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25年一季度业绩到“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吉利道出了新能源转型下半场的关键所在:“大而全”不如“精而强”。极氪的回归,不仅是吉利资源整合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
从2025年一季度业绩到“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吉利道出了新能源转型下半场的关键所在:“大而全”不如“精而强”。极氪的回归,不仅是吉利资源整合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
随着《台州宣言》的深化落地,“一个吉利”的协同效应将会成为吉利汽车在智能电动化赛道持续领跑的关键。
当然,整合只是开始,真正的战役是如何用体系化的能力,持续打造细分市场的爆款。这场战役的胜负,或许将决定中国汽车能否真正站上全球产业金字塔的顶端。
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在行业价格战持续、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销量、收入、利润全面增长”的成绩单:一季度销量70.4万辆,同比增长48%;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激增264%。
然而,这份财报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本身。吉利与极氪的战略整合计划,以及极氪科技首次并表后的亮眼表现,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行业风向标。
安聪慧掌舵吉利控股
极氪领克双品牌“向上向宽”
在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了一项重磅人事调整: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运营管理。这一调整不仅标志着极氪作为吉利新能源转型先锋的地位得到认可,更意味着吉利内部资源整合进入深水区。
“整合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在发布会上直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吉利汽车只有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作为战略整合后的首份成绩单,极氪科技2025年Q1财报数据堪称惊艳。财报显示,极氪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综合毛利率攀升至19.1%,创历史新高。在香港会计准则下,极氪实现盈利5.1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盈利。这一表现不仅验证了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盈利能力,更打破了外界对传统车企转型速度的质疑。
产品矩阵的差异化布局是极氪领跑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极氪向上,领克向宽”——极氪品牌锚定30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主打“极致科技”,而领克品牌则聚焦2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以“潮流个性”破局。
具体来看:
·极氪007GT上市首月即实现“万台下线交付”,凭借猎装造型与超跑性能,成为年轻用户的首选豪华科技车型;
·极氪009光辉典藏版以金徽标、金腰线等设计元素,将MPV的“藏品价值”推向新高度,演员孙红雷成为其首位车主;
·领克900基于SPA Evo架构打造的大六座SUV,上市一个月大定量突破3万台,交付量持续攀升,被用户称为“每个座位都是C位”的家庭出行新标杆。
下半年,极氪品牌还将推出超豪华SUV极氪9X和大型豪华SUV极氪8X,领克品牌则计划发布首款EM-P中大型混动轿车。“今年领克和极氪将有5款全新的车型,我们在4月已经发布了极氪007GT,到今天为止正好30天,今天1万辆下线交付。” 安聪慧在财报发布会上信心十足地表示。
从“多线作战”到“一个吉利”极氪回归背后的战略深意
极氪的亮眼成绩,进一步推动了吉利对战略纵深的思考。此前多品牌独立运营的策略,曾是吉利应对市场快速扩容的灵活布局,领克与极氪在智能驾驶、电子架构等领域的多路径探索,为技术储备提供了多元可能性。
但随着行业进入精益化竞争新周期,整合成为战略升级的必然选择,唯有拉通资源、强化协同,回归“一个吉利”,才能实现技术、采购、制造的深度协同,为下一阶段全球化竞争夯实基础。
这一战略调整的底层逻辑,正是2024年发布的《台州宣言》。宣言明确提出“聚焦主业、杜绝重复投入”,而极氪与吉利的合并,则是宣言落地的关键一步。
合并后,极氪与领克将共享三大核心技术平台:
智能驾驶:统一采用“千里浩瀚”系统,极氪9X搭载双Thor芯片和5激光雷达,算力达1400 TOPS,支持L3级智能辅助驾驶;
三电技术:自研神盾金砖电池实现5.5C超快充,10分半即可充至80%,充电速度超越三元锂电池;
补能生态:V4极充桩单枪功率1.3兆瓦全球领先,杭州兆瓦站可同时满足三台800V车型超快充。
技术协同带来的降本增效已经初现成效,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8%,管理费用降低14.7%,资本开支环比减少20%。“未来研发优化和管理增效的目标是10%-20%。” 桂生悦透露。
当全球车企纷纷收缩战线、聚焦核心能力时,吉利的战略选择也在证明,未来的竞争,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比谁能在复杂环境中将资源拧成一股绳。
四年破局极氪如何改写全球豪华车市场规则?
四年前,极氪品牌诞生时,中国高端新能源市场仍被特斯拉、BBA牢牢把控。
而今天,极氪用一组数据证明了“中国智造”的颠覆力:2025年Q1销量11.4万台,稳居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销量第一;极氪009在香港击败丰田埃尔法,成为最畅销豪华MPV;全球用户接近50万,产品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唯一在五大洲实现交付的中国豪华品牌。
如此极氪速度,本质是传统车企底蕴与新势力思维的融合。一方面,极氪继承了吉利SEA浩瀚架构、三电自研等“大厂基因”;另一方面,极氪又以用户思维打破常规,极氪001将百万级豪车的空悬+CCD组合下放至30万元市场,直接带动全球猎装车年销量从四位数跃升至15万台;极氪MIX首创对开门设计和旋转座椅,被上海汽车博物馆收藏,成为“未来座舱”的标杆。
技术突破同样是极氪立足全球的核心,其自研的“三个800”超快充生态(800V高压架构、800V电池、800V充电网络),让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效率首次超越三元锂;Kr AI大模型座舱实现“主动式服务”,可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车内环境。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极氪改写了全球豪华车的游戏规则。当传统豪华品牌仍在依赖品牌溢价时,极氪以技术平权重新定义价值,证明了豪华不是历史的专利,而是创新的代名词。
从香港到新加坡,从中东到拉美,极氪用产品力证明了中国品牌不仅能参与竞争,更能主导标准。正如李书福所言:“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车跑遍全中国。” 而极氪,正是这句话最有力的支撑。
来源:汽车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