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新冠“小波峰”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7:28 3

摘要:近日,新冠阳性率的上升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已升至16.2% ,相较于4月初的7.5%翻倍增长,住院病例阳性率也同步上升,且南方省份感染率略高于北方。

近日,新冠阳性率的上升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已升至16.2% ,相较于4月初的7.5%翻倍增长,住院病例阳性率也同步上升,且南方省份感染率略高于北方。

当前主要流行毒株为NB.1系列,属于XDV分支,其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不过致病力并未显著提升。在港澳地区,XDV毒株占据主流,污水监测中病毒载量更是达到了一年内的最高值。

为何会出现这一波疫情?一方面,距离上一波感染高峰已超一年,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水平下降,而且60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率不足80% ,部分人群防护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春季气温波动大,本就加剧了呼吸道疾病传播,公众防护意识却有所松懈,口罩佩戴率下降。同时,国际输入病例持续存在,邻国疫情反弹也带来了传播压力。

从感染特点来看,本轮新冠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低热、咽痛、咳嗽,重症率较低,只是老年人的恢复期会延长至5 - 7天。而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像肿瘤患者等,属于重症高危人群,需要重点防护。儿童感染则多以鼻病毒为主,新冠阳性率占比低于成人。

对此,专家给出防控建议:在个人防护上,密闭场所要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出现症状48小时内,可使用先诺欣等抗病毒药物来缩短病程。高危人群应优先接种含XBB抗原的新一代疫苗,同时推广“基层首诊+互联网问诊”模式,以此缓解医疗压力。

专家预测,本轮波峰将持续6 - 8周,预计6月中下旬回落,不会影响高考等重大活动。未来,我们应建立“平急结合”监测体系,将新冠纳入常态化呼吸道疾病管理。面对这波新冠“小波峰”,大家有什么看法和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超星剪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