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网主播们纷纷为“618大促”摩拳擦掌、卷流量、拼价格、抢销量的时候,董宇辉却“不务正业”地带着1600多万观众,一脚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这一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一个在往年鲜有人问津的纪念日,却在今年,被“与辉同行”推上了热搜。
5月18日,一个本应平平无奇的日子,却因为一个直播间的“逆行而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在全网主播们纷纷为“618大促”摩拳擦掌、卷流量、拼价格、抢销量的时候,董宇辉却“不务正业”地带着1600多万观众,一脚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这一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一个在往年鲜有人问津的纪念日,却在今年,被“与辉同行”推上了热搜。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个直播间压根不卖大牌、不推高客单,反而一股脑儿上架几十块钱的冰箱贴、书签、钥匙扣,和那些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文创小玩意儿。不少网友调侃:“别人拼命卖iPhone,董宇辉却在卖老祖宗!”
但就是这样“看似不务正业”的举动,却在文化界、电商界、网友群体中激起了千层浪。是营销翻车,还是战略高明?是流量自废,还是价值逆袭?这一切,我们得从头说起。
5月18日晚上8点,正是黄金直播档,别的直播间早已铺天盖地地“限时秒杀”“三件七折”,恨不得让消费者掏空钱包。而“与辉同行”直播间,却在静静讲述着一只玉质野猪头的来历。
这只“猪头”并不寻常。它来自商代,造型憨态可掬,却是古人用于行刑的法器——观众一边“哈哈哈”发笑,一边却“咯噔”一声被震撼到了。这种“笑中带泪”的文化冲击,不靠滤镜、不靠剧本,全靠董宇辉那张能把文物讲活的嘴。
他不是一个人在讲解。他讲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厚重,是我们曾经忽视的文明底色。
让我们先看数据:与辉同行博物馆日当天,销售额为3650万——不少,但在动辄上亿的大主播面前,确实算是“滑坡”。尤其是在618大促预热期,这个成绩甚至被部分人讽刺为“战略失败”。
可真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来看。当天的直播产品,客单价普遍在30-50元之间。用最简单的算术来估算,卖出3650万,至少意味着上百万件商品被一抢而空。
而这些商品的背后,是全国多个博物馆授权的文创产品,是一件件藏品的IP再创作,是传统文化被“生活化”的尝试。
业内人士直言:“与辉同行这场直播,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想打造一条文化流量的新链路。”
这哪是滑坡?这是“战略让利”,是“主战场换防”,是明知不敌却甘愿守护文化高地的“文化硬仗”!
直播结束后,评论区简直“翻了天”。
网友“小林不夜侯”说:“一晚上看下来,感觉像是读了一本博物馆通识课,一分钱都没花,赚大发了。”
“电商卖的是货,董老师卖的是根!”网友“浪子不回头”一语中的。
也有人提出质疑:“这种路线真能长久吗?文化带货的天花板会不会很低?”
但更多人支持董宇辉的坚持:“文化的种子种下去了,它也许不立刻开花结果,但总有一天,会长成森林。”
董宇辉学的是旅游英语,大学期间就靠兼职导游挣钱。那个时候,他就能把一块破砖讲得头头是道,把一口古井讲得曲折动人。
后来当了老师,又站上了讲台,一讲就是七八年。知识储备、表达能力、舞台感染力——全是这段岁月打磨出来的。
如今,他把这些能力搬到了直播间。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对着学生,而是对着数以千万计的网友。
有人说他是“带货界的李白”,也有人说他是“把文化讲得最好的人之一”。但董宇辉从不自封身份。他只是说:“我还在讲课,只不过讲台换成了直播间。”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李青表示:“直播带货已经从最初的‘销售转化’逐步向‘内容价值’过渡,董宇辉的路线本质上是文化电商的探索,不能用短期销售额来简单评价。”
电商行业专家崔培源则补充:“从战略上讲,董宇辉主动避开了价格战、流量战这条‘红海’赛道,转向文化内容这一‘蓝海’市场。长远来看,这条路或许更稳。”
而文化学者林盛认为:“博物馆日这场直播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是对‘崇洋媚外’的一次正面反击。文化不能只躺在玻璃柜里,也要活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句话,在过去几十年让我们吃了不少亏。现在我们终于开始回头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中国的博物馆,藏品之多、文脉之深,不仅让国人震撼,更让外国专家赞叹。很多海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实都是从中国流出去的宝贝。
我们不能再让文化沦为“遗憾收藏”。像玉猪头这样看似冷门的小众文物,被董宇辉这样一讲,立马火出圈,成了“网红文物”。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觉醒。
有人说:“不靠卖高单价就是放弃商业本质。”但谁说文化不能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谁说卖的是书签冰箱贴,就不能养活一个博物馆?
文化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只要有观众,只要有转化,它就是产业。
这一场“文创带货”的实验,既给博物馆打了广告,也帮文化“破圈”,甚至影响了一整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而这,难道不比一时的销售额更有价值?
当别人还在为GMV狂奔时,董宇辉却已经在讲文化、讲历史、讲根脉了。
是的,这条路可能走得慢,甚至会暂时“业绩下滑”。但就像网友说的:“文化不能日进斗金,但能润物无声。”
在快节奏的时代,有人愿意慢下来讲讲故事,说说历史,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也是一种可贵的担当。
最后我只想说:“谁说带货只能卖货?谁说流量不能走文化路线?”董宇辉用行动回答了我们。
你说,像这样的直播,是不是比任何“全网最低价”更值得点赞收藏?
你怎么看董宇辉这次“不卖货”的选择?你愿意花三十几块买一个文创冰箱贴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观点,点赞、收藏、转发,我们一起让更多人看到文化的力量!
来源:红咖啡遇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