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场域。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地方特色,以系统性思维整合资源、创新模式,通过产业赋能、民生服务、机制革新三大维度,构建起服务乡村振兴的全链条体系,为山区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场域。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地方特色,以系统性思维整合资源、创新模式,通过产业赋能、民生服务、机制革新三大维度,构建起服务乡村振兴的全链条体系,为山区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深耕产业沃土,构建城乡共富生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罗田县局(营销部)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将帮扶触角延伸至市场末端。
据企媒创氪获悉,在黄狮寨村等偏远山区,驻村工作队挖掘天麻、茯苓、高山野茶等特色农产品潜力,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品牌塑造,将传统农业升级为富民产业。农户从零散种植转向规模化经营,深山里的土特产通过标准化加工与包装,成为市场认可的绿色商品。
(图为驻村工作队开展技术指导)
零售终端的提质升级为产业赋能开辟新路径。老旧食杂店经“终端+文旅”模式改造,转型为集特产展销、文化体验、助农直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在九资河镇,“卷烟零售+农产品+直播带货”的特色模式,让板栗、甜柿等山货突破地理限制,通过云端走向全国市场。党员先锋队率先开展助农直播,搭建城乡产销桥梁,零售终端化身农产品代销点,形成生产销售闭环。这种以产业为纽带的服务模式,既盘活了乡村资源,又构建起城乡互通的良性循环。
织密服务网络,延伸民生关怀半径
民生服务是乡村振兴的温度标尺。罗田县局(营销部)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构建覆盖城乡的民生关怀网络。
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定期开展留守儿童课业辅导、独居老人健康监测等服务,在偏远山区的终端店铺设立“红色驿站”,集成快递收发、金融代办等便民功能,破解山区群众生活服务难题。
(图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针对校园周边监管需求,创新开展情景模拟普法、法治游园会等活动,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发动党员零售户担任“法治哨兵”,形成群防群治的监管格局,让法治意识生根发芽。企媒创氪了解到,为残障客户店铺增设无障碍通道,在学校周边终端店铺设立“未成年人保护角”,在山区小店配置血压计、充电插头等便民设施。这种暖心的外延服务,让零售终端升腾起熨帖人心的烟火气,延伸出更长的民生关怀半径。
创新驱动发展,筑牢长效振兴根基
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度保障与智慧赋能。罗田县局(营销部)构建“党建+业务”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将组织触角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
(图为组织校园客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
与村党支部结对开展“党员联户”行动,推动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用好“法治云讲堂”平台,将法律知识、政务服务装进群众口袋;推广“知音通”系统,实现库存管理、消费分析、订单响应的全程数字化。针对老年客户群体,制作图文操作指南与指导视频,让科技赋能更具人文温度。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与创新突破的智慧,以产业振兴夯实发展根基,以民生服务传递城市温度,以机制创新激活内生动力。未来,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继续深化多维服务模式,让更多山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大别山谱写新时代的富民篇章。(袁子恒)
来源:中视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