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段时间,好多人都察觉到身边的“小麻烦”变多啦。同事们一个接一个地发烧、感冒,五一假期前后更是成了感染的“高峰期”——有人在旅行的时候身体不舒服,有人假期前就生病倒下了,还有人节后回到工作岗位就没精打采的。不少网友做核酸检测后发现,原来是新冠在捣乱,这不禁
最近这段时间,好多人都察觉到身边的“小麻烦”变多啦。同事们一个接一个地发烧、感冒,五一假期前后更是成了感染的“高峰期”——有人在旅行的时候身体不舒服,有人假期前就生病倒下了,还有人节后回到工作岗位就没精打采的。不少网友做核酸检测后发现,原来是新冠在捣乱,这不禁让人心里犯嘀咕:难道新冠又要大规模地来了吗?
从权威的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上升的这个趋势可不能小瞧。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表明,在今年第14周到第 18 周的时候,这个数值从 7.5%涨到了 16.2% 。
要是按照地域来分析,南方省份和北方省份的感染情况各有各的特点。在南方省份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里,新型冠状病毒排在第一,接下来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还有肠道病毒;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排在前三位。在北方省份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中,新型冠状病毒也是第一名,后面跟着的是鼻病毒和流感病毒;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里,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排在前三名。
从年龄这个方面来看,2025 年第 18 周,15 岁以上的人群,不管是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还是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新冠病毒的检出率都是最高的,成了主要的病原体。通过中国疾控中心画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变化趋势图,能够更清楚更直接地看到,代表新冠检测阳性率的红线最近明显往上走了。新冠感染有波动不是偶然的。节假日的时候,人员大规模地跨地区流动和聚集,给病毒传播创造了好机会。
同时,季节交替导致的气温大幅度变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让病毒的传播能力变强了。节前,中国疾控中心就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重点提醒过,只是因为疫情的热度慢慢降低了,很多人没能够及时注意到相关的信息。
不过呢,大家不用太紧张。核酸检测阳性率提高了,并不等于规模性的疫情又回来了。看看中疾控的数据就不难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都大于 0,这就表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而且,已经有不少人在过去新冠低水平流行的时候感染过了,身体里产生了抗体,跟疫情刚放开的时候情况差别很大。中国疾控中心也预测,虽然最近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有所上升,但是整体还是在比较低的水平,引发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对个体来说,也可以有所作为和采取预防措施:比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打造一个“抗揍”的身体。讲卫生,勤洗手,避免扎堆聚集,即便感染病毒也可以是微量的。倘若不幸感染,遇上发烧、咳嗽等,要及时就医和佩戴口罩,避免引发多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也要避免传染给身边人,特别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新冠并没有那么可怕,科学理性看待才是良方。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