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5年菲律宾中期选举尘埃落定,结果虽然没有带来政权更迭,却彻底改变了菲律宾国内政治的力量格局。
总统马科斯所主导的执政阵营在这场选举中并未取得原先预期的优势,仅在参议院赢得六席,而反对阵营中杜特尔特家族支持者强势反弹,不仅拿下了五席,还通过地方选举巩固了根基。
在输了选举后,马科斯最近在播客中,有意向杜特尔特家族示好求和。
对于马科斯的示好,杜特尔特女儿莎拉作出回应。
5字回应
这场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家族赢了太多。
在国际刑事法院被羁押的老杜,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达沃市长选举;
而其家族成员也相继当选副市长、市议员、国会议员等职务,显示出在民间的广泛支持与强大号召力。
杜特尔特家族并未因打压而衰落,反而借这次中期选举实现了全面反击。
相比之下,马科斯则面临民意下滑、政绩空转、党内分裂等多重困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沉默了整整两天,最终于5月19日公开发表一则看似姿态谦和、实则透露压力的声明。
他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强调当前政府更需要朋友而非敌人,并表达出希望修复与杜特尔特家族关系的意愿。
这一番言辞一出,立刻引发舆论热议,普遍解读为马科斯“低头认输”的信号。
在竞选初期,马科斯曾对杜特尔特家族展开激烈攻势,支持对副总统莎拉的弹劾,默许司法追捕前总统杜特尔特,甚至推动其送往海牙接受审判。
如今情势逆转,杜家不仅未被打倒,反而重新站上舞台中央。
马科斯的回旋之举,与其说是出于和解诚意,不如说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低头。
有意思的是,对于马科斯抛出的“橄榄枝”,杜特尔特一方的回应却极为冷淡。
副总统莎拉并未正式回应和解邀约,只是通过发言人传递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有人已绝望。”
这五个字,不仅表达了对马科斯现状的评价,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掌控感。
可以说,这不仅是拒绝,更是一种宣告:主动权已在杜家手中。
事实上,杜特尔特家族如今的地位已非两年前可比。
莎拉在全国范围内的支持率早已突破五成,被认为是2028年总统选举的最有力竞争者;而她本人在面对弹劾案时也展现出强硬姿态,明确表态将“战斗到底”,绝不轻易退让。
这种坚决的态度与马科斯当下的示弱构成了鲜明对比,也预示着未来三年菲律宾政坛的主旋律仍将是双方角力。
求和原因
马科斯为何会在此时改变口风?原因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中期选举的惨败暴露了其执政基础的脆弱,他需要重新稳住局面;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特别是特朗普近期在中东的战略大转向也让马科斯对其“靠山”心生疑虑。毕竟,以色列尚且可以被特朗普“放生”,马科斯自然更担心自己哪一天也被一脚踢开。
此外,马科斯家族内部目前也正面临严重裂痕,其姐姐伊梅公开批评总统受制于“第一夫人内阁”,而部分亲属则卷入议长之争,内斗已成隐患。
马科斯想借“和解”来重构稳定,实属情势所逼。
但无论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姿态并未带来真正的缓和,反倒引发了更多警惕。
菲律宾政治从来不是以言辞来衡量诚意的游戏,更不是靠几句口号就能平息的权力斗争。
杜特尔特家族之所以仍在观望,并非是纯粹出于仇怨,而是深知现阶段的“优势在我”。
过去曾有家族信错了马科斯父辈的承诺,结果血债累累,这段历史如今依然是他们警惕的底色。
而对于菲律宾民众来说,选举结果不仅反映了对杜特尔特家族的肯定,也映射出对马科斯执政的不满。
马科斯政府在任期间大搞对外军事合作,推动与美国深度绑定,甚至在南海屡次激化中菲矛盾,但在经济、民生、改革等关键领域却鲜见成效。
粮食价格上涨、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前景黯淡,民众在现实中感受不到所谓“改革”的红利,自然用选票表达了反感。
眼下的菲律宾政局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平衡:马科斯仍是总统,手握正式政权资源,但杜特尔特家族则手握选票民意和参议院势力,一旦形成议会掣肘,马科斯很可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跛脚总统”。
在这种局面下,不论马科斯是否真心求和,他都难以恢复当初的主导地位。
来源:微趣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