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奶牛养殖户一直在从奶牛与肉牛杂交配种中获益。尽管当前犊牛的价格不太可能持续维持高位,但全国肉牛存栏量已降至195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在肉牛数量回升之前,对用于育肥牛群的肉牛需求可能会持续存在,而奶牛与肉牛杂交的后代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近年来,奶牛养殖户一直在从奶牛与肉牛杂交配种中获益。尽管当前犊牛的价格不太可能持续维持高位,但全国肉牛存栏量已降至195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在肉牛数量回升之前,对用于育肥牛群的肉牛需求可能会持续存在,而奶牛与肉牛杂交的后代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虽然奶牛与肉牛杂交后代的经济优势显而易见,但关于这种做法在整个剩余牛肉供应链中的经济可持续性,信息却十分有限。如果奶牛与肉牛杂交后代的生长和胴体特征不符合肉牛饲养者和包装商的预期,那么当肉牛存栏量回升时,这些杂交后代的小牛可能会失去其价值。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最近完成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试验,该试验研究了公牛品种对乳肉杂交后代在育肥场的表现和胴体特征的影响。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试验结果,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公牛选育建议,以确保乳肉杂交犊牛在市场波动期间能够保持其价值。
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期间,对三组公牛进行了饲养试验。犊牛共有262头,均来自荷斯坦母牛,且分别由七个肉牛品种的公牛配种而来:安格斯、夏洛莱、利木赞、赫里福德、红安格斯、西门塔尔以及和牛。公牛品种是通过精液管上标有的美国国家动物育种者协会(NAAB)的品种代码来确定的,因此,在本研究中,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公牛均被视为西门塔尔配种公牛。
2021年饲养的公牛是由奶牛养殖户和公牛育种站顾问挑选的公牛配种而来。而2022年和2023年饲养的公牛则是通过计划交配产生的,这些公牛的挑选基于精液的可用性以及它们在生长和胴体特征方面的育种价值。
公牛是从奶牛群中购买的,并在商业犊牛饲养设施中饲养,直到它们大约10个月大时被运送到育肥场,期间对它们的增重和个体饲料摄入量进行了监测,并根据最终体重来确定屠宰分组,大学受过培训的人员负责评估胴体特征。
宾夕法尼亚州的肉牛拍卖记录被用来计算在肉牛运抵育肥场时每百磅的购买价格,饲料和饲养成本则是根据个体的饲料摄入量和饲养天数来确定的。胴体的基本价值是使用美国农业部的牛肉胴体价格等值指数来确定的,而根据个体的胴体特征,还会应用溢价和折扣,这些溢价和折扣是参考国家每周直接屠宰牛肉——溢价和折扣报告来确定的。
公牛犊在到达和离开育肥场时的体重,在不同公牛品种间相似。然而,平均日增重(ADG)却因公牛品种而异(见表1)。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和西门塔尔牛的公牛犊的平均日增重比和牛和利木赞牛的公牛犊高出8%至26%。
表1. 奶肉牛杂交犊牛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
注:AN=安格斯AR=红安格斯CH=夏洛莱HP=海福特KB=和牛LM=利木赞SM=西门塔尔或西门塔尔-安格斯杂交。大理石花纹评分范围1.0-9.9,评分4.0=小,评分5.0=适中。嫩度值≤4.40 kg符合美国农业部认证嫩度的标准,嫩度值≤3.90 kg符合美国农业部认证极嫩度的标准。同一行内带有不同上标的值(a, b, c, d)在P
公牛犊的胴体特征在各公牛品种间颇为相似。平均而言,各公牛品种所产犊牛的胴体产量等级均为2或3级,大理石花纹评分则与优质等级相符,代表了在传统销售系统中理想的或期望的牛肉胴体。
大理石花纹的细微差异足以对净利润产生影响。安格斯公牛犊所产胴体的净利润比海福特公牛犊所产胴体高出188美元。此外,安格斯、红安格斯、夏洛莱和西门塔尔公牛犊所产胴体的净利润比利木赞公牛犊所产胴体高出189至288美元。除西门塔尔公牛犊所产的牛排外,所有经嫩度分析的牛排均符合美国农业部(USDA)认证嫩度或美国农业部认证极嫩的标准。
这些结果表明,乳肉兼用牛的后代能够产出符合美国牛肉市场预期的优质牛肉。与测试中的其他一些品种相比,利木赞公牛犊的盈利能力较低,且生长速度较慢(见图1)。
图1. 不同肉牛品种与荷斯坦奶牛杂交的育肥牛的净利润
请记住,无论公牛品种如何,正确的遗传基因将为动物的良好表现奠定基础。本项目特意挑选了在生长特性、胴体特性和终端指数值(结合了生长特性和胴体特性)方面处于品种前列的公牛。
虽然公牛的选择可能是本研究中入选公牛成功的重要因素,但遗传通常只能解释经济重要性较高的牛肉生产性状变异的不到50%。本研究中的公牛犊与母犊接受了相同的新生儿护理,包括在出生后几小时内饲喂优质初乳并对脐带进行消毒。此外,它们还接受了多次埋植,并从出生到屠宰一直饲喂以谷物为主的饲料。如果仅饲喂牧草或在以饲草为主要饲料的围栏中与母犊一起饲养,乳肉兼用公牛犊则不太可能观察到相同的生长效率和牛肉品质。
就像在选择用于繁殖后备母犊的公牛时一样,在选择用于乳肉兼用配种的公牛时,考虑其育种值也至关重要。销售具有高效生长和产出优质胴体遗传潜力的健康犊牛,将有助于奶牛场维持乳肉兼用犊牛的价值,即使在肉牛群恢复之后也是如此。
来源:养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