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名人 (补)五百六十二 米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17:55 3

摘要: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fú),后改为芾,字元章,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自号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fú),后改为芾,字元章,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自号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米芾是奚族人的后裔, 其五世祖为宋初名将米信。米芾七、八岁时开始学习颜真卿书法,临摹襄阳书家罗让的碑帖。米芾十岁时,写碑刻,临周越、苏轼字帖,当时人称其有李邕的笔法。

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米芾随从其母阎氏离乡来到京都汴梁,侍奉宋英宗赵曙的皇后高滔滔。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赵顼继位后,不忘米芾之母阎氏的乳褓旧情,特恩赐米芾为秘书省校书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次年,米芾改任临桂尉。

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米芾任临桂县、含光县尉,十月,改任长沙县尉。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米芾到黄州拜访苏轼。米芾潜心魏晋书法,以晋人书风为其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据说,如今王献之的墨迹《中秋帖》,亦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书中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曾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或有一两字好,写书亦一难事” 。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米芾任杭州从事。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米芾迁居镇江丹徒,写《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诗。不久,米芾与苏轼等十六人在王晋卿西园晏集,李伯时绘《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西园雅集图记》。

北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当时,米芾在扬州,苏轼往扬州拜访米芾。七月,到杭州时,苏轼有《米黻石钟山砚铭》一首。

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米芾任雍丘知县。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米芾改监中岳祠(嵩山)。

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米芾任涟水军使。米芾在此主政两年,多有惠政。期满离任时,乡绅百姓略备薄礼为他送行以示感念,米芾一一婉拒,并再三叮嘱家人:“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还亲自逐一检点行李,生怕家人暗自夹带。米芾发现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便让家人把砚台、毛笔洗干净后,方离开县衙。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洗墨的水池取名为“米公洗墨池”并立碑记其事。

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米芾改任蔡河拨发运。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米芾在江淮间,任发运司属官。不久,因苏轼生病,米芾多次拜访并送其“麦门冬饮子”, 苏轼有诗《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八月,苏轼去世后,米芾作《苏东坡挽诗》五首。

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米芾改任太常博士、书学博士。次年,任书学博士,后任无为军知州。

砚石古又称“研山”,属文房石类。米芾不仅收藏、赏玩各种天然奇石,还痴迷如命的收藏和研究砚石。米芾所著《砚史》,对后世研究砚石的影响很大,而他收藏名砚的故事也十分传奇。南唐后主李煜藏砚甚多,其中“三十六峰砚”和“七十二峰砚”曾被米芾以五百两黄金购得,收藏并研究过,被米芾爱极。

当时,米芾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百姓皆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而米芾却立即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然后便向怪石下拜,口中还念念有词道“:我欲见石兄已经二十年了,正是相见恨晚。”此事被传了出去,因有失官方体面,被人弹劾而罢了官。

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米芾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喜爱砚台至深,为了一台砚,在皇帝面前也不顾大雅。一次,宋徽宗赵佶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于御屏,也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米芾笔走龙蛇,从上而下其直如线,赵佶看后觉得果然名不虚传,遂大加赞赏。米芾见赵佶很高兴,便将赵佶心爱的砚台直接装入自己怀中,当即墨汁四处飞溅,边还跟赵佶说道“: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 ”赵佶见他如此喜爱此砚,又爱惜其书法,不觉大笑后,将砚赐与他。

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米芾任知淮阳军。不久,米芾在任上去世。

米芾能诗文,精鉴别,擅书画,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书,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山水画师法于董源,然别出新意,多以水墨点染,重意趣不求工细,世称“米氏云山”。米芾喜蓄金石古器,尤嗜奇石,著作有《宝晋英光集》、《画史》、《书史》、《宝晋待访录》等。

米芾平生以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米芾开始寻访晋人法帖后,得到了王献之的《中秋帖》,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生性不羁的米芾并不满足于王献之的字,米芾居于海岳庵时,又学过羊欣书法。直到其完成了自己风格的确立,大概在五十岁以后。

米芾《甘露帖》

米芾首先是一个收藏宏富的收藏家,鉴定家,对历代绘画的优劣得失了然于胸,更多考虑的是绘画本体的内容。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画家,处在一个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米芾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最大,但他却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的风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关注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来源:龙城史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