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造网瘾老公不惜得罪朋友的“国民媳妇”去了天国,朱媛媛抗癌5年带病完成四部经典:演戏是我的止痛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7:22 2

摘要:2025年5月21日,演员辛柏青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纸讣告,让整个华语影视圈陷入集体悼念。他的妻子、国家一级演员朱媛媛因卵巢癌离世,年仅51岁。这位在荧幕上塑造了无数经典“妻子”“母亲”形象的演员,在生命最后的五年里,以惊人的生命力完成了堪称经典之作的四部高质量

2025年5月21日,演员辛柏青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纸讣告,让整个华语影视圈陷入集体悼念。他的妻子、国家一级演员朱媛媛因卵巢癌离世,年仅51岁。这位在荧幕上塑造了无数经典“妻子”“母亲”形象的演员,在生命最后的五年里,以惊人的生命力完成了堪称经典之作的四部高质量作品,她用演技对抗病痛,用温柔消解苦难,将“国民媳妇”的坚韧与柔情镌刻进时光。

2020年,朱媛媛在拍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时突然晕倒,被确诊为卵巢癌三期。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但她却选择将诊断书锁进抽屉,转身投入角色——一位癌症少年的母亲。片场里,她穿着朴素的衬衫,扎着低马尾,用克制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唇角,演绎出一位母亲面对绝症时的隐忍与坚强。而戏外,她正经历着与角色相似的命运:化疗导管藏在戏服下,止痛泵在拍摄间隙悄悄使用,甚至在呕吐后立即补妆继续拍摄。

“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但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爱的能力。”这句电影中的台词,恰似她与命运的私语。确诊后五年,她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病情,却用四部作品完成了一场生命的告白。

在2021年《我的姐姐》中。她为了诠释“姑妈”安蓉蓉的沧桑感,她主动要求素颜出镜,拍摄期间,她刚完成第六次化疗,却坚持在40℃的片场连续工作12小时,最终斩获金鸡奖、百花奖双料最佳女配角。

在2023年的《海洋传奇》中,她将化疗后的脱发焦虑转化为角色的崩溃戏,一场在雨中嘶吼的镜头让全场工作人员泪目。

2024年年她又以直率泼辣的市井女性形象回归喜剧,在拍《多大点事儿》片场休息时,她总爱给年轻演员织毛衣,笑称“手不能闲着,不然会想打针”。

2025年的《造城者》是她最后的遗作,朱媛媛在在40℃高温的工地实景拍摄时,她因体力不支晕倒,醒来后第一句话却是:“刚才那条过了吗?别浪费剧组胶片。”杀青20天后,她永远闭上了眼睛。

导演韩延曾含泪回忆:“她总说‘演戏是我的止痛药’,可我们后来才明白,她早已把止痛药变成了光,照亮了所有人。”

而对于朱媛媛的老公辛柏青来说,妻子陪他“戒网瘾”,他则陪妻子携手抗癌,爱情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止痛药”。他们的爱情始于中央戏剧学院的青葱岁月。那时的她,是系里公认的“小太阳”,总爱把早餐分给熬夜排练的同学;而辛柏青,是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常因通宵打游戏错过晨功。婚后,当朱媛媛的事业如日中天时,辛柏青却陷入职业迷茫。2006年,她做了一个惊人决定:暂停所有工作,陪丈夫“戒网瘾”。

朱媛媛也是很不容易,她为了男友辛柏青可以以后不会去玩游戏,也是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家里朋友来电约男友出去玩游戏,还自以为是的说就和媛媛说:“和朋友出去踢球。”声音很大还以为别人听不到似的,朱媛媛听得特别清晰。朱媛媛和男友在车上去外面,她听完便开车便大声说:“别做梦了,我不会让他再去玩游戏,往后,我知道你们谁邀他去玩游戏的,休怪我翻脸不认人。”吓得朋友赶紧挂掉了通话。

“我拆过他三台电脑主机,藏过七根网线,最后发现,治网瘾得先治心。”朱媛媛曾在采访中笑着回忆。她带着丈夫去孤儿院做义工,在陪孩子玩耍时,辛柏青第一次说出“我觉得自己像个废人”;她拉着丈夫看自己早期的作品,当《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李云芳”的影像出现时,辛柏青突然泪流满面:“我也想成为让你骄傲的演员。”

辛柏青的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出演了《幸福像花儿一样》《中国兄弟连》《中国式相亲》等优秀作品,成为实力演员。2011年4月,两人一起主演的《幸福密码》播出,让更多观众认识了这对相互支持、相互努力的模范夫妻。

朱媛媛在事业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以及家人的支持外,她还特别感谢一位贵人——著名导演沈好放。沈好放导演眼光独到,朱媛媛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有出色表现,获得了众多荣誉奖项,她认为这些都有沈好放的功劳。

朱媛媛的去世让很多人都感觉难以接受,刘浩存、《送你一朵小红花》导演韩延、导演孙皓、秦俊杰、孙红雷、赵丽颖、黄晓明、陈祉希、李静、夏雨、梁冠华、秦海璐、白宇帆、马伊琍、罗海琼、冯远征、热依扎等众多明星纷纷发文悼念。一直到去世,朱媛媛都非常乐观和坚强,前不久她刚刚杀青,还在为剧做宣传。

朱媛媛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她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爱情上与初恋丈夫相爱一生,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书写了一段精彩的人生篇章。她的离去,是影视圈的一大损失,但她留下的那些经典角色和优秀作品,将永远被观众铭记。

来源:粤港澳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