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一周办两场婚礼翻车:工作开除新娘跑路!网友怒问民政局管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2:34 2

摘要:最近,浙江松阳发生了一起婚恋闹剧,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极限操作”。一名25岁的交通局编外人员潘某,在短短七天里安排了两场不同女主角的婚礼。5月10日刚和交往三年的黄小姐办完中式婚宴,转头就通知交往七年的周小姐将在同月17日举办西式婚礼。如果不是抖音视频意外曝光

最近,浙江松阳发生了一起婚恋闹剧,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极限操作”。一名25岁的交通局编外人员潘某,在短短七天里安排了两场不同女主角的婚礼。5月10日刚和交往三年的黄小姐办完中式婚宴,转头就通知交往七年的周小姐将在同月17日举办西式婚礼。如果不是抖音视频意外曝光,这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可能还会继续演下去。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二场婚礼筹备期间。周小姐在刷抖音时偶然看到婚庆公司发布的视频,画面里赫然出现自己未婚夫与他人拜堂的场景。根据松阳县联合调查组通报,正是这段标注“5月10日中式婚礼跟拍”的视频,让整个骗局败露。两位姑娘见面核实后发现,所谓的“婚房”根本就是同一套房子——连沙发上的抱枕都没换位置。

随着调查深入,潘某的操作细节逐渐清晰。他利用编外人员身份在两家之间周旋,对黄女士声称“事业单位要低调先办酒”,对周女士则许诺“年底补办结婚证”。官方通报显示,两场婚礼总花费达60万元,其中包括贷款购置的“五金”首饰和婚宴开支。潘某通过错开婚礼日期、安排不同宾客名单等手段,险些完成这场荒唐的“婚宴二重奏”。

联合调查组明确指出,潘某两场婚礼均未进行婚姻登记。这个关键细节让事件在法律层面产生了微妙变化——虽然从道德角度看明显违背公序良俗,但严格来说并不构成重婚罪。我国《刑法》规定,重婚罪需要满足“法律婚+事实婚”或“双重事实婚”的条件。正如今年4月贵州毕节“三人婚礼”事件的处理结果,此类未登记办酒行为通常仅作劝导教育。

事件发酵后,松阳县交通局依据《编外人员管理办法》解除了与潘某的劳务关系。这个结果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有法律博主指出,多数编外岗位聘用合同确实未包含道德约束条款。当地民政部门在事件通报中特别提醒,婚姻登记系统暂不具备自动核查婚礼举办信息的功能。

这场闹剧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更值得深思。松阳当地农村平均结婚成本约60万元,包含20万彩礼、30万婚房首付和10万酒席开支,不少家庭为此背上沉重债务。情感专家分析,部分年轻人将婚礼规格等同于婚姻诚意,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情感基础。这种现象与短视频平台推波助澜不无关系,相关争议性婚礼内容播放量已超5亿次。

律师指出,虽然潘某事件未触及刑法,但民事维权同样困难重重。根据司法实践,类似情感欺骗诉讼的胜诉率不足10%,主要难点在于精神损害的量化证明。目前两位当事人尚未对外公开维权进展,已有专家建议完善婚姻登记信息共享机制。

这场荒诞剧的后续影响正在显现。涉事酒店因未核实婚礼性质遭舆论质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排查婚庆行业乱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有3起类似事件通过网络曝光,均涉及未登记举办多场婚礼的操作手法。

当我们围观这场闹剧时,或许更应该思考:当婚礼沦为可以重复上演的表演秀,当承诺变成精心计算的套路,我们该如何守护婚姻的庄严性?对于这种游走法律边缘的婚恋骗局,你认为该怎样加强监管?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深度,不妨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

来源:妙招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