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喀什市深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暖心服务,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服务群众的“暖心港”,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当前,在喀什市的大街小巷,“有难题,找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
今年以来,喀什市深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暖心服务,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服务群众的“暖心港”,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喀什市以打造“1厅+4区+N个功能室”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为抓手,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建设。
在这里,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等8个窗口一字排开,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询室、妇女儿童维权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司法所、派出所、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信访办等各支力量在此汇聚,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全链条服务”,让群众告别了以往办事多头跑、重复跑的困境,切实做到“群众少跑腿,问题快解决”。
5月6日,喀什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耐心为来访群众释法解惑。通讯员 延治璋摄
自4月29日喀什市西公园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一个个矛盾纠纷在这里被成功化解,一件件民生难题在这里得到解决。
个体户黄某与某集团的土地租赁纠纷曾闹得不可开交,严重影响了双方正常生产生活。
西公园街道综治中心迅速行动,联动喀什市综治中心业务骨干,邀请法律顾问,运用“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方式,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签订调解书,实现共赢。
运行至今,该街道综治中心已受理矛盾纠纷12件,成功调处11件,其中6件婚恋矛盾的化解,更是挽回了6个家庭的幸福;受理的22件民生事项,也已有19项顺利办结,成为群众信赖的问题解决平台。
喀什市综治中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收获群众的点赞好评。
某托运公司员工克某在搬运货物时,不幸被掉落货品砸伤颈部及背部。克某要求公司承担医疗、误工等费用,公司却以其操作不当为由,拒绝全额赔偿。多次协商无果后,双方来到喀什市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迅速介入,一方面向托运公司负责人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应承担的工伤赔偿责任;另一方面,耐心安抚克某情绪,协助核算各项损失。面对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调解员灵活运用“背靠背”与“面对面”调解策略,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托运公司一次性支付1.55万元赔偿款,克某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拿到赔偿款的克某激动地说:“这里的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好,办事又快又靠谱,原本以为要跑好几趟的事,没想到当天就解决了!”
从土地租赁纠纷到工伤赔偿争议,喀什市综治中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喀什市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构建“多方联动、协同共治”的工作模式,对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群众营造更加和谐、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 陈明 朱克勇)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