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时斓娜 白至洁 邹倜然)今天,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向新 向实 向未来”为主题,除14个中东欧国家展商参展之外,还吸引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个国家参展商踊跃参展,其中8个国家的参展商为首次
中工网浙江宁波5月22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时斓娜 白至洁 邹倜然)今天,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向新 向实 向未来”为主题,除14个中东欧国家展商参展之外,还吸引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个国家参展商踊跃参展,其中8个国家的参展商为首次参展。
“多亏了此次博览会,让来自波兰小镇的陶瓷有了在各国展客商面前‘露脸’的机会。”在中东欧展区,天津科斯丁贸易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王璐不断与展客商交流,介绍商品、回复询价、洽谈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的高水平经贸人文盛会,本届博览会汇集众多中东欧特色商品,预计将有超1.5万名专业观众参加,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预计达成从中东欧进口采购意向超100亿元。各界期待,借助该平台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投资等发掘更大合作潜力,开拓更大合作空间,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王璐带来的陶瓷产自波兰博莱斯瓦维茨小镇,当地因盛产无铅白黏土而成为波兰传统手工陶瓷发源地之一。为了将特色陶瓷引进国内,王璐前往小镇五六次。
“中国的市场一定很大!”回忆起第一次去波兰,陶瓷生产商CER-RAF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的这句话让王璐记忆犹新。今年已经是王璐第三次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借由各种展会契机,波兰的陶瓷制品打开了中国市场,来自新疆、宁波、义乌等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批发商络绎不绝。
以展会为媒,中东欧国家各种特色产品齐聚,加速“出圈”。今天,随着保加利亚西红花、克罗地亚金枪鱼输华议定书的签订,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得对华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展台,匈牙利的零食、斯洛文尼亚的南瓜籽油等一众产品正努力进行自我“推销”,期待找到中国代理商,打开中国市场。
中东欧市场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也推动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从黑龙江佳木斯摩托车制造产业园起家的同江赫哲远鹏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带有全功能滑雪板和锻打铝摇臂的雪地摩托车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已经有来自波兰和希腊的客商向我们询问产品,约定进一步沟通合作事宜。”公司综合业务经理刘杰琼说。
展会上,中国企业立足本土优势,开拓中东欧市场,展现出踏浪前行的蓬勃生机。展商宁波立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凯辉表示,如今,公司生产的电机和上下游产业链产品一起,出口中东欧,拓展国际市场,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