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老总落难史:从身家61亿到负债29.39亿,沦为老赖后步步维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9:53 2

摘要:要说这两年备受关注的网红有谁,辛吉飞自然名列前茅。一句“科技与狠活”彻底将食品安全问题带火,网友们跟着辛吉飞认识了不少食品添加剂,还有各种食物黑科技。

要说这两年备受关注的网红有谁,辛吉飞自然名列前茅。一句“科技与狠活”彻底将食品安全问题带火,网友们跟着辛吉飞认识了不少食品添加剂,还有各种食物黑科技。

难道我们身边,除此之外,就没有健康、有营养的了吗?还真的有,比如汇源果汁。汇源是个老牌子了,称得上家喻户晓。

以前随处可见汇源的广告,一句“有汇源,才叫过年”,更是将汇源果汁推向家家户户的餐桌。不仅经常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逢年过节更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汇源一直号称纯水果压榨,不含任何添加剂,然而就是这样纯天然的果汁,最后却沦落到“树倒猢狲散”的下场。

截止到2017年,汇源总负债已高达114亿元,资产负债率超51.8%,创出历史新高。

2021年的汇源更是重量级:资产总额为10.93亿元,负债总额为124.6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40.99%,资不抵债金额为113.7亿元。

另外,汇源可以说是官司缠身。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汇源风险数据总量高达900条,失信记录61条,被执行总金额达到24.05亿元,有数十则限制消费令等。

这也让汇源创始人朱新礼和他的女儿朱燕彤,被限制高消费。

估计就连朱新礼都没想到,袁泉、那英、郭德纲,韩国第一美女全智贤都代言过的汇源果汁,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自己则会在67岁的时候成为“老赖”。

1952年,朱新礼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这片热血的红色土地,养育出了朱新礼敢闯敢拼,不服输的性格。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沂蒙山,朱新礼到了一所技校学习开车修车。三十而立时,他承包了一辆汽车做运输生意,第一年就赚了5万元,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万元户。

1984年,在领导和村民的一致举荐下,朱新礼当选了村主任。五年后,朱新礼选择重回校园。在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开始了三年的大学进修生涯,升任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

1992年,受改革浪潮的鼓舞,一大批在体制内工作的官员或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形成一股商业浪潮后来这些企业家被称为九二派。朱新礼也辞去公务,毅然下海创办了淄博汇源有限公司,这就是汇源集团的“前身”。

1993 年 10 月,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进口设备生产的浓缩果汁,背着山东大煎饼,前往慕尼黑,奇迹般签下500万美元浓缩果汁出口合同,由此掘得第一桶金。

此后,汇源浓缩果汁相继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不存在长久的真空地带,出口国外的果汁市场很快就迎来了一大批效仿者,一时间,一大批没有独立品牌,仅靠产品出口国外的果汁工厂纷纷建立起来。

此时的朱新礼也很快意识到浓缩果汁,出口竞争的激烈性,他开始着眼于当时尚未开发的国内果汁市场,汇源是朱新礼一个人的汇源,他有自己的打算。

1994年,朱新礼亲自带着不足30人的队伍前往北京顺义安营扎寨,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进军国内饮料市场,这时的顺义还是一片荒草萋萋、人迹稀少的大荒地。

1996年,朱新礼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汇源集团以7000万元的价格,中标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成为第一个跻身“黄金播段”的北京企业,令行业内外的许多“大腕”刮目相看。

对于当年的汇源来说,全年的总收入还不够支付7000万元的广告费,这支“天价”广告让当年的全中国消费者记住了一句话:“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

央视的广告让汇源果汁成了国民品牌,一下销售辐射到了全国,而且销量呈几何倍数增长。

2000年,汇源果汁销售额超过10亿,市场占有达到23%,是第二名的近十倍。那会汇源果汁卖掉的加起来,估计能绕地球10圈有余。

企业的发展壮大,自然绕不过资本的觊觎。1999年,德隆系与朱新礼成立合资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汇源集团占股49%、德隆系占股51%。

2003年4月,德隆退出汇源。朱新礼成为了汇源的绝对控制人。

2006年7月3日,汇源宣布法国达能、美国华平投资、荷兰发展银行,以及中国香港慧理基金,共同投资2亿多美元占汇源股份的35%。

2007年,汇源作为香港新春第一股成功上市,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筹资规模达到24亿港元。在当年创下了港交所IPO规模的记录,上市首日,汇源果汁就大涨66%,一时间风光无二。

此后,汇源开始走上下坡路。朱新礼曾经有段著名言论,“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2008年,快消巨头可口可乐疲软,正好碰见了准备探索果汁上游的种植农业的朱新礼,急需资金,双方一拍即合,可口可乐给出的价码非常诱人:以每股12.2港元,即总额179.2亿港元收购,比当时汇源4.14港元的股价高出近3倍。

可口可乐自然也有要求,我的渠道能力天下第一,你安心搞上游种植业,渠道我来就好,在朱新礼的算盘中,即便汇源果汁卖身,但上游依然被汇源控制,可口可乐就还是在汇源的可得范围之内。

在朱新礼的大刀阔斧之下,汇源砍掉花了将近20年建立的销售体系,员工人数从近1万人一下下降到不到5000人,销售人员则从3900多人削减到不到1200人。

汇源果汁砍掉了耗费多年建立起的销售体系,裁撤商超渠道、省级经理以及大量基层销售,元气大伤。前路未明,自断臂膀,此罪一也。

朱新礼2000年刚接触资本市场,就尝到了甜头,此后两年时间内,投入了20多亿,引进了11条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

2008年,朱新礼自断臂膀,遭遇重创后,心思更不在主业上。

2018年3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在没有得到董事会批准,没有签订协议,也没有对外披露的情况下,汇源果汁向汇源集团旗下的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借出了42.75亿贷款

想在资本市场上唱戏,花式玩P2P,资金池自融的事,汇源更是不胜枚举。屡走捷径,主次不分,此罪二也。

汇源的浓缩还原工艺,常年被消费者诟病偏苦,从来不愿意从研发方向进行改进,在产品包装上,万年小纸盒吸管包装,或者一下子跃升到1L聚会装。

本来销售和渠道就被大砍一刀,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也几近于无,真是眼睁睁看着巨头滑落。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此罪三也。

早在2008年朱新礼在和可口可乐达成意向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他的上游帝国。汇源集团旗下拥有汇源农业、汇源果汁、汇源果业三大板块,其中汇源农业是朱新礼的“心头好”。

汇源农业曾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规划建设了19个农业产业化园区,形成了种植、养殖、商贸物流、加工、现代农业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多样性格局。

这些产业建设和回报周期都长,资金要求高,项目管理难度复杂,每一个雷点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甚至运气,以汇源本身的底气来看,几乎没有任何冗余,一旦某个环节迟滞,连锁反应下全局受创。

自视过高,好高骛远,此罪四也。

长时间以来,关于汇源果汁的家族史管理,“一言堂”文化,管理曾频频出走等阴翳一直笼罩。不仅仅是管理层,对底层员工的压榨和高压管理,在业内也是出了名的。

比如,汇源果汁一直存在着“家族化”和地域化的色彩,2008年之前,二十多个大区经理中,几乎清一色来自山东

此外,朱新礼的儿子、女儿、胞兄、胞弟、女婿等诸多亲属均曾在汇源出任要职。汇源果汁内部,被认为是不看能力看关系是常态。

摇摇欲坠的巨人,在背后靠山倒下后,等于被抽走了脊梁,朱新礼和女儿依旧我行我素,在刀尖跳舞,在资本市场做了许多遭人厌弃之事。后来慌了,试图自救。

朱新礼在2019年已经连续6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4次被限制消费,2020年2月12日,朱新礼和女儿辞任汇源果汁董事会,两日后,汇源果汁发了公告:联交所发函取消了公司上市地位。

见机不明,刚愎自用,此罪五也。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汇源果汁沦落到今天,更多是内因,而非外因。有人说这是民族企业家的一声长叹,就像演员不能因为老却就成为戏骨,落魄长叹或许也不能都与情怀相关。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如果汇源集团当初能够稳扎稳打,不被资本市场的“快钱”迷惑,用自有资金纵深到产业链上游的搭建,相信真的有可能实现朱总当年“百亿企业”的目标。

世上没有如果。

但面临这样悲凉的结果,还是值得思考:

朱新礼会后悔吗?

来源:雾雾的动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