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吃内分泌药时,这18个问题千万别搞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9:10 2

摘要:一来,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首要治疗手段,而这类患者又占我国所有乳腺癌患者人数的70%。也就是说,每10个乳腺癌患者里,差不多有7个人需要用到内分泌药物。

一来,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首要治疗手段,而这类患者又占我国所有乳腺癌患者人数的70%。也就是说,每10个乳腺癌患者里,差不多有7个人需要用到内分泌药物

二来,内分泌治疗的周期比较、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主要是口服药,患者在治疗期间面临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少。

所以各位乳腺癌姐妹,互助君今天要讲的就是: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用药问题

01

提问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什么?

回答

大家都知道,雌激素是女性重要的荷尔蒙,而乳腺又是受雌激素调节且对这种调节非常敏感的一个器官。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但在病理状态下,雌激素会刺激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增生,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1]。

内分泌治疗就是通过内分泌药物调整乳腺癌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治疗,即借助药物来减少雌激素产生或抑制雌激素与肿瘤细胞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达到预防复发转移及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02

提问

哪些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

回答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简单来说,只要病理报告中ER或PR阳性率≥1%,即认为是ER或PR阳性,就可以接受内分泌治疗——百分比越大的话,说明激素依赖程度越高,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也越好。

03

提问

为什么进行内分泌治疗前需要判断绝经状态?

回答

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主要来源,在绝经前后是不一样的:绝经前,女性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来源于肾上腺和脂肪。而雌激素来源不同,意味着患者需要的内分泌药物也不一样。

小贴士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的定义[2],满足以下任意一条者,都属于绝经状态:

① 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② 年龄大于等于 60 岁;

③ 年龄小于60岁,自然停经大于等于12个月,在近1年未接受化疗、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或卵巢去势的情况下,卵泡刺激素 (FSH) 和雌二醇水平均在绝经后范围内;

④ 年龄小于60岁、正在服用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的患者,卵泡刺激素 (FSH)和雌二醇水平均在绝经后范围内。

04

提问

常见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哪些?

国内目前上市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芳香化酶抑制剂(AI)、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孕激素类药以及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的靶向药物。

*欢迎姐妹们提出建议,和觅健互助君一起完善

05

提问

已经进医保的常见内分泌治疗药物又有哪些?

回答

包括但不限于:他莫昔芬(甲类)、托瑞米芬(乙类)、来曲唑(乙类)、阿那曲唑(乙类)、依西美坦(乙类)、氟维司群(乙类)、戈舍瑞林(乙类)、亮丙瑞林(乙类)。

在这里,互助君也分享几个查询药物是否可以走医保的方法,乳腺癌姐妹们或许用得上:

✦ 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

①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②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首页后,搜索「医保」、选择「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

③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页面搜索具体药物名字,即可了解该药的报销类别、医保支付标准等详细信息。

打当地相关部门的官方电话,进行咨询:各地区的政策不同,报销条件也会有所区别,所以乳腺癌姐妹平时也得关注下这块的政策,报销前可以咨询相关部门。

✦ 到国家医保局官网查看官方文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已于发布。大家也可以在,获取文件哦。

06

提问

内分泌治疗用药需要持续多久?

回答

没有确切年限,可能是5年,可能是7、8年,也可能是10年。因为每个ER+患者的病情、病情都不一样(如病理分期及对药物的耐受度),其中不少人在术后5年、10年甚至15年,仍然面临着复发风险,尤其是高危人群(如淋巴结阳性、组织学3级、Ki67较高等)。

07

提问

内分泌治疗5年后,哪些患者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回答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5年的内分泌治疗一般已经足够。不过对于二期及以上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伴有淋巴结转移和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这类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通常会延长到10年左右。

08

提问

内分泌治疗期间出现副作用能停药吗?

回答

除非医生说能停咱才能停,否则乳腺癌患者千万不能擅自停药。研究显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擅自停药、中断治疗,肿瘤细胞会再次得到雌激素的“滋养”而重新生长,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增加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和死亡风险[5]。

09

提问

乳腺癌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内分泌药物进行更换?

回答

1)已经出现无法耐受的副作用。例如出现长时间的骨关节疼痛症状(研究表明,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如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有33%~61%的女性患者存在非炎症性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骨关节炎症状[6]),然后尝试过各种办法也无法得到缓解,甚至影响睡觉、吃饭等日常活动。那这种就需要及时跟自己的主治医生进行反馈,考虑看是否需要换药、换什么药。

2)治疗需求:比如已经发生耐药,即目前正在用的药物效果不佳,甚至是越来越差,导致病情恶化。又或者是绝经状态有变化等。

3)经济方面有压力,无法承担某种药物的治疗费用。

10

提问

为什么医生总是强调内分泌治疗期间换药得慎重?

回答

因为随意换药的话,一旦新换的药物产生耐药,要再换回去,治疗效果就没原先那么好,甚至可能也会同样失效。如此一来,乳腺癌患者的用药选择就更少,可能会耽误治疗进展,影响抗癌效果。

11

提问

内分泌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回答

诸如潮热盗汗、子宫内膜增厚、皮下硬结、手指僵硬、关节痛、骨质疏松、血脂异常、恶心、呕吐、皮疹等等,都属于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每一种也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潮热盗汗为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潮热、盗汗的症状会逐渐减轻至消失,因此乳腺癌患友们不必过于担忧。若不良反应未能及时得到控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调节植物神经系统药物莉芙敏,用药两周之内症状便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12

提问

内分泌药物漏服怎么办?

回答

1)如果是短时间内的漏服,即刚刚漏服就发现了,比方说本该9点吃药,但10点才想起来,且漏服那次与下一次服药时间的间隔较长,可以补服一次(具体情况还是要以参考说明书及医嘱为主,最好是在线问诊下医生会比较好)。

2)如果发现漏服时间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不建议补服,继续后面的服药就好(漏了一天服药同样适用此条)。

13

提问

不同内分泌药物的用法用量区别是什么?

从给药方式来看,目前内分泌药物可分为口服型、皮下注射型、肌肉注射型。以口服型为例。其通常为固定剂量连续给药,每日1~3次,但也有例外,如CDK4/6抑制剂4款药里,除阿贝西利外,其他均为连续服用3周停1周。所以乳腺癌姐妹务必要遵医嘱服药,药品说明书也得保存好。

14

提问

哪些食物会影响内分泌药物的药效?

回答

①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如蜂王浆,已有不少研究证明,蜂王浆中确实含有性激素,只是含量很低,但依旧会对人类雌激素产生影响;

②含有呋喃香豆素的食物,如西柚,因为呋喃香豆素会抑制肝脏中CYP3A4这一代谢酶的作用,干扰抗癌药物的代谢;

③含明确致癌物的食物,如烟酒、槟榔;

15

提问

内分泌治疗中「来月经」是不是意味着耐药了?

回答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没有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正在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来月经一般是正常情况。

如果是正在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刚开始使用,那么就需要一个过程,大约2-3针之后才能完全抑制卵巢功能。另一种就是卵巢逃逸,需要重新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16

提问

内分泌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情况该怎么办?

回答

首先,内分泌耐药分两种情况:原发性内分泌耐药,即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或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6个内出现疾病进展;继发性内分泌耐药,即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2年后出现复发转移,或在完成辅助内分泌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复发转移,或一线内分泌治疗≥6个月出现疾病进展。

其次,《2025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是这么建议的:晚期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应结合既往内分泌治疗用药及治疗反应情况,尽量不重复使用辅助治疗或复发/转移内分泌治疗使用过、并定义为耐药的药物。

17

提问

术前新辅助能用内分泌治疗吗?

回答

这么说吧。目前关于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术前化疗的头对头比较研究较少,无法明确地说哪个更适合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但有研究数据提醒我们,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术前的内分泌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例如,对于那些不适合接受化疗且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省略化疗在术前进行内分泌治疗。但对于年轻患者而言,仅仅使用术前的内分泌治疗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8

提问

特殊乳腺癌患者的用药管理要点有哪些?

回答

使用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时会增加某些特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像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特殊病生理状态的患者

来源:乳腺癌互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