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边是没房没车,别来沾边,一边是只要婚礼,不要彩礼。不愚钝的中国男性心里该有杆秤了。并非国产姑娘娶不起,而是国际良缘更具性价比。这句玩笑话背后,究竟是谁在促使中国男性把择偶目光投向海外?
一边是没房没车,别来沾边,一边是只要婚礼,不要彩礼。不愚钝的中国男性心里该有杆秤了。并非国产姑娘娶不起,而是国际良缘更具性价比。这句玩笑话背后,究竟是谁在促使中国男性把择偶目光投向海外?
往昔提及涉外婚姻,大抵是中国姑娘嫁给外国男士。然而近几载,中国涉外婚姻的态势已悄然生变,男性迎娶外国新娘的比例急剧攀升。
来看一组数据,中国涉外婚姻中男性娶外籍女性的比例,从2018年的52%飙升至2020年的近60%,广西等地更是高达92%。有些年岁的朋友或许还记得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像《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还有葛优参演的《大撒把》,它们生动展现了当时部分女性认为嫁个老外便能出国享受优渥物质生活的现实。
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过去五年间,中国诸多省份的涉外婚姻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这些临近国外的地区,涉外婚姻增多尚属情理之中。可如今,河南、安徽、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涉外婚姻同样增长迅猛。
还记得知乎上那个热门问题:为何如今男性不再追求女性?原来,并非男性不再追逐爱情,而是他们拓宽了择偶视野。这群男性究竟作何考量?为何宁愿追求一个连中文都不通、饮食习性迥异的外国女子,也不愿追求有着共同成长环境、饮食习惯的本土姑娘?
根源在于,近些年国内的婚恋环境愈发畸形、压抑。一边是过亿大龄剩女宣扬独立觉醒,另一边是三千万光棍苦苦寻觅伴侣。其实,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女孩历经艰辛,从偏远地区考入大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工作,此时想找个条件优越的对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人往高处走。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算条件优越的男性?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浮夸的言论,什么“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月薪三万,难以为继”,此类帖子下尽是炫耀之词。虽说生活不易,在网上自我调侃无可厚非,但网络过度美化了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将遥不可及的纸醉金迷强加于普通人身上,还肆意嘲讽。
现实里,身高175,月薪过万,长相尚可的男性已属凤毛麟角。但在网络世界,这样的条件却被视作穷酸。再看相亲市场,没房没车直接被淘汰。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房产和一辆代步车意味着什么?北上广深随便一套房子动辄三四百万,且空间狭小,一辆普通代步车少说也得十几万。能凭借自身努力或家庭支持拥有房和车的,绝非普通阶层。
除了房和车,彩礼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西北山村彩礼高达30万,能让一个家庭负债十年;福建莆田更是出现过200万的天价彩礼,几十万只换来三床被子。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下国内的婚恋环境中,敢于步入婚姻殿堂的都是为爱勇往直前的勇士。有房有车有钱仅仅是婚前的基本条件。婚后,男性还需提供情绪价值、情感关怀,时不时制造惊喜,逢年过节赠送礼物。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恐怕不是凡人,而是神仙。
所以,对众多男同胞而言,与其在国内婚恋市场中苦苦挣扎,不如将目光投向海外。东南亚的姑娘勤俭持家,要求不高;俄罗斯、乌克兰的姑娘容貌出众,还可能自带嫁妆。在涉外婚姻里,没有漫天要价的彩礼,只有相互的尊重与包容。有人说涉外婚姻难以长久,但数据显示,涉外婚姻的离婚率反而低于国内。当然,外国媳妇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但涉外婚姻确实为中国男性开辟了新的可能,也能让那些沉迷霸总文学、深陷幻想的大龄剩女清醒过来。婚姻绝非一场利益博弈,而是夫妻双方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的承诺。
来源:呼呼Eri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