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埠镇的农村祠堂比较多,如果能把修缮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规范些,很多纠纷就不会发生了。”5月16日上午,在旁听了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航埠人民法庭法官对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巡回审判后,一位基层干部这样说道。
法官进行现场勘验。
巡回审判现场。
法官和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
“航埠镇的农村祠堂比较多,如果能把修缮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规范些,很多纠纷就不会发生了。”5月16日上午,在旁听了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航埠人民法庭法官对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巡回审判后,一位基层干部这样说道。
2023年9月,航埠镇长泽街村的柴氏后人自发集资修缮柴氏宗祠,并将修缮工程交给江某。后江某雇佣林某进行施工,林某在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受伤,治疗费用共计11万余元,经鉴定构成三处十级伤残。江某在支付3.1万元后未继续支付赔偿款,林某遂诉至法院,要求江某及长泽街村村民委员会赔偿共计31万余元。
受理该案后,承办团队了解到,柴氏祠堂的房屋所有权人为长泽街村村民委员会,修缮一事村里虽然知情,但并未加以管理引导,且长泽街村还有一座祠堂也即将进行修缮。“很多农村祠堂年久失修,修缮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安全问题必须摆在第一位,很多矛盾纠纷可以在源头做好预防。”航埠法庭庭长李晓慧在了解案情后,决定对事故发生地进行勘验,同时将调解现场搬到村里,并邀请村镇两级干部前来旁听。
查明案件事实之后,李晓慧联合调解员章仕隆采用“背靠背”调解,分别与三方当事人深入沟通。经多轮协商与意见交换,三方当事人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江某也当场履行了首期款项。
记者:余建华丨通讯员:王栗琳 范思宇 文/图
责任编辑:张悦丨联系电话:(010)67550939丨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斯坦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