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扎根济南的漱玉平民2024年财报业绩有些刺眼:全年营收95.70亿元,同比增长4.11%,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89亿元,同比暴跌241.90%。
谁能想到,现如今卖药都能亏钱呢!
扎根济南的漱玉平民2024年财报业绩有些刺眼:全年营收95.70亿元,同比增长4.11%,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89亿元,同比暴跌241.90%。
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一个“药”字。连锁药店,这个曾经被视为“印钞机”遍地开花的行业,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漱玉平民的自救
2024年对于漱玉平民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
从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公司2024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957,037.14万元,同比增长4.1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81.03万元,同比下降241.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为-19,792.23万元,下降255.99%。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92.7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6%;归母净资产为20.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0%。
公司在2024年度报告中分析认为,受行业政策调整及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终端消费者购药行为发生显著转变,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尤其是传统优势品类保健食品及健康器械的销售占比同比下滑2.43%。
此外,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前期市场拓展和物流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尽管实施了降本增效举措,但费用增速仍有所上升。
与2024相反,进入2025年,漱玉平民在营收总额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反弹。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漱玉平民实现营业收入237,861.73万元,同比下降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2.39万元,同比增长143.85%。
这意味着,从去年开始漱玉平民持续推进的降租控费、数字化工具使用、流程优化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以及从去年开始持续实施亏损门店优化调整,对利润带来了正向影响,整体盈利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回升。
医药零售大变局
漱玉平民业绩起伏,并非孤立事件,它只是医药零售行业大变局的一个缩影。
在医药零售市场的版图上,一场静悄悄的“蛋糕争夺战”正愈演愈烈。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网上药店(药品+非药品)的零售规模为3004亿元,比2022年增加了396亿,增长率为15.2%;而线下销售(药品+非药品)的零售规模为6229亿元,比2022年增加了112亿元,增长率仅1.8%。线上增量的绝对值是线下的3.5倍。
数据显示,2024年实体药店关店加速,全年共3.9万家药店闭店,闭店率高达5.7%,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传统实体药店面临巨大挑战。
阿里健康(00241)与京东健康(06618)的财报数据,让现实看上去更直观。
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健康(00241)实现营收305.98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14.3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2.2%,这已是其连续三年盈利且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京东健康(06618)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全年营收581.60亿元,同比增长8.6%;净利润41.62亿元,同比增幅达94.31%,连续四年实现大幅增长。
与电商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药店的集体承压。以A股8家药店企业为例,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企业达5家,2025年一季度仍有半数企业净利润下滑。
大参林、老百姓等头部连锁药店虽保持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普遍大幅缩水。大参林2024年净利润9.14亿元,同比下降21.58%;老百姓净利润5.19亿元,同比降幅达44.13%。更严峻的是,行业首次出现季度性关店加速现象。中康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药店闭店数达3.9万家,闭店率达5.7%,其中第四季度关店速度达到高峰。
医药零售线下线上的此消彼长一目了然。
医药零售市场的未来
线上平台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其便捷的购物体验,还受益于政策的推动。支持线上医保以及比价系统上线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线上医药零售的发展。
此外,医保政策的调整也对传统药店造成了巨大冲击。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使得一部分购药需求从药店回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两面夹击之下,医药零售市场究竟该何去何从?
线上线下融合的“医药新零售”模式,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头部连锁药店通过整合会员管理、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医疗等健康管理资源,构建起生态化医药新零售体系。例如,益丰药房截至2024年末,o2o直营门店超万家,24小时配送营业门店超600家,线上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27亿元。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销售额。
在处方外流方面,零售药店也在积极布局。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医药分开、医院处方外流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参林围绕构建处方承接体系、加速门店医保资质获取、强化专业服务体系等方向发力,做好承接处方外流的准备工作。通过对接区域处方流转平台、加密布局院边店及dtp药房、拓展门诊慢病和特病等专业服务场景,提升自身在处方外流市场中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多元化经营也成为众多药店的选择。一心堂加速布局非药业务,尝试美妆、个人清洁与护理以及健康食品及母婴用品等泛健康品类。部分成熟且业绩表现优异的门店还试点新业态,如便利店与药店结合、诊所与药店融合等。通过多元化经营,药店不再仅仅依赖药品销售,而是打造“销售健康”的综合场所,拓宽利润来源渠道。
漱玉平民们的中场“战事”,本质上是效率与体验的终极对决。无论是线上的技术赋能,还是线下的服务深耕,唯有回归“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方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
闪电新闻记者 刘国栋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