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15军团长徐海东问东北军俘虏:你为什么要朝天放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01:18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彬彬编辑| 黎莉

文| 彬彬

编辑| 黎莉

枪声响起,却未带走一条性命。

1935年,一场激烈的战斗刚结束,红15军团长徐海东在战场上俘虏了一批东北军士兵。

可就在清点弹药时,他突然发问:“你为什么要朝天放枪?”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抗战真相,也揭开了同胞之间一场特殊“对决”的隐秘情感。

士兵的回答,让徐海东久久沉默。

那一刻,他看到了什么?

1935年10月,本该是一个金黄的季节,但在陕北这片红色热土上,战争的阴霾却笼罩着大地。

国民党军阀蒋介石为了扑灭革命的星星之火,不惜调集重兵,发动了对陕北苏区的新一轮"围剿"。

而这次,他的主力部队,竟然是那支曾经抗击日寇的东北军。

蒋介石对东北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东北军第67军在军长王以哲的率领下,开始了对陕北的军事行动。

数万大军分兵多路,从南线向陕北进发,企图形成对陕北苏区的合围之势。

而此时,驻守在陕北的红军仅有两万余人,面对这种悬殊的兵力对比,形势万分危急。

蒋介石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对陕北苏区发动进攻?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考量。

当时,红军在全国范围内的革命斗争正处于低潮期,中央苏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相继失守,红军被迫退入陕北。

而陕北,则成为了中国革命最后的希望。

蒋介石妄图趁此机会,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消灭陕北红军,为他全面统治中国扫清障碍。

危急时刻,28岁的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挺身而出。

这位年轻的将领,在战场上已经赢得了"黄土地上的马克思"的美誉。

他沉着冷静,审时度势,很快制定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作战计划。

徐海东决定避其锋芒,化被动为主动。

他巧妙利用陕北独特的地形,决定在群山环绕的劳山一带设下埋伏,以逸待劳,伺机歼灭敌军主力。

9月下旬,徐海东亲自率领红军主力,在劳山周围隐蔽部署。

与此同时,另一支红军部队则佯攻甘泉,吸引敌军注意力。

这个计谋非常成功。

东北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在甘泉,从延安出发前去增援。

殊不知,等待他们的,是劳山上埋伏已久的徐海东和他的红15军团。

10月1日,东北军110师进入劳山地区,落入红军的包围圈。

关键时刻,徐海东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数千名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发起猛烈攻势,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激战五个小时,东北军110师2000余人全部被歼。

劳山大捷的喜讯,很快传遍了陕北的每一个角落。

劳山一役,重创了敌军的有生力量,但蒋介石仍然不甘心失败。

他又派出了东北军107师,妄图阻止红军北撤。

10月下旬,东北军619团和620团约2000人在榆林桥一带修筑防御工事,严阵以待。

关键时刻,徐海东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勇气。

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红军悄然行动。

徐海东亲自率军,借助浓雾掩护,兵分两路,从东西两面向榆林桥发起总攻。

敌军完全没有想到,红军竟然会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发动进攻,顿时乱作一团。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最终,红军以微小的代价,歼敌300余人,俘虏1800余人。

榆林桥战役,再次以红军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翻开了新的一页。

两次大捷后,大量的东北军官兵成为红军的俘虏。

在那个阶级对立尖锐的年代,俘虏通常面临着残酷的命运。

但徐海东没有把他们视为阶下囚,而是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他们,给他们吃好、穿暖,并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

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当徐海东得知一名俘虏曾在扶沙战役中被红军俘虏,当时红军非但没有虐待他,反而给了他路费,放他回家。

这名俘虏深受感动,表示今后再遇到红军,就朝天鸣枪,以示投诚。

徐海东被这种觉悟深深触动,他勉励这名俘虏要做一个抗日的军人,回到东北,保卫自己的家园。

东北军团长高福源,起初对徐海东和红军充满了敌意和不屑。

但通过徐海东的耐心教育,这个傲慢的军官终于幡然醒悟。

他主动提出要回东北,动员部下,为早日停止内战、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更令人惊讶的是,高福源后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国民党军官中,能有这种觉悟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连续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的士气。

东北军的溃败,也为红军北上,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从此,陕甘宁边区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改编成立了红十五军团。

徐海东和谢子长、刘志丹等一批杰出的红军将领,担负起开辟和守卫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任。

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赞歌。

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就是这些赞歌中最激昂的音符。

它们见证了徐海东等红军将领的智慧和勇毅,也生动展现了红军将士不畏强敌、百折不挠的革命品质。

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是一部红军的光辉史诗,更是中国革命从挫折中崛起的生动缩影。

在这段历史中,徐海东和陕北红军将士们,用他们的智慧和鲜血,谱写了最为动人的篇章。

结语

穿越历史的烽烟,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他们中,有豪迈勇武的徐海东,有谦逊睿智的刘志丹,有坚毅执着的谢子长,还有千千万万埋名荒野的革命英雄。

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今天的山河无恙。

我们要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来源:史无前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