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节放假,子女有闲暇时间带小孩了。此时的我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早早起床,背着旅行包,踏上了返乡的路途。坐在客车上,望着车窗外蔚蓝的天空,看着田野里齐刷刷的麦穗随风飘荡,喜出望外,心里谋划着乡村旅游的行程。第一站是邳州市铁富镇米滩村,曾记得那里有一处承载着历
2025年5月1日拍摄于米滩村分洪道内。
“五一”节放假,子女有闲暇时间带小孩了。此时的我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早早起床,背着旅行包,踏上了返乡的路途。坐在客车上,望着车窗外蔚蓝的天空,看着田野里齐刷刷的麦穗随风飘荡,喜出望外,心里谋划着乡村旅游的行程。第一站是邳州市铁富镇米滩村,曾记得那里有一处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马氏祖坟,那里也安葬着我的干爹,而祖坟边的那棵棠梨树,是我儿时在分洪道内挖野菜时常与干兄弟玩耍的地方。听二叔马景荣讲,这棵树历经岁月沧桑,有着350多年的历史,它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望者,见证着家族的兴衰变迁,其背后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米滩村的形成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彼时连防社二道巷马姓人家迁入此地开荒种田。因这里地势低洼,多是大片泥滩,村子最初被称作泥滩村。1953年土地改革,乡公所把原来泥滩村改为米滩村至今。马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祖坟也在此处安立,成为家族传承的重要象征。
马氏祖坟边的这棵棠梨树,胸径有1米左右,高近30米,占地半亩有余,枝繁叶茂。每至春天,满树洁白无瑕的小花朵肆意绽放,微风拂过,清香传播数公里,花瓣轻轻飘落,宛如一场花雨,美不胜收,慕名而来的鲁南苏北游客经常成群结队的前来游玩、拍照。给这片肃穆的墓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与温柔。
在过去,人们的观念里,生死轮回、转世投胎是重要的信仰。而棠梨谐音 “肚离”,寓意着早日投胎、早日转世。故而古人将棠梨树栽种在坟墓旁,这份寓意饱含着对逝者的美好祈愿,希望他们能在另一个世界开启新的旅程。同时,洁白的棠梨花也象征着真爱与纯洁无瑕,仿佛在诉说着家族血脉相连的真挚情感,以及对先辈的敬重与思念,这份情感如同梨花般纯净,不掺丝毫杂质。此外,甘棠在古代还代表着正义,有官员在甘棠树下伸张正义的典故,它象征着公平、公正、公理,马氏家族将棠梨树栽种在祖坟边,或许也蕴含着对家族传承正义、坚守公序良俗的期望。
据马景荣叔介绍:日本鬼子占领米滩村“插树寨”时没敢采伐,二十多年前有一山东客户出价三万元都没人敢卖。古老的棠梨树啊!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叙说着它的峥嵘岁月。见证着米滩村马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发展。在家族兴旺时,每逢祭祀之日,马氏后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祖坟前,庄重肃穆地举行祭祀仪式。人们献上祭品,燃香叩拜,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张望,长辈们则会借此机会,向晚辈讲述家族的历史、先辈们的艰辛创业故事,传承家族的精神与文化。此时,棠梨树静静伫立,枝叶随风轻摇,似在默默聆听着家族的故事,又似在庇佑着这场家族的盛会。
然而,岁月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家族也遭遇过低谷时期,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这棵棠梨树始终坚守在祖坟边,如同家族的精神支柱,给予马氏后人力量与勇气。当自然灾害来袭,庄稼歉收,生活艰难时,马氏后人望着祖坟边的棠梨树,心中便涌起对先辈的思念与敬意,忆起先辈们在此地开荒拓土的坚韧,从而坚定信念,顽强地应对困境,努力重建家园。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米滩村也在不断变化。但马氏祖坟边的棠梨树依然是家族的核心纽带。即便如今,年轻一代大多外出求学、工作,分布在各地,但每到重要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等传统祭祀节日,他们总会不远万里回到家乡,来到祖坟前,与家族亲人团聚。大家围坐在棠梨树下,交流着各自的生活经历,分享着喜悦与忧愁,家族的凝聚力在这一刻愈发强烈。
这棵棠梨树不仅是马氏家族的精神寄托,也是米滩村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村子从最初的荒芜泥滩,发展成为如今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从过去每年雨季饱受洪水困扰,到如今成为农村多样化种植基地,小麦、玉米、大蒜、土豆等农作物成为农民的主导产业,毛豆直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村子道路硬化,楼房连片,村民们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棠梨树始终默默见证着这一切。
邳州市铁富镇米滩村马氏祖坟边的棠梨树,用它的一生,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情感与期望。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家族精神的象征。在未来的岁月里,相信它将继续守望这片土地,见证马氏家族的延续与发展,见证米滩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