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创新部门(DIU)修改“蓝色无人机”计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21:18 4

摘要:NIST发布针对物联网 (IoT) 制造商的网络安全指南更新初稿。该草案包括七项基础网络安全实践建议,NIST表示制造商应采取这些建议来保护其物联网产品的安全,其中四项实践侧重于产品开发的上市前阶段,三项侧重于上市后阶段。该更新草案还涉及广泛的互操作性和物联网

战略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物联网全生命周期安全指南初稿

据MeriTalk网5月19日消息,NIST发布针对物联网 (IoT) 制造商的网络安全指南更新初稿。该草案包括七项基础网络安全实践建议,NIST表示制造商应采取这些建议来保护其物联网产品的安全,其中四项实践侧重于产品开发的上市前阶段,三项侧重于上市后阶段。该更新草案还涉及广泛的互操作性和物联网产品,将物联网产品定义为“由单个物联网设备组成而没有其他内容”或“由物联网设备和其他物联网产品组件组成”的产品。

美国防创新部门(DIU)修改“蓝色无人机”计划

据DIU 5月16日消息,DIU当日宣布对“蓝色无人机”(Blue UAS)计划进行修订,以加速无人机开发和部署。修订内容包括:允许公司寻求第三方评估,以验证其是否符合《国防授权法案》(NDAA),从而为可能被列入“蓝色无人机”系统清单提供参考;通过国防部赞助或竞争性遴选,同时满足网络安全和NDAA)要求,并已获得国防情报局生成或批准的其他授权合同(ATO)的公司,现在将被纳入“蓝色无人机系统精选” (Blue UAS Select)清单中;DIU 与非营利组织 AUVSI 签署一份数据共享谅解备忘录,将利用AUVSI “绿色无人机”计划实现“蓝色无人机”认证合规性。

信息

中国腾讯发布混元图像2.0模型,生图速度实现毫秒级响应

据品玩网5月19日消息,中国腾讯发布最新混元图像2.0模型(Hunyuan Image2.0)。该模型基于模型架构创新,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实时生图。相较前代模型,混元图像2.0模型参数量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且在超高压缩倍率的图像编码器以及全新扩散架构的加持下,实现毫秒级的生图响应速度,改变了传统的生图方式。除速度显著提升外,腾讯混元图像2.0模型通过强化学习等算法以及引入大量人类美学知识对齐,图像生成质量也明显提升。GenEval(Geneval Bench)测评结果显示。腾讯混元图像2.0模型准确率超过95%,远超其他同类模型。

美国博通发布其第三代硅光子共封装技术,实现单通道200G/lane的高速资料传输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5月20日消息,美国博通公司发布其第三代硅光子共封装技术(Co-Packaged Optics, CPO)。第三代CPO技术专门针对下一代高基数(high-radix)的垂直扩展 (scale-up)与水平扩展(scale-out)网络设计,不仅实现了单通道200G/lane的高速资料传输,是传统铜线解决方案的两倍,且显著降低了能耗和信号干扰。第三代技术旨在为服务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下一代互连树立标杆,更好应对新一代基础模型参数快速增长对带宽、功耗和延迟带来的挑战。博通光学系统部门行销与营运副总裁马尼什·梅塔(Manish Mehta)表示,第四代CPO技术已进入研发阶段,单通道传输速率将达400Gbps。

中国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融合QKD与PQC技术的分布式密码体系

据量科网5月19日消息,中国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融合了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密码(PQC)技术的分布式密码体系。一方面,该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了三层解耦架构,自下而上分别为量子网络层、密码服务层和应用接入层。另一方面,该体系通过创新融合QKD和PQC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该体系架构已通过多场景验证,具备了商用能力。例如,基于该体系的全球首例跨域量子密信电话已成功接通;又如,基于该体系中电信量子集团建设了全球首个天地一体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现网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基于“QKD+PQC”的融合密码技术体系正式迈入可规模商用的新阶段,也预示着新一代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实现了体系化技术突破。

生物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再生元收购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

据Global Newswire网5月19日消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再生元(Regeneron)以2.56亿美元收购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根据协议条款,再生元将在法院监督下收购23andMe公司包括个人基因组服务、全面健康和研究服务业务线在内的所有资产,同时遵守其隐私政策和消费者基因组服务。

中国计划在巴西建造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码头

据华尔街日报5月14日消息,中粮集团计划在巴西建造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码头,用于处理玉米、糖和大豆的运输,以期确保替代美国大豆和其他食品的供应来源。这一动向令美国中西部农民深感担忧,认为中国正将农业供应链永久性地“南移”至南美。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分子工具可精准“开关”大脑回路

据中国科技网5月19日消息,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两款分子工具PFE3和GFE3,可选择性且可逆地断开脑细胞之间的特定突触连接。GFE3还可按需激活,实现精准、可逆操作,像修复电路一样精准修复大脑连接。该成果为脑科学研究及治疗癫痫、成瘾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带来新希望。

礼来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Rznomics达成13亿美元的RNA基因治疗合作

据pharmaceutical-technology网5月16日消息,美国制药公司礼来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Rznomics达成13亿美元的基因治疗合作,将开发基于RNA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基因疗法。Rznomics将应用其专有的反式剪接核酶RNA平台来开发RNA编辑疗法,礼来负责临床前开发、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工作。

美国研究指出勒索软件是健康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

据homeland security网5月17日消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勒索软件攻击已成为美国医疗保健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在过去15年里,此类攻击导致2.85亿条患者记录泄露。研究团队建议联邦监管机构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如要求报告勒索软件违规行为、更新数据泄露严重性评估以及监控加密货币流向。

中国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据中国科技网5月17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这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细菌,与近缘物种相比,天宫尼尔菌在适应空间环境方面表现出色,可助力定向的微生物控制策略设计,为航天、农业、工业和医疗等领域提供精准的干预思路。

海洋

德国海军发布《海军路线2025》,打造2035年舰队

据英国简氏防务5月19日消息,德国海军发布《海军路线2025》(Kurs Marine 2025)文件,概述了其对2035年海军舰队的愿景。该文件涵盖几项重大采购,包括采购六艘127型护卫舰以及三艘无人大型遥控导弹艇(LRMV)。同时,该文件将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远程海上打击和水下防护列为优先领域。该文件还指出,需要增加海军部队、增加人员,并加快作战节奏。

英国研制出一款能在极端环境下快速修复设备的仿生“水下胶水”

据英国国防部官网5月18日消息,英国国防科学与技术实验室(Dstl)与生物技术公司 Zentraxa合作研发出一种受贻贝粘附机制启发的“水下胶水”,其可在极端环境中快速修复军事装备,近期成功通过测试。英国国防部为此投入30万英镑研发资金,并计划通过新成立的“英国国防创新”机构及4亿英镑专项预算加速此类尖端技术转化。Zentraxa团队表示,仿生胶水不仅具备军事价值,未来还可拓展至民用领域,其快速修复特性或重构水下作业模式。

英国公司推出新型远程无人水面艇

据贝尔德海事网5月19日消息,英国公司Zero USV以此前推出的Oceanus12无人水面艇为原型,推出升级版本,将续航范围从2500海里增加到7500海里。新版本将在原型基础上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并将此前11.5米的船长增加到13米,可远程控制或自主航行,巡航速度6节,最高可达10节。该型无人水面艇可用于在偏远地区和加油受限地区执行任务,具备可应用于房屋和应急负载的太阳能充电能力。此外,该艇还具备模块化传感器载荷,并可快速更换龙骨。

法国海军测试无人机对抗无人水面艇

据海军新闻网5月19日消息,法国海军测试利用第一视角无人机(FPV UAV)以加强水面舰艇防御。法国海军在“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上操纵第一视角无人机,模拟对无人水面艇进行拦截。此次演习旨在测试两栖作战乃至海军领域的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面临的威胁。法国海军表示,这种利用无人机进行舰艇防御的概念是一种全新尝试。据悉,鉴于无人系统(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机)在乌克兰、红海以及其他地方冲突中带来的经验教训,法国海军已加强将无人系统纳入海上作战训练。

能源

日本计划投入3500万欧元,推进核聚变关键材料创新与测试

据CNF 5月20日消息,西班牙科学、创新与大学研究部和日本文部科学省签署了一项关于核聚变材料创新的重要协议,标志着两国在核聚变能源开发合作中迈出重要一步。根据该协议,日本将参与国际核聚变材料辐照设施(IFMIF-DONES)项目。该项目位于西班牙格拉纳达省埃斯库萨尔,总体建设成本预计约7亿欧元,年运营成本约为5000万欧元,项目采用国际合作形式展开:西班牙承担主导角色,承担了50%的建设成本和10%的运营费用。日本承诺将会投入项目5%的建设预算(约合3500万欧元)。双方将共同开发、测试耐极端环境的反应堆用先进材料(如合金、陶瓷或复合材料),同时也促进两国的企业未来在核聚变能源领域的合作。

材料

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基于电毛细管原理开发了从液态合金中分离金属的新方法,实现无污染金属提取

据Tech Xplore 5月19日消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产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电毛细管原理开发了从液态合金中分离金属的新方法,有望彻底改变从粗金属和废合金中提取和纯化金属的方式。研究人员将粗金属和合金可以溶解到低熔点的后过渡金属(如镓)中,形成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仍保持流体状态的液态合金。通过在其边界层上施加少量电荷,降低合金表面张力,使得表面能较低的金属(如铋、锡和铅等)能够以特定的顺序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该工艺无需高温或排放有害化学物质即可实现高纯度金属的分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

美国KoBold Metal公司投资10亿美元开发刚果民主共和国锂矿,或重塑全球电池材料供应格局

据METAL TECH NEWS 5月19日消息,美国KoBold Metal公司投资超过10亿美元开发刚果民主共和国锂矿,或重塑全球电池材料供应格局。KoBold Metals公司将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将卫星图像、地球化学采样和地球物理调查合并到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中,利用人工智能来精确定位关键矿床。

制造

美国NASA与ICON公司达成合作,推进月球基础设施建设

据3D Printing.com 5月19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与美国ICON公司合作,利用月球材料(或称风化层)在地球外建造基础设施。ICON的Olympus系统旨在利用原生材料直接在月球或火星上打印大型基础设施。Olympus不再依赖传统的混凝土或将原材料运送到太空,而是采用了一种名为“激光玻璃化多材料转化”的技术,使用高功率激光熔化月球或火星土壤,然后冷却并凝固成坚硬的陶瓷状结构。

航空

美陆军接收首批X10D短距离侦察无人机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5月19日消息,美陆军接收美国Skydio公司首批X10D无人机,为提升短距离侦察能力提供支持。X10D无人机飞行时长30分钟,作战半径3-5千米,能够小队至营级单位提供实时情报。该无人机作为“短程侦察”(SRR)项目第二阶段首套系统,配备长焦相机和热成像传感器,支持在GPS拒止或电磁干扰环境下全天候隐蔽执行目标探测任务。

美空军首次展示YFQ-42A无人机原型机照片

据theaviationist网站5月19日消息,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阿尔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YFQ-42A无人机的首架原型机照片。根据图片分析,YFQ-42A无人机采用的是平直中单翼、V尾布局以及常规附面层隔板的大型背负式进气道,表明其不具备超声速飞行能力和大过载机动能力。YFQ-42A是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无人机增量1计划的产物之一,由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在XQ-67A无人机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是该公司Gambit系列无人机家族中第一款面世的机型。

俄罗斯完成“苏”-57M战机重大升级

据bulgarianmilitary网站5月19日消息,俄罗斯完成“苏”-57M第五代隐形战机重大升级,并正式公布关键升级细节。“苏”-57M是“苏”-57战机的深度升级版本,在人工智能系统、气动结构和雷达性能等方面完成大幅升级,具备超声速巡航能力,可在对抗高威胁环境中具备更大优势。同时,该战机引入人工智能驱动的飞行员辅助系统,能在数秒内完成战机预热和战斗准备程序,大幅缩短战备启动时间。

航天

美太空军授予Palantir USG公司价值2.2亿美元合同,用于研发太空指控数据平台

据美太空系统司令部网站5月17日消息,美太空军太空系统司令部授予Palantir USG公司一份价值2.2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发太空指挥控制(Space C2)数据平台。该平台旨在整合异构数据源,提供企业级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能力,支持多安全级别网络环境下的联合太空作战决策。美太空系统司令部表示,该平台将助力美军应对太空威胁,提升大国竞争环境下的作战效能。

美国金星宇航公司研制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完成首次试飞

据space网站5月18日消息,美国金星宇航公司(Venus Aerospace)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完成了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RDRE)首次试飞。该发动机安装在一枚小型火箭上,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点37分升空,推力为8.9kN,飞行了约30秒,验证了超高速飞行技术。该发动机采用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旨在与同公司的VDR2吸气式冲压发动机集成,使飞机无需火箭助推器就能从跑道起飞并加速到高超声速。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_er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