、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后等各类心脏重症患者。积极规划引进并开展经皮心室辅助技术,如Impella RP和TandemHeart经皮右心室辅助装置(Tandem RVAD)等前沿技术。

7. 重症呼吸支持与精准监测

科室建立了完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疗规范。综合运用俯卧位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以及ECMO等手段改善患者氧合。通过重症肺部超声、呼吸力学监测、肺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经食道压监测(估测跨肺压)、膈肌压力监测等先进技术指导个体化、精准化的机械通气策略。EIT及吸入性一氧化氮(iNO)等先进设备的临床应用,显著提升了危重症患者呼吸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建立呼吸介入MDT平台,联合诊治重症肺炎相关并发症、肺血管疾病(大咯血、血管畸形、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及胸腔疾病(如血胸)等。

8. 神经重症监护与脑功能保护

科室引进先进的脑功能和脑血流监测设备,在临床广泛应用多模态脑功能监测技术(包括颅内压、脑氧、脑电、TCD等)。熟练处理颅内感染、脑出血、颅脑创伤、颅内压增高、脑积水等神经外科重症的综合管理,也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如大面积脑梗死、重症肌无力危象、各类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提供全面的生命支持与救治。

9. 创伤重症一体化救治

科室针对开放性气胸、脏器大出血、严重颅脑损伤、高处坠落伤、脊髓损伤、严重骨盆骨折及多发脏器破裂等危重创伤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综合救治。与医院创伤中心联合,建立了以重症医学科为核心平台的创伤救治MDT体系。

10. 重症康复早期介入

科室设立重症康复岗位,配备专业康复治疗师,拥有多功能康复锻炼床、康复座椅、蹬车训练仪、心肺功能锻炼仪等多种康复设备。通过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膈肌起搏刺激)、肢体功能训练(如良肢位摆放、神经肌肉电刺激、早期电动起立床训练、床旁康复踏车训练)、认知功能重塑以及吞咽功能改善等多种技术手段,积极促进危重患者早期康复。

11. 产科重症综合救治

科室已建立并持续完善危重孕产妇多学科救治(MDT)体系,熟练诊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风湿性、先天性等)、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围产期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孕产妇心脏骤停、羊水栓塞、重度肺动脉高压、妊娠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急性加重等各类危重孕产妇疾病。

来源:山一大附属省立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