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锄头,这对于农民来说,是太重要的一种农具了,不仅可以用它除草,松土,还需要用它播种等,在很多的农事活动中,都是离不开锄头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头,这对于农民来说,是太重要的一种农具了,不仅可以用它除草,松土,还需要用它播种等,在很多的农事活动中,都是离不开锄头的。
而锄头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一个铁的锄头,连接着的就是锄头柄。而这个锄头柄,就基本是用木材的。那锄头柄选用什么木材最好呢?
这个确实也是有讲究的,锄头柄的材质直接影响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下面就来深入了解农村常用来制作锄头柄的木材,看看这些木材的优缺点。
(1)油茶树
油茶树是我国南方很多疝气很常见的一种经济作物,而油茶树全身都是宝,它的果实能榨油,而油茶树也是一种优质的木材。
其木材密度适中,质地坚韧且富有弹性,是制作锄头柄的优质材料。它的优点十分突出,一方面,其天然油脂成分能有效抵抗虫害和腐朽,延长锄头柄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油茶树的木材纹理细密,握感舒适,使用时能缓冲手部受到的冲击力,减轻劳作时的疲劳感。
然而,油茶树生长缓慢,成材周期长,这使得其资源相对稀缺,获取成本较高,而且也就是在南方地区才有,这也就限制了它在锄头柄制作上的大规模应用。
(2)青冈树。
农民朋友对它应该熟悉,这种树的木材是非常的坚硬的。青冈树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常见阔叶乔木,其木材密度大、硬度高,具有极强的耐磨性和抗压性,制作的锄头柄结实耐用,能承受高强度的劳作。
而且青冈树的木材结构均匀,稳定性好,不易变形和开裂,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不过,它的缺点也较为明显,硬度高导致加工难度大,在制作锄头柄时,需要专业的工具和熟练的技术,增加了制作成本和时间成本;
同时,过重的重量会让使用者在长时间劳作后容易感到疲惫。
(3)柘树
我爷爷以前用的好几个锄头,就都是用柘树制作的锄头柄,不得不说它的锄头柄结实、光滑,颜值也很高。你们认识柘树吗?
柘树也叫桑柘,是在我国分布广泛的杂木,其木材硬度极高,强度出众,韧性良好,制作的锄头柄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劳作环境,使用寿命长。
此外,柘树的木材纹理美观,制作出的锄头柄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但是柘树生长极为缓慢,且多为野生,不容易成材的,能成材的柘树资源稀缺,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私自砍伐会触犯法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柘树制作锄头柄受到极大限制。
(4)白蜡树。
白蜡树是公认的优质农具用材,其木材最大的优势在于柔韧性和弹性极佳,使用锄头时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力,保护使用者的手腕和手臂。
同时,白蜡树生长较快,木材资源丰富,易于获取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白蜡树的木材密度较低,硬度不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锄头柄容易出现磨损和变形,耐用性相对较弱;且其抗腐蚀能力一般,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受潮腐烂。
(5)槐树。
它也是制作锄头柄的优质木材,实际上槐树的用途非常广。这主要缘于槐树木材坚韧,强度较高,制作的锄头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拉力,适合用于较为繁重的农活。
它的纹理直且清晰,质地均匀,加工性能良好,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锄头柄。
此外,槐树的木材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在普通环境下能使用较长时间。
但槐树的木材弹性较差,使用时对手部的缓冲作用较小,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手部疲劳;并且其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影响锄头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6)柳树。
柳树在过去农村的用途非常多,柳条可以编织,而木材可以做砧板、扁担等。
柳树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也迅速,木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获取方便,这是其作为锄头柄材料的一大优势。
柳树的木材质地相对较轻,使用起来较为轻便,能够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尤其适合女性和体力较弱的人群使用。
不过,柳树的木材密度小、硬度低,强度和耐磨性较差,锄头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而且抗腐蚀能力弱,在潮湿环境中极易腐烂,难以长时间保存和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不同的地方,气候环境不同,植物分布也不同,因此各地制作锄头柄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以上也仅供参考,在你的家乡是用什么制作锄头柄呢?
来源:甜妈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