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鸭绿江畔薄雾氤氲,广播声穿透晨雾:“禁渔期内禁止捕捞,保护生态,人人有责……”5月20日,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民警韩金刚与临江市农业农村局执法队员屈广伟,正沿江向渔民发放宣传手册。一场为期76天的禁渔联合行动,在鸭绿江畔全面铺开。
(王福山、邹明桀)清晨的鸭绿江畔薄雾氤氲,广播声穿透晨雾:“禁渔期内禁止捕捞,保护生态,人人有责……”5月20日,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民警韩金刚与临江市农业农村局执法队员屈广伟,正沿江向渔民发放宣传手册。一场为期76天的禁渔联合行动,在鸭绿江畔全面铺开。
“老温,这渔网可不能再用了!”在东马村,韩金刚拦住了准备下江的渔民温志国。温志国攥着渔网的手一僵,讪讪道:“就想捞点小鱼……”屈广伟递过宣传单,指着案例耐心解释:“去年有人偷偷电鱼,罚款不说,还判了刑!禁渔是为让鱼苗长大,明年您才能丰收啊!”温志国沉默片刻,默默收起渔网:“懂了,不能因小失大。”
展开剩余52%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针对沿江7个村屯、13处重点水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与农业农村局组成6支宣传小队,挨家挨户张贴1000余份“禁渔日历”,村头广播循环播放政策。农贸市场的水产摊主李大姐说:“现在进货必须带‘合法来源证明’,禁渔区的鱼碰不得!”
在西马村,62岁的老渔民韩立春成了禁渔宣传的“代言人”。5月18日,他将祖传的三层刺网交到派出所。“这网眼比小拇指还细,真要用了,连鱼孙子都逃不掉!”老韩的话让民警动容。转变始于一场宣讲会——当看到PPT中“电鱼致鱼类灭绝”的画面时,他红了眼眶:“我打了一辈子鱼,不能成罪人!”如今,他戴上“生态巡逻员”红袖标,每日沿江巡查,已劝阻5起违规垂钓。
“举报违规捕捞奖50分,清理河道奖30分!”在派出所设立的“生态超市”里,村民杨淑芬用积分兑换了洗衣液。这一机制推出仅半月,83名群众参与,收集线索17条。民警介绍:“积分可换日用品,既激励参与,又降低执法成本。”
六道沟镇中心学校将禁渔知识编成童谣,孩子们传唱间,把理念带回家。校长张海提到一件趣事:“有个孩子发现爸爸偷偷钓鱼,哭着报警,虽是个乌龙,但说明护渔意识真扎根了!”
截至5月20日,联合行动开展专项巡查3次,清理违规网具80余米。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鸭绿江六道沟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群众配合度大幅提高,‘共治共享’理念正开花结果。”副局长吕家良感慨道。
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民警与执法队员的身影仍穿梭在岸边,丈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距离。禁渔不仅是法律条文,更是一场生态觉醒——当祖传渔网被交出,当童谣唱响碧水,当科技与传统智慧交织成网,鸭绿江正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来源: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