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灵魂画手遇上腾讯混元生图2.0,人人都是神笔马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9:26 2

摘要:昨天,腾讯混元宣布其新一代多模态图像生成工具——混元图像2.0将于5月16日上午11时通过全球直播发布。媒体报道这是继去年混元大模型升级后,腾讯在AI视觉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昨天,腾讯混元宣布其新一代多模态图像生成工具——混元图像2.0将于5月16日上午11时通过全球直播发布。媒体报道这是继去年混元大模型升级后,腾讯在AI视觉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坊间传言“能让用户迈向AI视觉生产新阶段”。这真有那么神奇吗?

我带着半信半疑进入了今日的官方直播间。他们演示过程中我看到了可以边打字边生成图片,这是我在其他AI工具没有体验过的。

根据官方的说法,除了速度提升15倍、毫秒级响应之外,画质也是超写实、AI味儿约等于0。

等试用申请通过后,我迫不及待进入混元官网,边看直播边评测,看看官方直播中的效果是否为人工提前设置好的。

(ps:按上图进入实时文生图界面)

今天的评测是从更加风格化的角度测试腾讯混元,同之前带着大家分步测试、工具对比不一样。

本次都是提示词+腾讯混元输出图片形式的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所有图片均为AI生成,建议点开大图查看细节~

这次腾讯混元的焦点有实时文生图和绘画板。我将对它俩分开讲述,先从大家熟悉的文生图说起吧!

实时文生图

为大家能感受实时的神奇之处,这里先给大家看一个图片的生成过程:

一只胖胖的金毛坐在草地上,银渐层猫蹲在金毛背上,打了一个哈欠。

国漫风,河岸边,一个穿着汉服的16岁女孩在看旁边的柳树,一只手擦着额头上的汗,表情愉悦。

In the style of Chinese animation,咖啡厅,一个20多岁青年愁眉苦脸喝着可乐,周边有发出嘈杂声音的猫。

中国画风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In the sty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 elderly man exudes youthful vigor, with a yellow dog on his left and a falcon on his right. Clad in a brocade cap and sable coat, he leads a thousand riders as they gallop across the flat ridge.(国画风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是我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优缺点:

实时绘画板

这个功能更强大了,它能识别抽象、具象画,无论你是灵魂画手还是专业人员。

若是作画,可以不用写提示词,以下是原图和生成图:(左为原图、右为生成图)

若写纯文字,还是需要写提示词,比如:

清澈湖面上,有写着“好玩”的彩色木板

蓝天白云,有写着“happy”的氢气球

沙滩上,有很多七彩贝壳,贝壳上面空白处添加水印“HAINAN”

这是我感受到的它的优缺点:

写在最后

实操后,我否定了“他们直播中通过人工设置以达到优秀效果”的想法。我惊叹于混元的实时生图强大功能。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它对“快”的重新定义。

所谓“快”,不是加载速度快,也不是图出得快,而是两层底层能力的合力推进:一是模型推理速度的显著提升,二是对自然语言的实时理解与响应能力。换句话说,它不仅渲得快,而且能听懂你在说什么,并立刻做出反馈——这是生成图像体验中质变的关键。

这不是参数量上的堆砌,而是体验维度上的跃迁。在生图这个被海外模型长期统治的方向上,混元正从“效果追平”转向“交互超越”。这类创新,是真正有望打破“国内追国外”叙事的信号之一。

有趣的是,前几周大家还在为 GPT-4o 的多模态能力惊呼,今天混元又在另一个维度把生成图推上了一个新高点。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跳,这已经不是卷图像清晰度和风格多样性的时代,而是卷“反馈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时代。

大模型落地的关键是什么?是能力不再留在实验室里,而是变成可以被用、被调用、被感受到的东西。混元2.0 正在把这件事往前推了一步。

如果说去年是多模态破圈的前奏,今年,很可能就是AI进入真实大众使用场景的元年。

你对混元2.0实时生图模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来源:chooseA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