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探讨人类生殖与家庭构成的多元议题中,“同性可以生孩子吗”这一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自然状态下,同性伴侣无法直接孕育子女,因为生殖过程依赖于男性和女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辅助生殖技术为同性
在探讨人类生殖与家庭构成的多元议题中,“同性可以生孩子吗”这一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自然状态下,同性伴侣无法直接孕育子女,因为生殖过程依赖于男性和女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辅助生殖技术为同性伴侣实现生育愿望带来了一线曙光。但即便如此,同性生育仍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这些难点不仅涉及生物学层面,还牵扯到伦理、法律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复杂维度。
大家都知道,如果直接把精子的DNA注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让其作为“伪卵细胞”和精子受精。但是这么做却不能够成功,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表观遗传。
人的基因组会记录下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DNA序列的变化,而是以表观遗传的方式等存在,这些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基因组的融合。如果你不消除这些基因印记,那么,你把两个精子的DNA放在一起,他们会保持非常的独立,而不会像正常二倍体的两套染色体相互作用。
类似的,卵细胞也如此,正因为如此,哪怕有些女性可以同时分泌两个卵子,也依然无法做到处女怀孕直接生出个娃来。因为两套染色体一直保持独立。
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去除这些印记。因为受精的过程就是一个甲基化重编程过程,而我们可以人工实现这套流程。
比如2015年底,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团队就成功的用两个卵子产生了完整的后代。
我们知道,卵细胞是互不融合的,否则的话真的就会出现圣母玛利亚。
但是其核心原因是因为两个基因,H19和Gtl2,这两个基因的表观遗传差异影响了两个卵子对彼此的融合(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
于是他们就对这两个基因表达进行控制(通过crispr处理敲掉两个基因的DMRs,deletion of IG-DMR and H19-DMR using CRISPR-Cas9)
他们的做法是如下图所示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去甲基化基因改造,使得一个卵细胞成为“类精子细胞”,然后这个类精子细胞再和卵细胞结合,于是完成了受精,并发育成为了完整的小鼠。
上图是纯粹的小鼠,来自两个卵细胞融合
同性生育所面临的技术难点,不仅仅是医学领域需要攻克的难题,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挑战。然而,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社会观念也在不断演变,未来或许能在这些难题上找到平衡与突破。
文章来源 Zhong C, Xie Z, Yin Q, et al. Parthen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efficiently support mouse generation by oocyte injection[J]. Cell research, 2015.
来源:怪博士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