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域式守护红水河生物多样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22:30 1

摘要:走进增殖站你会看到,技术人员用“人造自然”复刻的鱼类栖息环境:沙石模拟河床,海金沙编织产卵巢,黏性卵孵化池还原水流条件。从繁育到鱼苗催产,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24小时轮班监测水质、定时投喂、分池育苗,这些细节造就了成活率从66.7%提升至78.4%。202

大化县Da hua

红水河是广西的“母亲河”,全长638公里,是75种珍稀鱼类的家园,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重要生态屏障。

珍稀鱼类鱼苗如何在这里诞生?

桂冠电力所属大化水电厂在红水河畔建设了一个集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科学研究、鱼类人工繁育、人工增殖放流和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珍稀鱼类增殖站。

走进增殖站你会看到,技术人员用“人造自然”复刻的鱼类栖息环境:沙石模拟河床,海金沙编织产卵巢,黏性卵孵化池还原水流条件。从繁育到鱼苗催产,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24小时轮班监测水质、定时投喂、分池育苗,这些细节造就了成活率从66.7%提升至78.4%。2021年首次生产期,技术人员们连续3个月昼夜值守,成功催产孵化140余万尾鱼苗。

目前已成功人工驯养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种亲本包括三角鲤、长臀鮠、乌原鲤、卷口鱼等6种,共计3215kg,已成功繁育鱼苗包括:三角鲤150万尾,长臀鮠10万尾,乌原鲤8万尾,卷口鱼2万尾,共计约170万尾珍稀特有鱼苗,这些鱼类每年增殖流放到红水河中,可增加特定鱼类种群数量,对增强红水河全流域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维护珠江水系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平衡具有深远意义。

鱼类增殖放流是水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桂冠电力从保护红水河全流域“水生生态多样性”出发,每年增殖站都放流三角鲤、卷口鱼、乌原鲤、长臀鮠等珍稀特有鱼苗132万尾。从2021年开始,中心站已连续3年依托“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企业开放日”等契机,先后联合流域6县的农业农村、生态环保、教育局等部门在中心站为政府部门、社会人士、中小学生等共计3000多人次等开展“保护红水河水生生态”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是向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公众体验鱼类珍稀物种的重要窗口,向各级领导干部、中小学生、社会群众厚植生态环保理念的重要平台,先后有人民网、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社会各级媒体广泛关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让我们共同关注珍稀鱼类的保护

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让生命之河永远流淌不息

来源:动态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