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晨曦照亮长江九江段,两艘执法艇划破沉寂的水面。在执法艇上空巡航的无人机里传来湖北黄冈、安徽安庆执法队员的实时通报:“发现疑似非法采砂船只,正朝江西水域移动!”这是九江“一江三省四警”联合执法队日常工作巡逻的常态场景。作为江西省唯一沿江城市,九江坐拥152
初夏的晨曦照亮长江九江段,两艘执法艇划破沉寂的水面。在执法艇上空巡航的无人机里传来湖北黄冈、安徽安庆执法队员的实时通报:“发现疑似非法采砂船只,正朝江西水域移动!”这是九江“一江三省四警”联合执法队日常工作巡逻的常态场景。作为江西省唯一沿江城市,九江坐拥152公里长江岸线和鄱阳湖三分之二水域,近年来其以“法治利剑”破解水域治理难题,创新构建跨省协作、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新格局,让长江鄱阳湖成为“生态安全线”和“高质量发展线”。
▲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囤警江面
多方协作打破行政壁垒
在湖北省黄冈市与江西省九江市交界处,联合巡逻艇划过平静的江面。三省四市建立的“线索互传、案件协办、联合督办”机制,让省际纠纷化解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
2021年,九江就牵头与岳阳、武汉等沿江11市(6设区市)法院签署《长江中下游环资司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统一非法采砂量刑标准,跨省案件审理周期缩短40%。
2022年,九江就与湖北黄冈、安徽安庆、长江航运公安等地公安机关成立“一江三省四警”联合执法队,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警情联动机制。2024年7月,三省四市联合开展“清江行动”,仅用15天就摧毁一个横跨鄂赣皖的非法采砂团伙,查扣涉案船舶9艘、现金230万元。
为了加强针对长江流域和鄱阳湖区生态保护力度,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鄱阳湖畔设立永修县人民法院鄱阳湖环境资源人民法庭,对涉及湖北、安徽、江西三省的非法捕捞案实行“三省四警”联合办案。
2024年,在鄱阳湖畔的巡回法庭上,5名非法捕捞者被判处增殖放流鱼苗10万尾进行生态修复。2024年,环境资源人民法庭受理涉水案件46件,推行“判决+修复+碳汇”模式,追偿生态损失380万元。一纸判决背后,是法院与渔政部门建立的“生态修复屏障”,累计补植林木1200亩,湿地修复面积达2.8万亩。
与此同时,九江各级检察机关也在积极行动。在都昌县南山村,非法围堰拆除现场,检察官现场监督倾倒的淤泥如何回填;庐山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违规建设观光廊道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后跟进监督,推动拆除违建1.7万平方米。2024年,九江检察机关办理涉水公益诉讼案件53件,督促清理固体废物6万吨,追缴水土保持补偿费5000余万元。针对最高检交办的“越野车碾压湿地”线索,永修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数字建模锁定2000余条违规线索,推动全市开展相关问题专项整治。
科技赋能织就“数字天网”
“您已进入长江、鄱阳湖禁渔区,请立即返航!”当九江公安用无人机发现永修县吴城镇水域有违规垂钓时,智能广播立即发出警告。九江公安创新开发的封江控湖智慧工程,整合渔政、公安、环保数据,形成合力打击相关违法行为。2024年,通过该平台受理线索近万条。
一直以来,九江持续坚持智治支撑,以智能化建设提升水域治理效率。九江市公安局不断升级“封江控湖”智慧工程平台,在前期布建1206个涉水探头、60个高空瞭望台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以小目标雷达、多光谱高清光电公共视频、AIS船舶数据接收器等前端设备,对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人、船、物进行扫描探测,实现对“人员、船舶、区域、时段”的预警功能;九江渔政视频智能预警处置系统运行以来,极大助力渔政执法工作,并在鄱阳湖水域新建21个高空瞭望公共视频,大力提升AI预警处置系统覆盖范围;平台累计预警2671起,处置2627起,处置率98.3%,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正在谋划对14个鄱阳湖重点入湖排污口安装流量、水质监控,对162个入湖排污口安装公共视频,工程实施完成后将可实时探测入河排污口水质和水量、实时显示周边环境及污染行为。
雷霆行动守护生态命脉
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捕捞、非法采砂、水运物流违法犯罪等涉水违法犯罪,推动涉水执法办案专业化、流程化,促进水域平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地公安部门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2024年以来,九江全市公安机关破获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9人,打掉团伙15个;破获非法采砂刑事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打掉犯罪团伙3个,打击成效位列全省第一。
在机制创新上,九江公安推进“一江三省四警”联合执法机制向县(市、区)延伸,推广彭泽县“一江两省三县四警”联合执法成功经验,推动在瑞昌市码头镇、九江市柴桑区江州镇建立联合执法队,进一步强化对长江152公里沿线重点交界水域和重点场所的管控。同时,推动重点水域沿岸的陆地派出所成立水警中队,建立“水所融合”机制。
在警力配备上,九江公安进一步完善重点水域治安管理力量布局,建立“水警+涉水派出所”共治模式,全力提升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能力和水平。渔政执法乡镇赋权工作中,市、县、乡三级禁捕执法体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各乡镇均具备了独立办案能力,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2024年已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余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起。
九江全市农业(渔政)执法部门共查获“三无”涉渔船舶56艘,查处违规渔具(钓具)3784部,清理违规网具3623副,没收放生渔获物14003.3公斤,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74起,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案件31起。全市水利部门共查处行政案件42起,行政处罚81.8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9万元,达到了“打击一批、震慑一群、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水域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九江整合全市32家涉水志愿组织,推动建立“9+N”联勤联动联警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合宣传、联合巡查,增强水域治理联防联控能力。
碧水东流处 绘就美丽画卷
在鄱阳湖畔的都昌县,“以前靠捕鱼为生,现在带着游客看江豚。”退捕渔民张大爷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脖子上挂着的“护渔员”胸牌。
在鄱阳湖畔的另一侧庐山市南康镇大塘村,这个曾经的破败小渔村,如今华丽转身,变身“网红打卡地”,生态旅游年收入超3000万元。
近年来,九江通过“转产培训+公益岗位”,将1200名渔民转化为巡护力量,其中90人加入辅警队伍。在湖口县,老渔民组成的“银发护鸟队”每天在长江段和鄱阳湖区域巡航10公里,仅2024年,他们就在巡护过程中救助受伤候鸟23只。
数据见证改变:2024年,鄱阳湖越冬候鸟数量突破80万只,创历史新高;长江九江段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江豚种群数量回升至120头。九江探索的“水域治理大脑”平台,整合渔政、公安、环保数据,实现“一屏管全域”,相关经验被国家长江办向沿江11省市推广。
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从“人防为主”到“智治赋能”,九江以法治思维破解水域治理难题,用创新机制织密生态防护网。当江豚再现鄱阳湖,当候鸟群舞石钟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正如九江渔政执法人员所言:“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江豚的家园,更是子孙后代的碧水蓝天。”
来源:江西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