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1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别等发烧了才警觉,新冠病毒可能早就潜进来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近期,全国多地报告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回升,尤其以XBB变异株为主。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波感染潮中,“发烧”不再是标志性症状。很多患者感染后,没有发热,却出现了其他不典型的症状,结果一拖再拖,误当“感冒”处理,延误了隔离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那我们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可能感染了新冠?有5个症状,值得你高度警惕。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5月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目前我国本土流行的新冠毒株主要是JN.1(属于XBB谱系)。这个毒株有个特点:传播快、致病力略弱、症状多样且不典型。
尤其是在接种过疫苗或已经感染过一两次的人群中,XBB感染后很可能不会发烧。因此,如果你还在用“发烧”作为判断标准,很可能已经错过了病毒的“第一脚”。
很多感染者在早期的症状就是“莫名其妙的累”。不是那种熬了夜的疲惫,而是全身乏力、提不起劲、精神萎靡,仿佛身体被掏空了。
这种疲劳感往往比发烧来得更早,而且持续时间长。甚至有患者表示:“走几步路都喘,完全不像我自己。”这种表现,可能是病毒在攻击免疫系统,身体在悄悄打仗。
XBB变异株对上呼吸道的影响更明显,很多人感染后会出现咽喉部位的不适,比如:
喉咙发痒但不咳像卡了东西一样,总想清嗓子讲话时突然觉得“卡壳”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空调吹多了”或“上火”,但实际上可能是病毒在攻击咽部黏膜。
新冠病毒并不只攻击呼吸道。很多感染者会出现腹泻、恶心、食欲减退、肚子胀痛等症状。
据《中华医学杂志》数据显示,2023年冬季感染XBB变异株的患者中,有超过三成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表现。
这意味着,如果你近期突然拉肚子、胃口全无,又排除饮食问题,可别掉以轻心。
虽然这个症状在最初的毒株中更常见,但XBB依然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变钝、味觉异常。只是现在,这种症状往往没有那么剧烈,可能只是吃饭没胃口、感觉食物没味道。
有些人则出现短暂的“嗅觉扭曲”,比如闻到熟悉的东西,却觉得有怪味。这种变化如果发生得突然,且持续超过两天,就要考虑是否是病毒在作祟。
这是因为病毒变了,人群也变了。
一方面,XBB变异株的毒力略弱,更偏向“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反而没那么常见。
另一方面,很多人之前已经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身体对病毒有一定记忆,免疫反应变得更温和,不一定表现为高热。
但这并不代表感染没有风险。相反,不发烧的感染更容易被忽视,从而增加传播风险。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文件,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仍然是重症高风险人群。即使感染后不发烧,也可能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
所以如果你或你家人属于以上人群,出现上述5种症状中的任意一种,请第一时间就医或进行核酸/抗原检测。
普通感冒一般症状轻,恢复快,不会有严重的疲劳和嗅觉味觉问题。而新冠往往伴随持续性疲倦、咽喉异物感、胃肠道不适,且症状持续时间更长。
最直接的办法,还是用抗原或核酸检测确认。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免费检测,别怕麻烦。
需要。国家疾控局在2024年就明确指出: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仍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于高风险人群(65岁以上、有慢病、免疫低下者),加强针接种仍是推荐的防护手段。目前国内已陆续供应新一代针对XBB的疫苗,具备一定保护效力。
新冠没有彻底过去,病毒还在变。你不发烧,不代表没事。病毒不会敲门,它悄悄进来,等你放松了警惕。
如果你出现了持续乏力、喉咙异物感、胃口变差、拉肚子、嗅觉味觉异常,请别再等发烧,“病毒可能已经来了”。
我们不是要制造恐慌,而是想提醒你:科学判断、及时检测、规范防护,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负责任的态度。
参考文献: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2024年全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周报[EB/OL].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中医内科程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