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8年,花百万培养的女儿抑郁了,我醒悟: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01:50 2

摘要:眼前这个,就是我放弃了辛苦考上的编制工作,陪读8年,省吃俭用花了上百万,培养了十几年的女儿。

本故事纯属虚构

“你们再逼我,我就不活了!”

女儿歇斯底里地冲我吼道,声音大的震得我耳膜发疼。

桌子上的杯子被她狠狠摔在地上,玻璃渣碎了一地;

她开始发疯似的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把头使劲往墙上撞;

手腕上露出的一道道伤痕,让我心如刀绞。

眼前这个,就是我放弃了辛苦考上的编制工作,陪读8年,省吃俭用花了上百万,培养了十几年的女儿。

那个曾经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女儿,如今却因为中度抑郁,瘫痪在家。

现在,女儿的每一声怒吼,都像是一根根尖锐的针,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和孩子他爸都是农村出身,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吃尽了苦头。

当初,为了让日子好过一些,我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就和老公一起去夜市摆摊卖麻辣烫。

风里来雨里去,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两家餐馆,攒下了一点家底。

为了让女儿能专心学习,从她三年级开始,我就狠下心辞掉了辛苦考上的编制工作,一门心思地陪着她。

女儿做作业时,我就在旁边守着她;

她去上兴趣班,我就坐在门口等她,一坐就是大半天;

她参加学科竞赛,我也会提前陪她去熟悉场地,在考场外面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女孩子要好好学习,这样将来才不会被人看不起。”

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对女儿说的话。

女儿想学舞蹈:“妈,我也想学跳舞,同学跳舞可好看了!”

我说:“跳舞能有啥出息?先把作业写好,考个好成绩才是正事儿!”

女儿问我:“妈,我想和同学约着去逛街。”

我回答:“还有几天就月考了,能不能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每次我管教女儿的时候,他爸总在旁边说:

“别给孩子那么大压力,哪有你这么管孩子的。”

我一听就来气:

“压力?现在没有压力,以后有的苦让她吃!”

他爸听了,也不吭声了,扭头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孩子的学习、生活,全都是我一个人在操心。

好在女儿学习一直不错,初中考进了市里有名的双语学校。

为了方便照顾女儿,我们全家举家搬迁,在学校旁边花了一百多万买了一套小房子,就想着能多陪陪女儿。

这些年,为了女儿的学习,投进了多少家底我都不记得了,可我却觉得特别值得。

可是,意外却在女儿上初二的时候降临了。

他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整天闷闷不乐。

周末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也不跟我们说话。

每次我想和她亲近,关心一下她,她总是不耐烦地把我往门外推。

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以前从不跟我们吵架的女儿现在一点小事就发火,稍微说她两句,她就开始眼泪汪汪的。

身体也不断出现状况,睡眠特别差,经常感冒、拉肚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儿学校的心理老师是我的朋友,她一脸严肃地跟我说,女儿好像有点抑郁倾向,让我带孩子去做个检查。

听到这个消息,我只觉得五雷轰顶。

我丝毫不敢犹豫,带女儿去做了检查,结果真的确诊为中度抑郁。

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我的女儿怎么会抑郁呢?要是没法上学了,以前的那些努力不就都白费了吗?

我尝试着对女儿说:

“宝贝,你可以坚持吗?还有一年就中考了,等考完试我们好好休息可以吗?”

女儿比我想象中的坚强,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回去上学了,抗抑郁的药也一顿不落的吃着。

我想跟学校谈谈,打算陪着女儿一起读书。

可女儿却说:

“妈,我没事了,你不用管我!”

我担心她会多想,立马解释:

“你一个人在学校妈妈是不放心啊,妈妈想陪着你。”

后来,女儿还是没能妥协。

刚回学校的那几天,女儿确实很好,精神状态似乎有了些许好转。

我暗暗松了一口气,以为女儿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结果,没上一个月,女儿就开始断断续续地请假。

后来请假的间隔越来越短、休的天数越来越多。

不学习也就罢了,女儿开始不断缺考,周考、月考,甚至是期中、期末考,成绩一落千丈。

休息在家的时候,中午到点吃饭了,她不起床,我们睡完午觉了,她依然没有起床,每天基本是在昏睡的状态中度过的。

整天无休无止地玩手机,吃饭也是以外卖为主......

一天早上,我正在厨房忙活做早饭,突然听到女儿房间传来一阵拉拉扯扯的声音。

我跑进房间一看,女儿正蹲着蜷缩在墙角,头发被自己抓得乱糟糟的,眼里还含着泪。

她爸喘着粗气说:

“看看,这就是你不惜代价养出来的好孩子!”

我刚要开口说话,女儿就情绪激动地咆哮说:

“你别逼我上学了,再逼我,我宁愿不活了!”

我吓得一下抱住了女儿,拉扯间,我却看到了她胳膊上,留下的深一道浅一道的伤痕。

那一刻,我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这才明白,女儿的抑郁已经这么严重了!

看着女儿绝望的眼神,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年的努力,仿佛一下子都化成了泡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都比不上我女儿的命重要,我赶紧给女儿办理了休学。

休学后,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窗帘拉得紧紧的,整天躺在床上刷手机。

我每天紧绷着神经,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生怕她再做出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

老公也整天埋怨我:

“这些年你都干了什么,把孩子养成这样!”

可他除了冲我发火,对我各种抱怨,什么忙也帮不上。

我每天以泪洗面,想不通为什么我付出所有,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有多年成功经验的心理老师。

接通老师电话的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把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苦水一股脑全倾泻出来:

“我每天天不亮,五点就爬起来给她做早饭,尽心尽力地照顾她......”

“小学那六年,不管刮风下雨,我天天骑车接送她,从来没耽误过她一堂课......”

“为了她,我把好不容易考来的编制工作都给辞了,一门心思就扑在她身上......”

我说着说着,嗓子都哑了,声音里全是哭腔。

老师耐心地听完,突然问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全是女儿的事情,给我聊聊你自己吧,这些年您过得开心吗?”

我想都没想,张嘴就说:

“我当然开心啊,女儿考上的可是市里有名的好学校,学习也好。”

老师继续问我:

“抛开女儿,这几年您自己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我张了张嘴,却发现,我竟想不起一件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没等我反应过来,老师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说:

“你太在意自己的孩子了,在意到连自己都忘了,这些年你辛苦了!”

听到这句话,我再也控制不住,痛哭了起来。

这些年,我为女儿操碎了心,一心扑在她身上:

生活琐事大包大揽,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

忍痛辞工陪读8年,培养女儿的学习习惯。

我自以为,这都是为了女儿好,没想到却把她“逼”到抑郁的境地。

老师告诉我:

“过度在意会伤害到孩子。当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把她攥得太紧,孩子的压迫感就会越来越重。”

她继续说:

“你要学着‘狠心’一点,可以试着‘往后退一步’。把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往回收一收,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

当父母活出自己的精彩,孩子才能看清自己的模样,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天晚上,我真的“狠”下心来。

没再像以前那样,一整晚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也不会隔几分钟就去她房门口听动静。

翻箱倒柜找出十年前被我压在箱底的旧相册。

看着照片里扎麻花辫,穿碎花裙的自己,突然觉得,以前那个开心的少女,离我好远。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旁边,一脸不屑地问:

“你在看什么?”

我有点局促,不好意思地说:

“我在找回曾经的自己。”

出乎意料的是,女儿没有像往常一样转身就走。

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地坐在我身边,拿起旧相册,翻了起来。

女儿轻声说:

“你年轻的时候真时髦,比现在好多了。”

这话听着像嫌弃,我却突然鼻子发酸。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一改往日的状态。

不再因为女儿的抑郁半夜掉眼泪,更不会因为女儿的学习而焦虑着急;

我会约上老姐妹去街边茶馆喝茶,听她们吐槽跳广场舞的糗事;

把瑜伽垫重新找了出来,跟着视频里的老师慢慢练习有点生疏的动作。

当我不再把心思全都放在女儿身上,慢慢地,我发现她好像变了。

以前叫女儿吃饭,得求爷爷告奶奶的,现在她闻到饭香就自己跑出来开吃。

以前她老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出来,现在偶尔会坐在沙发上看我练瑜伽,还会在旁边教我怎么做动作。

还会找出我以前的画本,笑话我画的小猫难看。

为了让女儿的抑郁尽快恢复,我把她送去了老师身边。

老师用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疗法,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空椅子疗法”。

在咨询室里,老师把两把椅子对摆着。

老师把另一把椅子转过来,跟女儿说:

“把它当作爸爸妈妈,想跟它什么?”

女儿盯着那把空椅子看了很久,突然抓起旁边的靠枕狠狠扔过去:

“就知道逼我学习!我又不是学习的机器......”

说着说着,她突然捂住脸,抽搐地哭了起来。

老师拍拍她的背,引导她说:

“来,换到对面的椅子上试试,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一下。”

女儿眼眶里含着泪水,哽咽着开口:

“我已经拼尽全力了,可为什么还是做不好?”

老师并没有急着劝导女儿,而是拿出一盒彩色的蜡笔放在她面前:

“我们把心里那些不好的情绪全都画出来,好吗?”

女儿先是一愣,随后抓起蜡笔开始涂画。

渐渐地,女儿情绪得到了缓解,呼吸也平稳了。

老师把这次咨询的过程全都录了下来,然后转发给了我。

看着女儿画画的样子,我才想起小时候她特别喜欢画画。

自从上了初中,我就把她所有的画笔全都收了起来,还告诉她“别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事情上”。

为了帮助女儿稳定情绪,老师教给了她一套特别实用的“3个情绪急救法”。

1、阳光疗法:每天进行10分钟户外散步,激活血清素分泌。

接受阳光照射,可以促进血清素分泌,帮助改善情绪,缓解低落、焦虑的负面情绪。

2、情绪日记:用颜色记录每天的心情(比如绿色=平静,黄色=活力)。

用颜色标记心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情绪的变化,帮助自己发现情绪的规律,在记录的过程中理清情绪。

3、呼吸训练: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

吸气的时候,交感神经会变得活跃起来;

屏住呼吸时,身体会慢慢适应氧气的减少;

而呼气的时候,副交感神经会变得兴奋。

通过这样的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感觉。

此外,老师还用到了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引导女儿调整“自己很糟糕”的错误想法。

她告诉女儿:

“抑郁不是你的错,而是你被情绪困住的信号。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把那些‘我不行’‘我做不好’的想法,换成‘我已经很棒了’。

每天对着镜子说三遍,然后给自己一个微笑,多给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慢慢地,女儿的情绪越来越稳定,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

之前压抑在她心里的那些不好的情绪也已经逐渐释放,抑郁症状慢慢消散,内心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几个月后,女儿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我没有急着给女儿办理复学手续,而是经过她的同意后,决定一家人自驾出游。

我们从山东出发,经过河南三门峡、陕西西安,从西安进四川,终点到了重庆。

女儿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要负责这次出行的所有计划。

从游玩攻略、到规划路线,再到安排吃住,她都考虑得特别周到,还找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店。

高速路上,女儿成功预约到了西安城墙的夜游门票,我和老公为她点赞。

在四川,我们看到了神树坪熊猫基地里憨态可掬的熊猫,觉得不虚此行;

尝到了心心念念的正宗重庆火锅和重庆小面,更是将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返程的前一天,女儿原本计划要带我们去三峡博物馆,结果我却在匆忙赶路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

看着女儿小心翼翼地帮我涂抹药膏的样子,突然意识到——

曾经被抑郁阴霾笼罩的女儿,如今已经完全走出困境,积极、阳光、上进......

返程路上,看着女儿坐在副驾驶,一边哼着歌,一边整理着一家人旅行的照片,我和老公相视一笑。

虽然这场旅行有一点小遗憾,但女儿的变化和成长,却让这段旅程变得无比珍贵。

完结

来源:小马阅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