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早就知晓小米将在今年发布首款搭载玄戒SoC的产品,但当Xiaomi 15S Pro以全新的包装形态呈现在眼前,尤其是看到包装盒上那个醒目的 “十五周年纪念版” 标识时,内心还是不免涌现出一些激动和兴奋。说实话,直到开箱将产品握在手中时,我们对于Xiaomi
尽管早就知晓小米将在今年发布首款搭载玄戒SoC的产品,但当Xiaomi 15S Pro以全新的包装形态呈现在眼前,尤其是看到包装盒上那个醒目的 “十五周年纪念版” 标识时,内心还是不免涌现出一些激动和兴奋。说实话,直到开箱将产品握在手中时,我们对于Xiaomi 15S Pro这次所搭载的玄戒O1依旧没有抱有太高的性能期待,我们一开始的预期就是这颗芯片能够拥有目前次一代旗舰SoC的性能,就已经是一件比较难得,并且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那么实际情况呢?玄戒O1采用目前旗舰SoC同款第二代3nm制程工艺,4丛集10核心CPU架构,3.9GHz双X925超大核设计;GPU同样是目前最新一代G925架构,并且还给到了十分夸张的16核超大规模。单看架构设计以及核心规模,玄戒O1这套硬件不可谓不豪华,同时基于目前最新的制程工艺,理论性能上不输甚至还可能领先目前旗舰级别的SoC。
本期PhoneTalk,我们为大家带来首发搭载小米玄戒O1的Xiaomi 15S Pro,一周深度体验带你了解玄戒O1和Xiaomi 15S Pro的实际表现!
和另外两颗旗舰SoC相比,玄戒O1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并没有完全采用新一代主流的全大核CPU架构,而是在2× X925 + 6× A725全大核的基础上还额外加入两颗 A250中核,共同组成4丛集10核心CPU架构。由于这代高通骁龙8 至尊版所采用的是自研Oryon CPU架构,所以如果单看架构设计,玄戒O1很难横向比较,而天玑9400系列虽然依旧和玄戒O1有一定区别,但简单的对比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二者超大核均选择了X925核心,都是2MB L2缓存,区别在于,玄戒O1主频更高,CPU单核极限跑分理论上确实要更强一些。多核方面,玄戒O1采用4丛集10核心架构,除两颗X925外,另外三丛集分别为4× 3.4GHz A725 + 2× 1.89GHz A725 + 2× 1.8GHz A520,六颗A725为1MB L2缓存、另外两颗A520则是独占512KB L2缓存,整体的L3缓存达到了16MB。
GPU方面,玄戒O1采用Immortalis-G925 GPU架构,16核超大规模设计。至少从硬件规格上来看,玄戒O1确实是要更优秀一些。
存储规格上,Xiaomi 15S Pro采用LPDDR5T 9600Mbps + UFS4.1组合,同时仅提供16GB+512GB和16GB+1TB两套内存版本(这或许是基于硬件成本上的考量)。
Geekbench 6.4.0版本,Xiaomi 15S Pro 单核跑分3037,多核跑分9344。和天玑9400+相比,玄戒O1的单核以及多核性能都有小幅度的领先。
使用3DMark测试,Xiaomi 15S Pro Wild Life Extreme 最佳跑分6184,Steel Nomad Light 最佳跑分2462。在考验处理器光追性能的Steel Nomad Light测试中,玄戒O1的表现虽然稍稍低一些,但差距基本也就在1%左右。至于Wild Life Extreme 差距就稍微有些明显了。
对于玄戒O1的GPU测试,我们还额外加入了GFXBench测试,Aztec 1440P Vulkan模式下成绩为106帧,曼哈顿 3.1 1080P模式下成绩为334帧。
安兔兔v10.4.9版本中,室温下Xiaomi 15S Pro 实测跑分2529606,极限环境下(冰箱)实测跑分2698720,和室温状态下相比略有提升,其中CPU性能得益于更高的主频和十核心,相较于天玑9400+还是有明显领先,但GPU性能表现和3DMark测试结果一致,小幅落后。
图注:极限环境下(冰箱)测试
单看跑分,(其他SoC测试数据来自过往机型,跑分仅供参考),Xiaomi 15S Pro或者说玄戒O1的单核理论性能对比天玑9400+在CPU方面确实是有一定领先,综合实力也确实是目前第一梯队的水准,但多核性能还可靠后续系统更新来调教,有上升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旗舰Soc在跑分测试中,整机的峰值功耗甚至能超过20W,而这样的功耗一定是背离实际应用场景的。所以相较于极限性能跑分,日常中高负载下的性能释放、能效表现其实是更重要的。
关于游戏表现,这里要多补充一些内容,在性能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单次测试结束后Xiaomi 15S Pro的温升幅度其实是有些偏高的。毕竟无论是3.9GHz的双X925超大核还是这个10核心架构所带来峰值功耗一定不会低,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玄戒O1额外选择了两颗1.8GHz的A520核心的原因。
同时按照小米的说法,玄戒O1拥有四大技术,来平衡日常使用场景中功耗的控制。比如:双丛集4核能效核心;全SoC四级低功耗架构设计;CPU全频点逐一寻优;CPU最低工作电压下探至0.46V。同时新增「专属疾速微控单元」,调度延迟降低至2ms,新的HypeCore支持CPU、GPU、Cache、DDR多模块同步调度。
测试游戏方面,除了之前经常测试的几款游戏外,这次还加入了《英雄联盟手游》《绝区零》这两款游戏。(当前版本暂未适配游戏的超帧超分)
《王者荣耀》
室温26.4℃,WiFi模式、打开性能模式,手动最高亮度,120帧+极致画质,5VS5排位模式,两局游戏平均帧率120.22帧(中间加载环节已去掉),整机功耗3.38W,机身最高温度36.5℃。从图中可以看出两颗X925超大核一直维持在1.9GHz左右,A520能效核则基本保持在1.4GHz,其余六颗A725大核则随游戏进程动态调整频率。功耗是这次的一大亮点,要知道,Xiaomi 15S Pro可是块2K分辨率屏幕,即便如此对于《王者荣耀》这类轻负载游戏也能有不到3.4W的整机功耗,这确实非常惊艳了。
《英雄联盟手游》
120帧+最高画质,5VS5排位模式,两局游戏平均帧率120.29帧(中间加载环节已去掉),整机功耗3.19W,机身最高温度39.7℃。《英雄联盟手游》和《王者荣耀》采取的调度方案基本一致,超大核基本维持在一个固定频率,其余八颗核心根据游戏内负载动态调整。
《原神》
纳塔地区入口传送锚点开始绕纳塔一周30分钟跑图战斗(跑图纳塔角色+纳塔“龙”来回切换),平均帧率59.55帧,整机功耗5.02W,机身背部最高温度44.4℃。或许是由于2K分辨率的原因,功耗相较于其他旗舰移动平台略高一些,调度方案同样保持一致。
《绝区零》
《绝区零》分为跑图和战斗两个场景,光映广场10分钟跑图,平均帧率59.91帧,整机功耗5.03W,机身背部最高温度41.2℃。
两局刀耕火焚,平均帧率58.89帧,整机功耗6.18W,机身背部最高温度43℃。面对刀耕火焚这种更加复杂和激烈的战斗环境时,负载压力还是偏高一些,但Xiaomi 15S Pro还是基本稳住了。
《崩坏:星穹铁道》
匹诺康尼·黄金的时刻,游戏内渲染分辨率来到了2160×972。由于玄戒O1的架构和隔壁平台比较类似,为此我们分别选择兼容模式和普通模式分别进行测试。兼容模式下,20分钟跑图测试平均帧率53.11帧,整机功耗6.84W,机身背部最高温度46.7℃。
普通模式下,20分钟跑图测试平均帧率52.31帧,整机功耗7.03W,机身背部最高温度46.9℃。
如果单看平均帧率和功耗,那显然兼容模式下的表现要更好,但如果观察帧率的抖动以及游戏内的体验,普通模式下的游戏体验还是要更好一些的。虽然两种模式都采用了缓降的游戏策略,但普通模式下帧率更加平滑,抖动的幅度和深度控制也要更加出色。
《鸣潮》
从怨鸟泽右下角先后经过无光之森、归墟港市、虎口山脉,最后到达今州城界,30分钟跑图战斗,平均帧率57.80帧,整机功耗6.29W,机身背部最高温度47℃。Xiaomi 15S Pro前十五分钟的游戏体验在已测机型中可以排进前三,即便面对长离的大招技能,虽然帧率依旧出现了波动,但灵活的调度方案使得反馈在游戏中的体验时并不会下降太多。不过随着游戏长时间运行,在18分钟时,帧率开始出现缓降,好在对于整体的游戏体验没有太大影响。鸣潮的负载压力还是要偏高一些,不过对于玄戒O1这个新平台而言,能够有这样的表现还是相当值得称赞的。
相较于另外两款旗舰平台,面对《王者荣耀》《英雄联盟手游》这类低负载游戏,玄戒O1还是凭借自己的两颗X925大核带来了更好的功耗控制。而对于《鸣潮》《崩铁》这类高负载游戏,整体的帧率和功耗表现也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准,并且虽然大家都没法维持长时间的高性能输出,但就降频策略而言,Xiaomi 15S Pro游戏内的体验反而比大多数产品要更舒服一些。
充电:90W有线 + 50W无线 + 6100mAh金沙江电池充电功率以及电池容量上和15 Pro完全一样,90W的有线,50W的无线以及6100mAh的金沙江电池,能量密度为850Wh/h,同时辅以小米澎湃G1电池健康管理芯片和小米澎湃P3充电芯片,实测从1%开始充电,54分钟前台充满,73分钟完全充满,实测峰值功率约为75W左右。
那么续航呢?Xiaomi 15S Pro我是直接作为主力机进行使用的,平均每天亮屏时间都在九个小时以上。WiFi状态下,Xiaomi 15S Pro的续航表现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不玩游戏的情况下,日常以抖音、京东、淘宝、微信、番茄免费小说作为主力应用的话,亮屏时间能达到8到9个小时。
但在室外5G环境下,Xiaomi 15S Pro的续航表现就有待提升了,周末两天出去拍照,在双卡5G、2K分辨率,自动亮度、开启蓝牙以及定位的情况下,周六拍摄了1105张照片,最终亮屏续航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周末拍摄了103张照片外加一个半小时的《王者荣耀》,亮屏续航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不过我翻看之前关于15 Pro以及15 Ultra的续航测试,Xiaomi 15S Pro的表现其实属于是正常发挥了。
Xiaomi 15S Pro的影像硬件和15 Pro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不同点在于玄戒O1所带来的全新ISP架构设计。根据小米的说法,玄戒O1将常规的两段式流水设计拆分为三段式,能够带来高速高画质的影像体验。
虽然硬件上没什么变化,但还是照例介绍一下:
广角主摄:光影猎人900,OV50H定制版,传感器尺寸1/1.31英寸,5000万像素,等效焦距23mm,光圈f/1.44,支持OIS光学防抖超广角镜头:三星JN1,传感器尺寸1/2.76英寸,5000万像素,等效焦距14mm,光圈f/2.2,115°视角。潜望长焦镜头:IMX858,传感器尺寸1/2.51英寸,5000万像素,等效焦距120mm,光圈值f/2.5,最近对焦距离约30cm,2×2 OCL。算上长焦,Xiaomi 15S Pro一共提供了14mm、23mm、28mm、35mm、47mm、120mm、240mm、480mm八个预设焦段,对于绝大部分使用场景都是够用的。成像风格上,徕卡生动的色彩明显拥有更高的饱和度,天空以及地面的蓝色都要更浓郁些,整个画面也会更加明亮,视觉上更加讨喜。徕卡经典的色彩饱和度则相对偏低,画面明暗对比更加强烈,实际拍摄时将画面EV值调至-0.3到-1.0,画面效果要更好一些。
徕卡生动
徕卡经典
相较于3.2倍,这颗5倍潜望式长焦的优势显然在于更出色的望远能力,搭配这个30mm的最近对焦距离同时也能带来不错的微距体验,属于是望远和微距兼得了。Xiaomi 15S Pro还为这颗长焦提供了10倍的快捷变焦选项以及480mm的快捷焦段切换,当然日常的实际使用场景还是120mm和240mm更多些。
至于480mm(20倍),一定程度上还是为了拍到而拍到,这一焦段下还能开启超级长焦,在AI的介入下还是能得到一个相对更加清晰的画面的。
Xiaomi 15S Pro的望远能力确实不错,但代价却是中间焦段画质的缺失。以我的拍摄习惯为例,由于广角本身不太好构图,所以平时拍摄大多都是使用长焦。虽然不同品牌的默认焦段并不完全相同,但常用的焦段其实就那几个:50mm、70mm、75mm、85mm、100mm、120mm,而在使用Xiaomi 15S Pro的这段时间,为了相对更好的画质表现,实际拍摄时只能让自己多往前走几步或者往后退几步。
另外,Xiaomi 15S Pro其实在街拍模式中是提供了75mm这一焦段的,但毕竟是由主摄进行裁切,第一眼效果其实还可以,但如果稍微一放大查看就会发现这个画质表现实在没那么如人意了。
除了Xiaomi 15S Pro本身所提供的两种色彩风格外,日常拍摄我其实挺鼓励大家可以多用一下小米自带的几个滤镜,比如「繁华如梦」,比如「黑金」。这段时间的拍摄中,利用好滤镜还是能够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的。
Xiaomi 15S Pro夜景方面的表现其实有点让我惊喜的,原生焦段下的画质非常能打,没有刻意提亮或者压暗曝光,而是保留了画面中正确的明暗关系,带来纯净自然的夜色景象。
更多样张
Xiaomi 15S Pro的外观设计自然而然是延续了Xiaomi 15 Pro,正面四等深微四曲屏设计,搭配这个四曲包裹式中框在手感上确实非常舒适,还有这个一体陶瓷镜组,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润”,正常单手握持时食指触碰到模组时不会出现那种和背板很明显的断层不适感,甚至还想细细把玩一番。横屏游戏时,尽管左上角这个明显的镜头模组还是会对握持体验造成影响,但相较于其他影像旗舰,Xiaomi 15S Pro的手感反而是最舒适的。Xiaomi 15S Pro厚度为8.33mm,重量为216g,重量和厚度并没有特别出彩,但得益于机身设计,这段时间除了外出拍照时带着手机壳外,大多数时间我都是裸机使用的。
另外,Xiaomi 15S Pro作为小米15周年纪念版,无论是外包装、手机壳还是充电器等其他配件都是特别定制的。我们这次拿到的Xiaomi 15S Pro是远空蓝配色,另一款为龙鳞纤维版,附赠的手机壳和手机本体配色为同色系,手机壳背部做了分割处理,分割线上方有“Xiaomi”的Logo标识,手机壳电源键也采用了红色设计,更加吸睛。充电套装也由小米之前一贯的白色改为了定制的银色设计,科技感拉满。
虽然整体设计和Xiaomi 15 Pro一致,但Xiaomi 15S Pro作为首款搭载小米玄戒O1芯片的机型,外观设计上还是有独特的元素的。镜头模组右侧的闪光灯组件上加入了「XRING」标识,由0.23mm钻石刀CNC精雕打造,辅以喷砂工艺和阳极氧化工艺。
背板材质为航空级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哑光雾面磨砂处理,手感细腻光滑,中框和背板为同色系,同样是采用了磨砂处理,值得一提的是Xiaomi 15S Pro的电源键上还有着金色腰线进行点缀,极具设计且富有纪念意义。
其他方面,Xiaomi 15正面玻璃盖板升级为龙晶玻璃2.0,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USB 3.2 Gen2、蓝牙5.4和单点超声波指纹解锁。拥有立体声双扬声器(1014B + 1115同轴)、全场景NFC、X轴线性马达,红外遥控集成在了镜头模组的右上角区域,机身底部无开孔。同样支持小米星辰无网通信功能,最大范围可达3.5KM。新增晕车缓解功能,TMR高精指向导航、UWB超宽带互联,可充当小米车钥匙,USB交通卡(目前深圳地铁云巴一号线已开通11个站点)功能。
Xiaomi 15S Pro正面这块四等深微四曲屏其实没什么太多可以介绍的,华星光电M9 发光材料,小米创新的双微腔发光层。6.73英寸,3200×1440分辨率,支持1-120Hz LTPO 无级可变刷新率,默认色彩风格为专业原色,实测手动最高亮度还是在680nit左右,开启阳光模式后手动最高亮度能来到750nit,全局激发亮度则是1600nit左右。调光策略方面,Xiaomi 15S Pro默认高亮度为类DC调光,低亮度下则是1920Hz 高频PWM调光。
不同点在于所带来的分区调节能力,基于玄戒O1的LTM能力,Xiaomi 15S Pro可将屏幕等分成192个区块,并根据每个区域像素统计信息对画面施加不同图像参数调试,在强光下也能更好还原真实效果,这是Xiaomi 15S Pro基于玄戒O1所带来的全新硬件特性。另一方面,Xiaomi 15S Pro出厂默认的贴膜为就是AR低抗反射膜,能够有效降低强光下的反射和眩光,进一步提升强光下画面内容可读性。
第二代3nm制程工艺,190亿晶体管,双X925超大核,4丛集10核心CPU,16核心超大规模GPU,难以想象的是小米时隔八年所带来的手机SoC能达到如此惊人的硬件规模。论实力,玄戒O1拥有于当前旗舰芯片第一梯队的性能释放和能效表现。论意义,玄戒O1的亮相,代表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的企业。
当然,Xiaomi 15S Pro也不仅仅是一款“换芯”产品,基于玄戒O1所带来的第四代三段式ISP,Xiaomi 15S Pro的画质呈现依旧富有浓郁且真实的“光学味道”。自研第三代端侧模型 + 定制6核NPU更是赋予Xiaomi 15S Pro强大的AI算力,还有全新的外观设计和定制细节,UWB超宽带互联、屏幕分区调节以及低反射贴膜,Xiaomi 15S Pro的改变可以说是由内而外。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玄戒O1是小米十一年造芯路的智慧结晶,更是小米15周年为消费者带来的最珍贵礼物。从澎湃S1的初试锋芒到玄戒O1的破茧成蝶,“我心澎湃”——这或许是对这段“来时路”最动人的注脚。
来源:一心一意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