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博物馆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为非国有省级博物馆,场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建筑面积 4000 多平方米,集藏文典籍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与教育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民族古籍保护与公众教育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首家专注于少数民族典籍的博物馆 ——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在成都正式开馆,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开辟新阵地。
该博物馆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为非国有省级博物馆,场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建筑面积 4000 多平方米,集藏文典籍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与教育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民族古籍保护与公众教育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博物馆建筑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藏族建筑元素,馆内细节彰显浓郁民族特色。馆内现收藏多民族古籍文献珍品两万余册(件),涵盖藏、蒙、满等多民族,内容涉及历史、哲学、艺术、医药、天文历法等领域,其中 301 件经鉴定为珍贵文物(含 16 件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科研价值。
据博物馆馆长旦正加介绍,展馆采用传统展陈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示藏文典籍从古代至近现代的发展脉络,重点呈现其装帧艺术、书法艺术及文化内涵。“我们通过数字化互动装置、修复场景复原等手段,让静态典籍‘活’起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旦正加表示。
博物馆自开馆之日起全年免费开放,并计划推出系列公益活动,包括主题展览、学术讲座、非遗体验等。开馆当日,康巴卫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及香巴拉资讯 App 于上午 9 时同步直播开馆仪式,带领观众 “云探馆”。工作人员拉龙措介绍:“线上线下同步开放,旨在让更多人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中来。”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典籍专题博物馆的空白。未来,该馆将依托丰富馆藏,深化多民族文化研究,拓展数字化传播路径,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平台。
来源:康巴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