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量质齐增有“良方”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4:51 1

摘要:“江苏省的水稻单产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但仍然有潜力可挖。”近日,“南粳之父”、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再配套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进一步增加江苏省水稻单产,同时更能优化稻米品质,实现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共同提升

“江苏省的水稻单产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但仍然有潜力可挖。”近日,“南粳之父”、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再配套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进一步增加江苏省水稻单产,同时更能优化稻米品质,实现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共同提升。

据王才林介绍,尽管我省水稻平均单产水平较高,但不同地区间的产量存在较大差距。“高产县亩产量可以达到650公斤,而低产县只有550公斤,因此当务之急是挖掘低产县的增产潜力,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他提出,要达成这个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选用好的品种,优化品种布局。以南京地区为例,当前种植的有粳稻、杂交稻、糯稻三种类型,其中粳稻的产量优势明显,如新品种南粳8911比现有品种的亩产量可以高出50公斤,而种植杂交稻的田块,建议将杂交籼稻改为籼粳杂交稻,以充分发挥增产优势。二是配套好的技术措施,如采用叠盘暗化方式促进出苗整齐、芽体健壮,采用硬地硬盘微喷技术培育优质壮秧,采用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水稻精准供肥等。三是改善土壤条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面精细平整、灌排系统配套和土壤培肥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尤其是高温天气频发,已成为水稻单产提升不可忽视的挑战。据王才林介绍,2024年夏季我省出现持续的异常高温,导致多地水稻结实率下降,尤其是杂交籼稻、中粳稻的产量和质量都出现了下滑,对稻谷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从受影响程度来看,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如南粳8911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结实率和出米率,对高温表现出了较强的耐受能力。“去年的高温是历史上较为罕见的,但是从气候趋势来看,以后高温等极端气候可能会成为常态,这也给我们育种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才林说,为应对高温等极端气候的影响,近几年科研单位在培育水稻品种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对高温的耐性,未来将培育出更多的耐高温品种。

王才林指出,水稻受高温影响最大的阶段主要是孕穗至扬花期,因此合理规划品种布局和播种期,使这一关键生育期避开高温时段,仍是当前水稻抵御高温热害的核心措施。“近年来一些农户为解决季节矛盾,盲目地提早水稻播种期,或是将早熟的水稻品种南移,例如把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中熟中粳稻品种改到苏中甚至苏南地区种植,导致水稻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热害的几率大大增加,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此外,当极端高温出现时,通过一些应急管理措施,如灌深水降低田间温度、喷施高温缓解剂增强水稻抗逆性等,也有利于降低高温对水稻的影响。 (于丹)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