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1941年寒冬的基辅街头,雪花如铅灰色的子弹般砸在赫鲁晓夫的呢子大衣上。
他攥着电报的手指几乎要将薄纸捏碎,副官瓦西里倒在雪地里的画面随着电报上"故意杀人罪"的字样反复闪现。
"备车!"他突然暴喝,惊飞了屋檐上的寒鸦,车轮碾过冰面时发出骨骼碎裂般的声响。
克里姆林宫青铜吊灯在斯大林脸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当赫鲁晓夫踉跄着撞开橡木门时,正批阅西线战报的独裁者缓缓抬头,烟斗里腾起的蓝雾模糊了那道蜈蚣般的刀疤。
"伊奥西夫·维萨里奥诺维奇..."赫鲁晓夫的膝盖重重砸在大理石地面,金丝眼镜滑落鼻梁,"列昂尼德才二十四岁,他只是在酒醉时——"
"二十四岁就能用托卡列夫手枪打穿战友心脏?"斯大林用钢笔轻敲案头泛黄的《红军纪律手册》,封皮上还沾着托洛茨基的血迹,"我的雅科夫此刻正在战壕啃冻土豆,你的公子却在军官俱乐部用伏特加浇灌杀人游戏。"
他突然俯身,鹰隼般的视线刺穿烟雾,"还是说,你觉得我该给第一书记的儿子特别豁免权?"
莫斯科郊外的惩戒营里,列昂尼德跛着被德军弹片削去半块膝盖骨的右腿,在冰墙上刻下第37道划痕。
父亲送来的黑面包在怀里结成冰坨,包裹里滑落的银质飞行员徽章刺痛掌心——这是用两条人命换来的缓刑:击落两架斯图卡轰炸机,或者在德国人的防空炮火中化为灰烬。
1943年早春的库尔斯克平原,野蜂般密集的梅塞施密特战机群中,列昂尼德的雅克-9突然偏离编队。
无线电里传来中队长撕心裂肺的吼叫,但他眼中只有云层缝隙间闪现的德军机场——这是用航拍地图换来的逃生通道。
机翼擦过树梢时,他摸向腰间的手枪,却发现枪套里塞着父亲的字条:"活着回来,这是命令"。
戈培尔的摄像机转动时,列昂尼德正被推搡着走过挂满万字旗的走廊。
党卫军上校的银骷髅肩章擦过他渗血的额角,"笑啊,赫鲁晓夫家的杂种!"
闪光灯亮起的刹那,他想起两年前那个雪夜:父亲跪在克里姆林宫的身影,像条被抽去脊梁的杜宾犬。
当《真理报》将他的笑脸与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的尸检报告并排刊登时,伏尔加河畔的士兵开始用"赫鲁晓夫"代替"懦夫"这个单词
特别行动队突袭战俘营那夜,列昂尼德正梦见母亲煮的甜菜汤。
蒙面人用浸透乙醚的布捂住他口鼻时,他听见德语咒骂与俄式脏话在枪声中交织。
再睁眼时,莫斯科军事法庭的鎏金穹顶压得他喘不过气,旁听席上的父亲正在撕扯领口的红星勋章,金属边缘割破手指,在深蓝制服上洇出紫黑色印记。
"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刑法第58条..."审判长的声音在赫鲁晓夫耳中化作尖锐蜂鸣。
他第无数次冲向那扇雕着麦穗的铁门,卫兵的枪托砸碎镜片,玻璃碴混着血水在颧骨上画出红色溪流。"让他进来。"斯大林的声音如冬宫廊柱般冰冷。
当赫鲁晓夫爬过十米长的波斯地毯,在青铜烟灰缸前留下血痕时,独裁者正用红铅笔划去死刑令上的"枪决",改为更屈辱的"绞刑"
1961年十月革命纪念日,克里姆林宫墙角的冻土被电钻撕开。
赫鲁晓夫凝视着水晶棺中斯大林蜡黄的面容,四十年前的雪夜与此刻重叠——只不过现在轮到他俯视这个曾让他双膝染血的暴君。
当起重机吊起遗体时,他忽然看见列昂尼德的脸在防腐液里浮动。
"埋到十二英尺深,"他对工程兵比划,"就像处理放射性废料。"
午夜时分,他独自来到新圣女公墓,把儿子残缺的飞行日志埋进无名冢,碑文是他用鞋跟刻的:"这里躺着被历史碾碎的父亲"。
下台后的赫鲁晓夫常在别墅玉米田里喃喃自语。
某个深秋黄昏,他忽然扯开衬衫,露出胸膛上子弹形状的伤疤——那是斯大林格勒留下的勋章。
"知道吗?"他对偷听的园丁咧开缺牙的嘴,"我举报贝利亚那晚,看见他办公室挂着列昂尼德的处决令..."枯叶掠过他浑浊的眼珠,"但真正杀死我儿的不是子弹,是这个。"
他踢了踢脚边印着玉米增产报告的《真理报》,夕阳将铅字染成血色。
参考文献
[1]《赫鲁晓夫为救儿子与斯大林结怨之谜》大西北网
[2]《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宜城教育资源网
[3]《赫鲁晓夫为何挖出斯大林尸骨》laitimes
[4]《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枪决事件》网易新闻
[5]《必须捍卫斯大林的不朽善举》topwar.ru
[6]《赫鲁晓夫与斯大林的恩怨》新浪军事
[7]《赫鲁晓夫救子下跪细节》网易新闻
[8]《赫鲁晓夫之子叛国案始末》知识文库
[9]《赫鲁晓夫权力之路》网易新闻
[10]《列昂尼德被俘事件深度解析》laitimes
来源:伟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