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饭”里有根有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09:21 3

摘要:“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粟,俗称谷子,脱壳即为小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跋涉两万五千里到达陕北。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边区进入最困难的时期,“长征后,我党像小孩子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

“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粟,俗称谷子,脱壳即为小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跋涉两万五千里到达陕北。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边区进入最困难的时期,“长征后,我党像小孩子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滋养我们恢复了元气”。

谷子“命硬”,耐旱、耐酸、耐碱、耐瘠薄。陕北的小米,危难时刻滋养了中国革命,也孕育了“延安作风”。边区军民如同小米,以顽强意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当年,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跟随红军活动时看到:将士们打了一天仗,战斗结束时竟没有饭吃。小米倒是能搞到,但是部队没有钱付款,指挥员不允许不付钱就把小米拿走。

这一刻,小米称出了纪律的重量,检验出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作风成色。

延安人民的主食是小米。许多人在国统区是“大米白面反饥饿”,到了解放区是“小米窝头扭秧歌”。毛泽东在抗大上课时说,“在别的地方有鱼有肉有大米饭,这里却只有小米饭,还得爬清凉山”“能吃小米,会打草鞋,会爬山,才是抗大的学生”。

后来,有人吃不惯陕北的小米,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开了小差。毛泽东鼓励大家坚定信心,不怕挫折,战胜困难,“继续下去”。他说:“假定世界上最初只有一粒小米,现在却有了千千万万粒米,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粒米抱定宗旨‘继续下去’。”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小米里有宗旨,有信仰信念,有决心意志。一个个革命者抱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小米饭,攻理论山”,吃下的是困苦,联系的是群众,汲取的是营养,赢得的是人心。

当时,张道时等人从菲律宾回国,要求投奔延安,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劝道:“延安人精神上朝气蓬勃,生活上实在是艰苦,毛主席、朱总司令也住窑洞、吃小米,你们怕不怕?”他们坚定回答:“只要能到延安,任何困难都不怕。”诗人柯仲平曾写道:“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成为最革命的青年。”

这样的小米,不仅仅是物质的小米,还是精神的小米、作风的小米,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小米。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指出:“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人民群众的一粒粒小米,哺育了革命者;人民军队的一粒粒子弹,射向了侵略者。

硝烟弥漫,谷穗摇曳,一茬茬谷子丰收了,同时收获的还有一场场胜利。1948年3月,党中央决定东渡黄河,走向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黄河在奔腾,革命在前进,毛泽东深情回眸:“不能忘记陕北,不能忘记陕北的小米饭、陕北的小米洋芋蛋。”

陕北的小米,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1949年进北平城前一天,毛泽东问大家:“进城之后每个人都有什么想法?”有人说:“进城后,大概不吃小米饭了吧,小米饭实在吃伤了。”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这不是思想问题出来了吗!吃小米吃了那么多年,不要忘掉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美蒋反动派的。”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道,“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陕北的小米有根有魂有营养,永远不能忘,忘了,就忘了本;永远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

来源:中国军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