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君不看,每年央视12315晚会曝光出来那么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类的案件,商家变着花样的在造假,去年曝光消防器材,今年就换成了母婴类的产品和非标电缆等产品。
为什么说打假人是对市场监管的有益补充?
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1、中国太大了,只靠官方,总有市场监管触及不到的地方。
君不看,每年央视12315晚会曝光出来那么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类的案件,商家变着花样的在造假,去年曝光消防器材,今年就换成了母婴类的产品和非标电缆等产品。
但是你能说是中国的市场监管人员不努力吗?也不全是,比如说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对147种产品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年共组织抽查检验23764家企业生产经营的25250批次产品,发现3437家企业的3601批次产品不合格,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为14.3%。二、三、四等等
但,还是那句话,总有奸商想造假,总有市场监管触及不到的地方。
二、你永远想象不到犯罪分子有多恶,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打假人从来都不能用简单的好人或坏人来定义,但是面对奸商的时候,打假人却是他们的恶梦。
比如有的老板,为了挣点黑心钱,非法在西梅汁里添加泻药,被王海举报后送入了监狱。
比如有的假中医,明明没有中医资格证,从网上购买了假的博士证明,冒充“老中医”,购买过期的西药和熬过的中药渣,打碎了掺在一起,美其名曰自制的“抗癌1号”、“抗癌2号”出售,获利上千万,被打假人举报,一审按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判12年半,罚金1200万,上诉后,中院发回重审,重审一审、二审均改判为“妨害药品管理罪”,刑期改判为6年,罚金1000万。
比如有安徽亳州的奸商,非法在普通食品里添加保健品原料,被我举报后,吓的忙不迭的注销了企业,不敢再做食品行业,却也避免不了我的民事诉讼,最终赔钱。损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签了和解协议,不给大家放图了。
三、在每一个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里,如果市场监管与司法人员毫无作为,那么打假人也将毫无作为。
我经常看一个游戏账号买卖平台“螃蟹账号”的视频和直播,他的创始人在视频里说过一句话,他们之所以能做好视频,能报警把卖账号又找回的人员以盗窃罪送进去,就是因为有帽子叔叔的支持,如果某地的帽子叔叔认真执法,他们能成功把“找回人员”成功送进去,如果帽子叔叔包庇,他们就很困难。
因为只有官方才有执法权,他们只有报警的权利。
他们是这样,我们做打假的也同样是这样,我也曾经遇到过安徽亳州、深圳某区、合肥某区的市监局不作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做打假的也很无奈,合肥某区的市监局居然能睁眼说瞎话,明显的三无产品说有厂家,难道消费者长了透视眼,能穿透产品看出来生产厂家?
安徽亳州某区市监局更是二货,说虽然我有检测报告,虽然对方的检测报告没有测这个项目,但是我还是不能单方面的相信你的CMA报告,启动对生产厂家的立案调查,建议你和厂家找个第三方共同鉴定。(你的抽检却哪里了)这里省略1000个骂人的字。
安徽亳州某区市监局的不作为最终导致这个涉案厂家简易注销,能罚没的款项没了。
深圳某区市监局对举报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尽管你只买了一件,尽管你本意就是为了生活消费,它还是会给你要1、购物视频的原始载体及刻录光盘;2、购物小票及涉案产品完整包装实物;3、相关身份证明。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证据送交我局。
害,老百姓的举报耽误官老爷喝茶了。
最后,只有找人民法院起诉来主持公道了。
来源:铮哥职业打假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