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燕子李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8:27 3

摘要:他身体轻便,灵活,可以如同燕子一样,来去自如。而且他在每次做完案以后,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艺高胆大吧,还故意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以此显示此事由爷做,与外人无关。

原创 虫儿68 俗文化研究所 2025年04月28日 16:01河北

真是的燕子李三3

燕子李三,传说中的侠盗。

应该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盗贼。

传说他能高来高走,可以翻墙越脊,穿行夹道,还会燕子三抄水。

他身体轻便,灵活,可以如同燕子一样,来去自如。而且他在每次做完案以后,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艺高胆大吧,还故意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以此显示此事由爷做,与外人无关。

正因为如此,他这才得了一个外号,燕子李三。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在当时反复被抓,可是,社会上确盛传他的传奇,最后又病死在狱中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真实的燕子李三是什么样的。

“燕子李三”,其本名叫李景华,是当时的京东的蓟县人,现在蓟县算天津地界,所以,李三也算一个“老天津人”。

李景华很小的时候就和他的叔父来到了沧州,在沧州定居并长大长大。

沧州是个练武的好地方,民间习武风气盛行,他也跟着学了点武艺。

自从开始练武,李景华展现出自己非同常人的天赋,爬墙上树易如反掌,一身轻功非一般人所能比。

李景华本身华家境贫寒,学武又增加了他的胆量。所以,随着年纪增长,李三便开始四处偷盗,从一开始的小偷小摸,成功几次以后胆子越来越大,最终开始了入户偷盗。

他专门选择河北、河南等地的豪门大户去偷,毕竟有钱人油水多嘛,干一票顶得上以前干十几票。

这时的他,本性还不坏,时不时的将劫来的财物分给贫苦人民,堪称当时“第一侠盗”。

就因为如此,导致燕子李三声明远播,燕子李三也成为了华北一带偷盗行业的代名词。民间和官府将各种无头盗案都归结到了李三的名号上,同时一些高来高去的飞贼也自夸是燕子李三,便于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就这样,燕子李三一时名声大噪。可是,他偷着偷着,偷到了一个不该偷的人。

白坚武,说起来你可能不熟悉,但是提起他的同学,你就不会不知道了,他是李大钊的同学,而且还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幕僚,当时担任着洛阳警备司令,相当于现在洛阳的公安局局长兼军分区司令。偷到警察局长家里,李景华在民国数得着的大盗中,也算是头一号了。

这次偷盗,他虽然成功身退,事后却也遭到了警方通缉。李景华没办法,只能避避风头,于是他在无奈之中,,上了五台山。

上五台山,虽然是无奈之举。可是,机缘巧合,让他在五台山上结识了法慧和尚。

法慧不但是个武功高强的和尚,更是懂得因人施教的武术教育家,他根据李景华的特点,特意教会了他在水上跳跃而行的功夫,也就是所谓的燕子三抄水。

学到武功的李景华轻功更上一层楼,自以为武功高强,他把偷盗目标就瞄到了京津地区作案,终究津京地区有钱人多呀。

这个时期的李景华疯狂作案:临时执政段祺瑞家、执政秘书长梁鸿志家、爱新觉罗瑞仲家、国务总理潘复家、大军阀张宗昌家……尤其是偷盗张宗昌家的事迹更是被当时的说书先生编成评书《智取血丝玉蟾蜍》。

当时的老百姓对这么一位经常让军阀大佬灰头土脸的大盗喜闻乐见,将大刀王五、神拳霍元甲、燕子李三并称“幽燕三侠”。

而且,他做的都是大案,偷盗的又都是名人,抓不到他,令当时的警察局侦缉队很是颜面扫地。

其实,李三不像外界传的那么神,当时的警察局侦缉队也不是像外界说的那么窝囊,不堪。

李三也被抓到过,而且被抓了多次。但是,一来他仗着身体灵活,擅长翻墙越脊;二一个他有钱呀,能买通看守他的人,对他放松了看管。所以,抓到了他,又几次被他跑了,也就是越狱了。

你想呀,普通老百姓能不把他传的神乎其神吗,抓他的时候,那是警察局露脸的时候,闹得动静很大,加上各种小报记者也爱凑热闹,弄得是尽人皆知。

他跑了,越狱了,可是不露脸的事,都藏着掖着,不让别人知道。合着大家都知道他被抓了,可是没几个人知道他又跑了。

他跑了以后,接着作案。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看法,燕子李三被抓了,社会上还是又出了一些大案子,而且手法和燕子李三一模一样,你说,神不神吧?一来二去,大家口口相传,就把李三说成了一个神奇人物。

其实李三也有他的毛病。一个是爱抽两口,还一个就是钱来的容易,花钱就大手大脚,爱嘚瑟。就这两个毛病,日后要了他的命。

咱们先说说他第一次被抓吧,就是爱嘚瑟害了他。

有一回,李三又做了一个大案子,手里有钱了,就奔了前门外八大胡同了。

按说八大胡同是当时男人的天堂,你玩就玩吧。就算你有钱,你包个妓女玩,甚至于你把妓院包了,都可以。

他不,他嘚瑟。

既不包妓院,也不包妓女。还穿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可就是花钱冲。

有多冲呢,凡是妓女的要求有求必应,妓女要什么都给买。别说妓女了,就是对妓女屋里的小老妈,都是出奇的大方。

当年,在八大胡同常来常往的人都知道,对妓女好,你可以包养她,甚至于给她赎身,都可以。就是不能百分百满足她们的物质要求。

她们实在是贪得无厌,你满足她们的一个要求,她们必会提一个更过分的要求让你答应。直到你花光了钱,再也无法满足她们的要求为止。

燕子李三不是,妓女提什么要求都满足。妓女要衣料,买;要首饰,买。什么金银翠钻,只要喜欢,全部买下。

吃东西也是,北京城有的,什么八大楼八大居,喜欢什么吃什么,换着花样的吃。

不光对妓女如此,就是妓女屋里的小老妈小大姐也是一样,只要让李三高兴了,一出手就赏十个大洋!

您可要知道,那个时候一袋面才一个大洋,盖一个标准的四合院也不过二三十个大洋!

他这么花钱,终于引起了老鸨子的怀疑。老鸨子就琢磨了,这位客人到底是什么人呢?你说他有钱吧,可是他穿的戴的也不出众。你说他没钱吧,可是他给妓女花钱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老鸨子是什么人,阅人无数,那都是人精。稍一琢磨,明白了,这位的钱准不是好来的,不是偷就是骗的。行了,甭管他是偷的还是骗的,我先给他报告侦缉队去。如果他的钱真的来路不正,我也省的吃挂落。要是我真看走了眼,大不了我在陪两句好话,多说几句好听的,最不济院子里姑娘让他白玩两天,这也不算什么。

为什么老鸨子这么想?按理说客人愿意在妓女身上多花钱不是好事吗,她应该高兴才对呀?

架不住当时的警察局有高招呀。当时的警察局有个政策,如果你这儿有值得怀疑的客人,你不上报侦缉队,日后抓住了,被审出来,他在你这里住过,你就关门吧。你说,孰轻孰重老鸨子能不掂量吗?

这么一想老鸨子赶紧去找宋国庆报告去了。

这宋国庆是谁呢。他是警察局侦缉队派驻八大胡同的眼线的总头目。

既然老鸨子报案了,宋国庆就得去看呀。宋国庆暗中过去观察了一下这个人,不认识,应该也没前科。得了,甭管有没有前科,既然老鸨子说值得怀疑那就先抓起来再说。他要真有事,到了侦缉队,怎么也能给他审出来。

回侦缉队叫上几个人,再加上有老鸨子帮忙,抓人就容易多了。

人抓住了,一审问,他倒好,竹筒倒豆子,把他是谁,都干过什么,一五一十,痛快都说了。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李三为什么竹筒倒豆子,这么痛快呢?这不代表他怂,李三这种人在盗贼的行话里,叫挣黑钱的。挣黑钱的多多少少身上都有些功夫。所以挣黑钱的有个规矩,你只要被抓了,别拧巴,干脆实话实说,一个是免受皮肉之苦,二一个就是留着精气神争取越狱。

行了,这一审。抓着一条大鱼,宋国庆算立了大功。全警察局上下也乐了。不过,现在怎么乐的,日后就得怎么哭,因为不到一个月,李三跑了。

虽然李三跑了,可是案底留下了。从此,燕子李三算是在警察局挂上号了。就因为如此,才导致了燕子李三的第二次被抓。

李三被抓了一次,汲取了教训。

他从此除了必要的事,轻易不进城。平时就在北京的城外眯着,只有夜里,才进城去干活。

八大胡同再也不去了,真寂寞难耐了。就近找个土娼解决一下。

谁想到呢,就是这样,还是被人盯上了。

所以说,李三第二次被抓,那纯属就是李三倒霉了。

怎么回事呢,侦缉队有个队副叫郝玉良,这天他休息,没什么事干,就想要回家看看父母家去。

他父母家在乡下,南苑。这天,他到了南苑,还没到家呢。就发现路边有个人,他看着眼熟。

侦缉队的人,都有这个本事,过目不忘。他就觉得这个人在哪里见过,细高个,瘦长的脸,脸上还有几个浅麻子。外表文静沉稳。谁呢,郝玉良就在脑子里飞快的过筛子,突然,郝玉良灵光一现,燕子李三!

他为什么见过呢,李三第一次被抓的时候,轰动警察局呀,李三名气太大了。全警察局的人都去看燕子李三,郝玉良也去了。当时他还想,李三看着这么文静,也不像一个江洋大盗呀,所以,他就格外有了印象。没想到在这儿又碰上了。

你说李三倒霉不倒霉。这不,刚从土娼那里出来,路边买盒烟的功夫,就被人盯上了。

郝玉良既然认出了李三。他就马上找了个熟人盯住了李三,自己去了侦缉队在南苑的点儿,去叫了几个帮手,趁李三不备,又一次把李三抓住了。

有了第一次让李三跑了,这次警察局就再三的加了小心。派人跟着李三,寸步不离。燕子李三终究是燕子李三,警察局即便是如此的小心,也不过多关了李三几个月,几个月后,还是让李三逮个机会跑了。

跑是跑了,贴身警察也不是白派的。,所以,李三刚一逃跑,就被警察发现了,随即就追,快的让李三都来不及上房。

李三在前面跑,一帮警察就在后面呼哧呼哧的追,一来二去,李三就跑到了东西牌楼附近,一家澡堂子院里。

干嘛往澡堂子跑呢?李三是这么想的,在大街上跑,他实在是不占便宜,他的长项是蹿房越脊呀,只要让他上了房,他就绝对能跑没影了。

跑进澡堂子,就图澡堂子人多,也乱。趁着乱劲,他就能上房。只要让他上了房,三下两下就能跑没影了。

确实,澡堂子乱,也让他逮个机会上了房。而且,澡堂子的院子里还搭了天棚,这就更方便让他逃跑了。

你想呀,有天棚,警察要是上房就不容易了。

李三上了房,看见天棚,松了一口气。他刚才跑的累坏了,刚准备在天棚上歇会。他想的挺好,他先歇会儿,等过会儿警察搭梯子上房的时候,他再跑也来的及。

万万没想到,警察不讲武德呀,他们趁李三没反应过来,直接把天棚拆了!

老北京人都知道,过去在院子里请棚铺搭天棚。支撑天棚的竿子都是浮搁在地上的,不能埋。结果,几个警察直接把天棚的支撑竿子给拽倒了。

竿子倒了,天棚直接落地上了,李三也就跟着掉地上了。

这回李三没跑了,又被送进了西华门酒醋局胡同了教养所去改造。

没想到,就这次的教养所之行,彻底成就了李三的传奇人生。怎么回事呢,你听我慢慢跟您说。

老样子,进了教养所,得一点一点买通看守警。这回李三的运气好。和看守警们吃了几次饭喝了几次酒以后。让他居然搭个上了教养所的NO1史警官。

李三是什么人呀。他搭眼一看。这个史警官就是一个讲义气的人。虽然讲义气。可是他当警察这么多年,也是一个什么钱都敢收的主儿。

瞧明白了他是什么人,李三从此就把收买的重心放在史警官身上了。

请他吃饭,喝酒。经常买包好烟送给他。一来二去二人就熟了。

熟了以后,有一次两人喝酒,李三就说了。我也看出来了,进了这个教养所我也不想再出去了。就是冲你,这么仗义。我也不能再跑了,给你找麻烦。再说我这辈子,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按说也没什么遗憾了。就是有一点。我看人家公母俩在一起过日子,挺有意思。人家两口子,穷也罢,富也罢,两口子都是亲亲热热的,我看着就眼馋。

这时候,史警官的酒也喝到位了。听了这话。拍着胸脯,大包大揽,这算什么事呀,哥哥绝对满足你!

其实,说出这话来,李三和史警官各有小九九。

史警官是怎么想的呢?他知道李三高来高走的本事,也知道李三前面越过几次狱。他跟李三吃饭喝酒就是为了拢住李三,这回好了,李三自己提出来要成个家,自己跟他喝多少次酒都不如一个家对他吸引力大呀。我要给他成个家。他就再也不会越狱了。

史警官想的挺好,哪知道李三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李三骨子里还是讲义气,不想在教养所跑了,是真怕给史警官找麻烦。

可是李三是谁呀,那是挣黑钱的翘楚。他得干活呀,在教养所的日子可把李三憋坏了。

他干嘛想成家呀?成了家他就有机会离开教养所了,哪怕一天只能离开一会儿呢,那也是机会呀。

喝完了这次酒,没几天,史警官就给李三找了个寡妇,李三挺满意。寡妇姓刘,关键是这寡妇还带着俩孩子,挺好,李三直接就当爹了。

史警官又在离教养所不远的刘兰朔胡同四号院。给他租了三间西房。这一家子算是过起小日子。

从此,白天李三在教养所上班,晚上回刘兰朔搂着老婆孩子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段时间李三可享受了人间的天伦之乐了。每天,一回到家,热水毛巾就准备好了,洗脸擦手,完了沏好的茉莉花茶就递到手上了。茶喝透了,那边饭也做得了。就等李三上桌了。

饭桌上都是李三爱吃的菜。小酒也烫好了。李三不动筷子,那娘三绝不先动筷子。

刘寡妇真是一心一意跟李三过日子。自从嫁给了李三,看李三真是不嫌弃俩孩子,吃的穿的绝不委屈孩子。刘寡妇踏实了,就剩一门心思对李三好了。

俩孩子也乖巧懂事,平时一口一个爹叫着,和李三一点没有隔阂,平时在李三面前也规规矩矩,让不知道的人怎么也看不出来,不是亲生的。

可是李三是谁呀,江洋大盗呀。小日子越是过得舒服,他越得干活呀,他得养活那娘三呀。

可是又有一个问题了,他每天离开教养所是晚上,干活只能在夜里。东西虽然偷来了,可销赃是个问题,卖不出去呀。收赃物的人,夜里不干活,东西变不成钱,偷了等于白偷。得了,这事还得找史警官。

这回,李三准备来直接的了。酒色迷人眼,财帛动人心,李三就不信史警官不上套。

李三直接把史警官叫家去了,让老婆弄了几个小菜,烫了壶酒喝上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三把老婆支开,就把最近做的活都拿了出来,直接说,大哥你看,我托大哥的福,有了老婆孩子。可是人家跟了我,我也不能让人家吃风喝烟呀,我也得养他们娘几个呀。我也没别的本事,只能挣点黑钱。我也不瞒大哥,这是我这几次挣的,我也不废话,这些个咱哥俩二一添作五。我这一半呢,我养家糊口,至于大哥那一半,是请兄弟们吃吃喝喝还是另有用处,我就不管了,大哥觉得怎么样?

那可是真金白银,玛瑙钻石呀,这样的一堆财务放在眼前,而且是白给的,不动心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就这样俩人达成了一致,以后凡是李三在外头干的活,俩人都二一添作五,但是销赃得史警官负责。还得有一点,干活,只能在夜里干,白天,李三必须老老实实在教养所呆着,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就这样,李三过上了一段快乐的生活。

白天,去教养所点卯,点完卯就睡觉。晚上溜溜达达回刘兰朔,老婆孩子热炕头,吃饭,喝点小酒,休息一会。到了后半夜,起来干活。

他是好了,社会上乱了。这段时间,又出了一些大案,被偷的除了商号就是一些有钱人。看手法,明显就是李三干的,可是李三明明在教养所呀,警察局为了验证,还派人几次去了教养所,看李三在不在,也没看出问题呀。

结果,社会上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李三不是一个人的,有说李三会缩骨功,半夜能从教养所的窗户跑出来的,可就是没想到,李三是大摇大摆从教养所出来作的案。

一直到事情败露。

事情是怎么败露的呢?李三又偷了一家不该偷的商号。

他偷了西单牌楼附近恒丽洋货庄。恒丽号的经理潘佩华本身社会活动能量惊人,而且东家又是同仁堂乐家。这下完了,警察局承受了方方面面巨大的压力,结果只能把这种压力转嫁到了侦缉队身上。

没有办法,侦缉队干的就是这个差事,只好祭出了大招,挨家查当铺,查旧货市场,查妓院,查找一切可疑的人和物。

这么一通查,果然就查出了效果。在西四羊肉胡同的北恒肇当铺查到了赃物。

侦缉队马上派人去了解,结果当铺的人说这些都是一个警察当的。这就有意思了,难道说恒丽号的案子是警察做的?

侦缉队赶紧开会研究,决定先不动这个警察。先派人盯住当铺。如果这个警察以后不来了,那就通过倒票等技术手段,把这个警察再钓出来;如果过两天这个警察看见没事,再拿别的赃物过来销赃,就一举把他拿下,偷盗恒丽号的人一定和这个警察有关系!

果不其然,过了几天,这个警察又来了,不但来了,还拿着别的物品过来当当,而且这些物品果然是恒丽商号被盗的赃物。

行了,不用问了。侦缉队直接把这个警察按住,突击审问吧,一审,小警察是俩眼一抹黑,一问三不知,只知道这些衣料是他的上司史警官让他来当的。

事情还没弄明白呢,又出来一个史警官,怪乱的。先不管怎么说。先把这个小警察弄回侦缉队仔细审审再说。

侦缉对距离羊肉胡同最近的点就是太仆寺街侦缉队的一个分队部了,就把人往哪儿带吧。结果好巧不巧,也是李三命不该绝,就在侦缉队的人把把那个警察往太仆寺街带的时候。走到西四南,被回家的燕子李三撞个正着!

李三可是积年的老贼呀,他的警惕性和脑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他一看这个几个警察明显是押着这个小警察,而且旁边的警察还拿着几块布料,这些布料又眼熟,像自己干活得来的。完了,估计八九不离十事情败露了。

他转身就把自己藏了起来,家也不回了,教养所也不去了。躲了两天,他再找人一打听,家也被抄了,老婆孩子全被带走了,家里还被抄出了不少赃物。教养所的史警官也被带走了,全完了。

按说,李三就算又逃过一劫,你一跑。不就完了吗?到了天津上海,凭你的本事,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可谁知道,也不知道是李三的脑子抽了。还是李三骨子里的仗义劲儿又泛滥了。他做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彻底消失历史舞台上。

李三决定去太仆寺街侦缉队的分队部把脏证偷出来!

他是这么想的,把脏证偷出来,你就无脏无证了,办案的人员就没法处理了,抓的人也只能给放了。

本身史警官就挺仗义,给我成了家,又让我夜里去干活,养家糊口。出了这事,我绝不能一走了之,对不起他。

再说刘寡妇,人家也对得起我。嫁给我以后,一门心思跟我过日子,每天热水热饭。让我过上了我曾经羡慕的日子。

越这么想,他就越觉得自己的决定对。

他到了府右街,先从从府右街的澡堂子房子上转到了太仆寺街侦缉队分队部的房后,溜溜等了半宿,愣是没等到机会。

太仆寺街这个分队部一直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等到了到了后半夜。李三实在是太累了,本身这几天李三被这个事闹得就吃不好睡不好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李三的白面瘾也犯了。结果,一下就睡着了。

他在哪里睡的呢,他就在澡堂子和侦缉队分部连接的房坡上睡着了。

睡得这个香呀,睡到天亮了愣是没醒,直到人家澡堂子开门。小伙计上屋顶去晾昨天的毛巾,一看,霍,一个大活人在这睡觉!

小伙计一看这人在房上睡觉,非奸即盗,肯定也不是善茬呀。自己也不敢叫他,好歹离侦缉队近。叫了几个侦缉队员上来。直接把李三按哪了。

其实等李三醒了,明白过来,李三也想跑。咱们前面说了,在房上逃跑本来就是李三的强项。但是架不住侦缉队来的人多呀。而且更可怕的是,侦缉队的人还都带着家伙。你说,你跑,你跑的再快有子弹的速度快吗?

好了这个案子随着李三的落网,算是圆满了。案子结束了,就把脏证和人犯往侦缉队总部押送吧?

押送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壮观呀。李三的名气多大呀,所以押送李三那也是轰动全市。围观的人也是拥挤不堪,水泄不通呀。

侦缉队分队部往总部押送的时候,用了三辆大车,打头一辆,只坐着燕子李三一个人,李三穿着一件黑呢子大衣。戴着一顶黑呢子礼帽,帽子的箍上还贴着一个用纸剪的小燕子,透着那么俏皮。

李三一如既往的是态度轻松自然,好像没事人一样。

第二辆车押的就是着李三的妻子刘氏和两个孩子了,车辕上还跨坐着史警官。几个人虽说神情萎靡,可也不算给李三太拉胯。

第三辆车就全是李三偷的赃物了,一辆大车将将够拉,这还不算已经出手的东西。

事情到了这一步,随着李三被抓应该就完了吧。结果潘佩华又出幺蛾子。

据说被偷的潘佩华不干,托了人,判了李三十二年有期徒刑,而且在狱中还给李三用上了惨绝人寰的刑具木狗子。李三这下不干了,因为按照盗窃罪最高只能判六年。

李三上诉到河北高级法院,并且李三得到了社会上很多正义人士的支持,帮助李三上诉。

可惜,由于李三常年吸食白面,而且昼伏夜出的,生活也不规律,导致肺部感染,结果没有等到河北高级法院的改判,就病死狱中了。

这就是燕子李三传奇的一生,但是李景华死了,他身后又犯了几件大案,现场也都有纸折的燕子,只是怎么回事。

想知道的,我们下节再说。

总之。李三病死在狱中,从此江洋大盗一代枭雄燕子李三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俗文化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