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轮新冠疫情自3月份开始,已持续近3个月,属于一次正常的波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向记者表示,从近几年情况看,新冠疫情一般半年到一年会有一个流行高峰,预计此波疫情将在5月下旬达峰。
近期
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
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5月16日
#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
登社交媒体热搜榜
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不少网友还晒出了
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
“本轮新冠疫情自3月份开始,已持续近3个月,属于一次正常的波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向记者表示,从近几年情况看,新冠疫情一般半年到一年会有一个流行高峰,预计此波疫情将在5月下旬达峰。
近日,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而紧急延期演唱会的消息,引发公众对新冠病毒再度活跃的担忧。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记者注意到,本轮疫情流行水平尚未达到去年峰值(21.1%)。中国疾控中心此前预计,4至5月的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月下旬或达峰值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门诊的新冠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儿科病房中新冠引发的肺炎、喉炎病例明显增多。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3月31日至5月4日,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3.3%升至6.3%。
李侗曾表示,自2023年年初我国对新冠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以及全球逐步取消新冠管控措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一般半年到一年就会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针对近期新冠阳性率升高的具体原因,他进一步解释,一方面是很多人距离上次感染已有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另一方面是病毒持续变异,尤其是奥密克戎毒株的XDV亚分支NB.1.8.1,其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此外,“五一”假期人员密集流动也是促使病毒传播加速的因素之一。
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本轮疫情形成一个小高峰,但未达到去年21.1%的峰值。李侗曾预计,本轮疫情或于5月下旬达到顶峰。“目前北方部分省份新冠病毒阳性率已开始下降,中部一些省份增长趋缓,南方地区虽然还在上升,但根据其他地区的趋势判断,应于5月下旬达到高峰。”
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老年人、慢病患者仍需警惕重症风险
短视频平台上,不少网友称本次新冠感染症状相对较轻。李侗曾介绍,本次感染最典型的症状依然是低烧和咽痛,发烧一般不超过38℃,极少数会达到38.5℃,偶尔伴随咳嗽,并可能出现味觉、嗅觉减退。
他特别提醒,年轻人感染后一般3到5天可自愈,但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如肿瘤患者或器官移植患者)的人群,仍存在发展为肺炎甚至重症或危重症的风险。
“老年人及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后可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国产抗病毒药物效果较好且价格合理,已纳入医保。”李侗曾表示。
个人防护
1.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从众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隔绝病毒。
2.保持社交距离,少去人挤人的地方,外出时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3.通风换气。建议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让病毒没地方藏身。
4.健康监测: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就医。
健康生活小习惯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长安哥提醒
随着5月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加
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
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
日常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多通风
保持社交距离
在人群密集场所
佩戴好尺寸合适的口罩
来源/十堰长安综合国家应急广播、中国疾控中心、界面新闻
编辑/西鱼、韩晓玲 责编/刘婧雯 终审/徐婧
来源:十堰长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