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灭国与对中国的影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05:13 1

摘要:5月16日,锡金举行了隆重纪念“建邦”50周年金禧纪念活动(50th Sikkim State Day/ Sikkim 50 Years of Statehood Day)。

“锡金邦”“锡金王国”

5月16日,锡金举行了隆重纪念“建邦”50周年金禧纪念活动(50th Sikkim State Day/ Sikkim 50 Years of Statehood Day)。

莫迪政府委任的邦长和邦民意选举的首席部长

1975年5月16日,印度操纵在锡金势力夺取政权、修改宪法、通过加入印度的决议的持续努力之后,这一天,锡金王国(Kingdom of Sikkim)最终被印度吞并为“第22个邦”。

三十年坚持之后,2005年4月11日,中印发表联合声明,提到“双方满意地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藏自治区和印度共和国的锡金邦之间经过乃堆拉山口开展边境贸易的备忘录的执行情况”,我国正式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4月18日,我国通知更改地图上锡金表示方法,锡金国消失在最后一个将它标在地图上的国家地图之中。锡金,亡。

锡金王国,1642~1975年

锡金灭国对我国的危害

这也是一种逻辑:1971年的印巴冲突胜利,促使印度进而在1974~1975年吞并锡金,又推动印再启中印边境“前进政策”,在1986年不惜一战雪耻,进而在我国藏南正式“建邦”,让印度的“法理统治”自此开始。

挟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和1975年吞并锡金之威,印度逐渐加大在中印边境的尝试,施行“攻势防御”,推行新“前进政策”,逐渐摆脱1962年失败的阴影,并最终于1987年2月20日,在我国藏南地区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两国大规模部队对峙于一线,中印第二次战争一触即发。后来两国达成和平解决的共识,并在90年代初修复了1962年以来破损的两国关系。但这个“邦”,我们没有能阻止它的存在和延续。今年2月20日,伪“阿鲁纳恰尔邦政府”隆重纪念了其第39个“建邦日”。

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母子两任总理,干预了巴基斯坦、锡金、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成功地镇压了锡克教徒、肢解了巴基斯坦、吞并了锡金、在我国藏南“建邦”。但两人也先后被锡克教徒和斯里兰卡泰米尔人暗杀身亡。

而当时他们的成功,也大大激发了对支援我国的z叛军、巴基斯坦俾路支和普什图分裂运动的支持态度。这是判断印度冒险主义、南亚扩张主义的重要案例。对莫迪也是如此。只“可惜”莫迪没能成功效仿英迪拉·甘地,以越境惩戒巴基斯坦的新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对巴辉煌。而2019年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成功,却带来了莫迪政府在之后在中印边境的冒险。

锡金被印度划入了《外国人(限制区)令》规定的地区,非印度公民需要持有保护区许可证 (PAP) 才能访问,对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有严格限制。我国普通游客要以中国人身份前去这个神秘国度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仅前驻印大使孙玉玺经印方特许,曾于2006年经该邦赴乃堆拉山口出席“边贸通道重启”仪式;以及前驻印大使乐玉成经印方特许,于2015年经该邦赴乃堆拉山口主持“印度官方香客入藏朝圣新路线启动”仪式。而噶玛巴,1999年出走留下的理由是要去锡金的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继承上一任留在那里的噶玛噶举派黑圣帽和法器,但印度政府不允许他前往。

我国一直心存善意,但是印度对于我国与锡金的联系,是严防死守。害怕锡金土著民族与我国西藏的人种、文化、历史联系。

锡金的噶玛噶举派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

印度兼并锡金的过程

唐屹老先生1974年11月发表的文章《印度兼并锡金》,详细讲述了印度“这个流氓国家”如何一步步吞并锡金的。唐屹,1941年生,曾任(台)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

对于我国在锡金被灭国中的角色问题,文中指出,是锡金主政的保守派不愿意引华制印,而只想拿来作与印度谈判的筹码(未施行)。当锡金被吞并后,我国的反应最为激烈。《人民日报》发表多篇评论员文章严词痛斥。这主要是由于中苏对立,而印度被认为是前苏联在南亚的跟班。

以下为节选,叙述为原作者视角,非编者视角。

尼赫鲁指出:“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能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而苟延残喘,但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尼赫鲁志在成为南亚次大陆之主人,同时不允许弱小民族在政治上之存在。这也是“印度是一个大国”口头禅之来源。尼赫鲁死后,尼赫鲁之袭承英印扩张主义仍为印度政府所奉为圭臬。

1950年锡、印条约签订后,锡金虽沦为印度之保护国,印度却并不以此为满足,极力伸张势力于锡金各阶层及各地,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和印度暴发1962年冲突后,锡金因其所居战略地位重要,印度更加紧其对锡金之控制,在人口仅20万、面积7100平方公里之锡金,驻有印度正规军两个师及大量之“中央后备警察队” 等,印度军、警、特务力量遍及锡金。

印度同时指派大臣助锡王理政,其意显在控制锡金政治。在议会方面,更是大力支助“反对党”。常播流言使锡金上下不和。印对锡金王室及政府言:“如锡金独立则政权必落锡金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之尼裔手中”;对尼裔锡金人,则煽动其反王室及政府。

1972年5月3日锡王访印,与印总理英迪拉·甘地商谈废止锡、印条约及锡金加入联合国诸事,因甘地极力阻挠而未成。

当时锡金冀求在中国大陆、印间守中立、求生存。年轻锡人有主张引华制印者,惟年老派反对此说。锡金年老保守派主张经“谈判”以解决锡、印间诸问题。以“设若印度如不允如此,则他国(隐指中国大陆)则将如何如何,吾人将由他国援助”等方式与印谈判,及以“互相让步”及“交换条件”为手段,逐项缓慢解决锡、印间之各项问题(编者注:就是只想要拿我国作为与印谈判的筹码)。

以上锡金方面之策略,印度自然知之甚详,故其部署兼并锡金之策略,乃是制造虚伪“锡金民意”,扶植锡军叛党,印度则“顺应锡金舆情”,接受锡金“自请合并”。

印度在1973年4月制造锡金动乱,印军大量开进锡金。1974年4月,在印度操纵下,锡金举行议会改选,亲印派之锡金国大党在议会之32席中取得31席。6月20日,印度操纵锡金国会通过“印制新宪”,锡金国王被剥夺行政权力而成挂名之“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印度政府指派而经锡王“任命”之首席执行官,而此执行官同时又为锡金议会之主席并履行议长之责。6月29日,英迪拉·甘地逼迫锡金王立刻于宪草上签字并胁迫退位。8月29日,印度修改印度宪法,正式将锡金列入印度版图。9月4日,印度议会通过。

印军开进锡金

锡王一再主张锡金前途应由锡金公民投票表示,但印政府置之不理。一位锡金学生说:“曾经有人对我们说,将把国王之权力交给人民,现在我们才知道是把国王之权力交给印度政府”。

世界各地政府及舆论对印度强盗式之并吞锡金所作之反应,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轻描淡写者,多属西方各国。二、赞扬者,如苏联。三、强烈抗议者,如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大陆及其他印度近邻。

1974年7月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发表文章《欺人太甚》《强烈谴责吞金锡金的可耻行径》《得意忘形太早了》《自愿亡国论“可以休矣”》。9月11日,外交部发表声明:“绝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非法兼并,并坚决支持锡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对印度扩张主义的正义斗争”,“它休想奴役一个民族、兼并一个国家,而不受到应有的惩罚”。

不丹、尼泊尔将面临印度之更大压力,不丹虽系联合国会员国,但印度可能以渗透方法,一如其在锡金所为者,进而吞并不丹。尼泊尔国家较大,印度一时尚难随心所欲,但其对支持“反尼泊尔运动”之武装斗争将加强。不丹、尼泊尔对印度之野心戒惧,给予中国大陆方面宣传统战之机会。印度在锡金上述区域之军、政经营,守可屏障北疆,攻可进窥藏境。所采政策颇为积极进取。印度在其核武器能制衡中国大陆方面威胁前,印度可能在克什米尔及西巴与阿富汗领土、种族争执中采取强硬手段。

现在的锡金邦

与印人党的伪“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门巴族白玛康卓一样,锡金邦首席部长——尼泊尔裔藏缅语民族的普雷姆·辛格·塔芒(Prem Singh Tamang),也是热衷于向印度表忠的奴仆。2024年4月,锡金邦进行了印度中央和邦议会选举,投票率为80%,印人党的盟党“锡金革命阵线党”(SKM)在32个邦议席中拿下31个,以及唯一的印人民院议员席位。

其祝词中说到“1975年5月16日,标志着我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天,锡金正式加入印度联邦,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团结和民主理想的未来。我们向锡金王国的遗产致敬,其统治奠定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基础。过去五十年,我们无比自豪地成为印度第一个有机食品邦、气候可持续的倡导者、社区和谐的典范以及发展的灯塔。锡金的力量在于它的人民——菩提亚人、雷布查人、尼泊尔裔,以及其他族群。我们高度重视与印度政府的伙伴关系,他们的支持在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者注:锡金邦政府2025年财政报告显示,其财政收入有75%来自印度中央,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

锡金面积0.7万平方公里;2024年估算约69万人。主体是印度廓尔喀人,原住民菩提亚人(藏人)和雷布查人在北部和东部;南部则是来自印度的其他移民。2021年12月,锡金由4个县分为6个;分别是甘托克县、纳姆吉县、帕雍县、索伦县、吉耶尔兴县和曼甘县。锡金2024-25经济产值(GSDP)5255.5亿卢比。

尾声

我们的战士,将牢牢守卫中锡边界的安全,不惧挑战。

中锡边境,亚东县洞朗

中锡边境,亚东县詹娘舍哨所

中锡边境,亚东县标沙拉山口

中锡边境,岗巴县拉多拉山口5592哨所

来源:古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