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款枇杷同台竞技:2025长三角精品枇杷榜单出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7:11 4

摘要:初夏时节,长三角地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枇杷季。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共80款枇杷参与“2025长三角精品枇杷”的评选。现场,一颗颗饱满、多汁的枇杷整齐排列,散发出清新的果香。最终,10款枇杷获评“2025长三角精品

初夏时节,长三角地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枇杷季。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共80款枇杷参与“2025长三角精品枇杷”的评选。现场,一颗颗饱满、多汁的枇杷整齐排列,散发出清新的果香。最终,10款枇杷获评“2025长三角精品枇杷”十佳枇杷,代表了长三角枇杷的最佳品质。

枇杷是江南地区传统名果,占据着长三角区域时令鲜果市场的重要份额。今年是“长三角精品枇杷”评选活动的第三届。评选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枇杷研究室研究员陈俊伟介绍道:“这次评选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组织,参评样品也由各个地区推选,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专家们对参选枇杷进行评审

评选现场,参评的枇杷样品被盛放在统一容器中,据工作人员测量,最大的枇杷单果达到90克。

据了解,参与评选的枇杷分为白肉和红肉品种,各有特点。“白肉枇杷肉质更细腻,汁水丰富,鲜味突出,因为含有更多谷氨酸。红肉枇杷糖度较低,肉质较粗,但果型较大,较饱满。”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枇杷研究室副研究员李晓颖介绍。由于白肉品种与红肉品种糖度不一,对于其内在品质的评判也采用了与品种特色相称的科学标准。在现场可以看到,参与评选的红肉枇杷占少数,白肉枇杷占到多数。

这与枇杷栽培形势变化有关。陈俊伟介绍,白肉枇杷口味佳,但栽种难度大。“白肉枇杷花期早,易受冻害,需要设施栽培来保障。”陈俊伟说,“在浙江省范围内,十年前,种植主体多栽种红肉枇杷。在这十年间,因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浙江省栽种白肉枇杷的比重上升,如今以栽种白肉枇杷为主。”

经严格评审,最终,上海施茂蔬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白玉’品种枇杷、苏州吴中区水清水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金玉’品种枇杷、杭州临平塘栖枇杷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软条白沙’品种枇杷、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缸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的‘白玉’品种枇杷等获评“2025 长三角精品枇杷”十佳枇杷。另评选出了金奖枇杷16个,银奖(优质奖)产品25个。

陈俊伟点评道:“今年参评的枇杷从外观看是非常好的,内在品质也不错,白肉枇杷的糖度一般达到了14以上,黄肉枇杷一般达到12以上。”他坦言,虽然受气候影响,今年枇杷普遍晚熟。但评选枇杷品质优秀,反映了枇杷种植水平的提升。其中不乏令评选专家印象深刻的优质品种,如浙江省培育的“漫山虹”“迎霜”,上海市培育的“七星”,江苏省培育的“金玉”。

其中,浙江省农科院研发的“漫山虹”属于黄肉品种,但兼具肉质细腻、糖度高的白肉枇杷口感,同时具有抗寒性强、花期晚、不易裂果和日灼的特点,丰产性高,适合规模化推广,塘栖镇已计划明年重点推广。

活动现场,三省一市还签署了长三角种植业技术推广一体化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未来三省一市将共享科研平台,协同转化科技成果。

浙江作为全国白肉枇杷主产区,其产业优势备受关注。“浙江省白肉枇杷种植面积达15万亩,居全国首位。”陈俊伟说。据了解,浙江枇杷因南北气候差异形成错峰上市优势,丽水地区4月底即可成熟,而杭州地区要到5月20日左右。

此次评选同时还举行了“2025 浙江好枇杷”金奖枇杷评选,杭州临平、湖州德清、金华兰溪等地的种植主体获奖,集中展现了浙江省各地枇杷产业的优质成果。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打造“精品果业”的总体目标,稳面积,优品种、提质量,创品牌,不断推动枇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台州、杭州、宁波、金华等四大优势产区,自主培育的“迎霜”“漫山虹”等优新品种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目前,浙江省的枇杷产业规模位居长三角地区首位。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业务部门近期调查,该省枇杷面积稳定在22万亩,但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优质优价的白沙枇杷约占57%,红沙枇杷约占43%。去冬今春以来整体气候平稳,预计全省枇杷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5.6%,1—2月份寒潮天气对部分产区露地枇杷头花果造成一定影响,果实普遍偏小,裂果、皱缩率较往年略重。

目前浙江省枇杷逐渐进入成熟上市期,前期大棚枇杷售价在100—200元/公斤,整体价格与上年持平,目前露地栽培的正陆续上市,露地白沙枇杷开采价格为50元/公斤,红沙价格相比白沙略低,优质枇杷因品质稳定、口感好,价格仍会保持相对稳定。(江箫)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