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孟羽童在社交平台晒出与董明珠的聊天记录,一句“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冲上热搜。两年前因“接私活”“被开除”而分道扬镳的两人,如今疑似“破冰”,甚至传出即将合体直播的消息。
5月20日,孟羽童在社交平台晒出与董明珠的聊天记录,一句“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冲上热搜。两年前因“接私活”“被开除”而分道扬镳的两人,如今疑似“破冰”,甚至传出即将合体直播的消息。
这件事表面看是“前老板与旧下属的温情互动”,但结合格力近年业绩下滑、直播转型遇阻、空调市场“三国杀”白热化的背景,这场“和解”更像是董明珠在高压竞争下的主动落子——流量、舆论、品牌形象,一个都不能少。
董明珠曾说:“有人认为自己用一个网红来认为自己有价值,那就是无本之源。”但2025年的格力,正在为流量焦虑。
不久前,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先后公布了2024年财报,巧合的是,两家公司都表示自己是"空调行业第一",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真假美猴王"。
从双方公布的数据看,格力在财报中将空调、生活电器合并为"消费电器业务",2024年该业务营收为1485.6亿元,占总营收的78.17%,同比下滑4.29%。财报数据显示,格力品牌2024年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为25.40%,为行业第一。
图源:格力2024年财报
而老对手美的在其2024年财报中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业务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营收为2695.32亿元,占总营收的65.89%,同比增长9.4%。美的家用空调的线下市场份额及线上市场份额分别为35.9%和33.2%,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图源:美的2024年财报
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些不明就里,都说自己是第一,到底哪个更可信?
其实这事理解起来也不难,简单来说,市场份额反映的是产品销量占比,而零售额份额则体现消费金额占比,二者分别衡量企业规模与价格竞争力。
在业务结构上,美的2024年将空调与消费电器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营收2695亿元/占比65.9%),较2023年空调单独占比43%有较大提升;格力则将空调与生活电器合并为消费电器业务(营收1485.6亿元/占比78.17%),较2023年空调单独占比74.14%变化不大。
从两家公司的财报上来看,美的营收结构更趋多元,而格力仍高度依赖空调业务(占比超七成),这也解释了格力为何会在财报中更强调线上市场与单品牌优势。
而相比于老对手美的,更让格力警惕的可能是小米的崛起——2025年1-4月,小米空调线上市占率已冲至第三,仅次于美的和格力。董明珠在5月15日的直播中暗批“低价空调偷工减料”,被外界解读为针对小米的隔空喊话。
2025年1至4月,空调市场市占率线下及线上渠道前十名。图源:奥维云网
空调行业的流量争夺战似乎早已从线下烧到线上。
董明珠与孟羽童合影资料。图源:网络空间
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曾依赖董明珠的个人IP创造过辉煌的战绩,但单一IP难以持续吸引年轻人。反观孟羽童,离职后转型“事业养成系大女主”,全网粉丝超400万,小红书单条广告报价高达22万。她的标签不再是“董明珠秘书”,而是“逆袭网红”——这正是格力直播间最缺的“年轻化叙事”。董明珠或许终于想通:与其批评“网红员工”,不如借势而为。
网传23年孟羽童图文广告报价。图源:金融界
2023年12月,董明珠公开指责孟羽童“只想着用格力平台当网红”,甚至称“挣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这番言论曾引发轩然大波,孟羽童当时则以“备考中”为由沉默应对。双方关系一度被贴上“互撕”标签,格力品牌形象受损。
图源:B站@哈佛商业评论
但舆论场没有永远的敌人。
2024年3月,孟羽童公开表示“不会抹掉前500强秘书经历”,为关系缓和埋下伏笔;2025年5月,她更直言前老板是“人生闪亮的贵人”,主动释放善意。
图源:财经网科技
对董明珠而言,此时握手言和,既能平息“打压年轻人”的争议,又能将孟羽童的流量转化为品牌好感度。
更重要的是,这场“和解”暗合格力战略——2025年4月,董明珠连任董事长,提出“终端形象升级计划”,而孟羽童筹备的新公司主营“影视文化和广告传媒”,与格力直播业务高度契合。
与其让舆论聚焦“开除”,不如将故事改写为“重逢”。
董明珠曾将直播称为“格力转型的试验田”,但现实却充满骨感:2023年孟羽童离职后,格力直播间再未出现现象级爆款。反观孟羽童,一条广告视频报价17万,2023年单月收入超20万。虽然两年后的今天,孟羽童的影响力或许大不如前,但彼时的商业价值却是货真价实的肉眼可见,格力需要她的“网感”。2021年,董明珠与孟羽童的合体直播曾创下销售额纪录,“明珠羽童”商标也被格力火速注册。
董明珠与孟羽童早期合影资料。图源:极目新闻
如今,格力直播间面临美的、小米的双重夹击,而孟羽童的回归能带来三重收益:
一是话题度,两人“破冰”本身自带热搜体质;二是用户增量,孟羽童的粉丝多为20-35岁女性,与格力小家电目标客群高度重合;三是内容升级,从“董明珠训话”到“双女主互动”,直播间可看性直线上升。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董明珠的微信,发的恰是时候。
由此看来,孟羽童与董明珠的“破冰”,绝不是一场简单的“前任重逢”。从格力营收下滑、小米低价搅局,到直播流量焦虑、品牌形象修复,每一步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和解是战术,更是战略。
对董明珠而言,这是一次“老将的妥协”。她曾坚信“品质大于流量”,但面对美的的碾压、小米的奇袭,格力不得不拥抱流量经济。而对孟羽童,这则是“网红的胜利”——从“被开除的秘书”到“格力直播合伙人”,她证明了个人IP的变现能力。
商业世界的故事从不温情,但观众永远爱看“反转”。当董明珠说出“我带你去吃饭”,格力直播间或许已准备好迎接下一波流量狂潮。至于这波流量能持续多久,答案或许就藏在空调市场的下一季财报里。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