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地有生机,让村民有奔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9:44 2

摘要:外出务工的村民已陆续返岗,留村的村民在清明后种下的新品种香米,正处于育苗期。3个产业园放眼望去,蔬菜种植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冬瓜苗正努力生长;茶园中,嫩绿的茶芽迎着春风等待采摘;梨园里,果农们灵巧的双手正在枝叶间穿梭疏果,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外出务工的村民已陆续返岗,留村的村民在清明后种下的新品种香米,正处于育苗期。3个产业园放眼望去,蔬菜种植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冬瓜苗正努力生长;茶园中,嫩绿的茶芽迎着春风等待采摘;梨园里,果农们灵巧的双手正在枝叶间穿梭疏果,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这是村第一书记莫日发日前带领记者行走在村里时所看到的景象。

扎根乡村10年

白竹村是一个以瑶族同胞为主的村落,平均海拔870米,曾经蜿蜒泥泞的山路困住了村民的脚步,饮水难题与贫困阴影交织在山间村落,村民们世代守着青山却难觅出路。

2015年,桂林银行军转干部莫日发主动请缨来到了这里,担任白竹村第一书记。10年光阴流转,莫日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扎根基层,用热血与汗水让这片土地旧貌换新颜。

莫日发驻村的10年,是初心如磐、深耕瑶乡的10年。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莫日发的车辙已深深碾过18万公里;在陡峭的乡间小径,他的登山鞋磨破了十余双。最终,这位瑶山里的“赶路人”,累计争取到1000多万元资金,修建6条通村公路,硬化道路约37.5公里,解决215户村民饮水难题,点亮了460盏路灯。

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连续3次任期届满,228位村民联名按下红手印请求莫日发留任,这份信任成为他坚守的强大动力。

产业兴村,是莫日发在白竹村奏响的振兴最强音。他创新提出“银行+商户+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模式,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紫金米、节瓜、茶场等特色种养业,建成3个特色产业园。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联系专家指导,拓展增收渠道,引进企业合作,成立扶贫产业车间。

在莫日发的努力下,白竹村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让村民有奔头

今年春节以后,莫日发针对不同村民的实际情况,联合政府和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年轻力壮的村民,他牵线搭桥联系了各地的工厂做流水线,不仅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人一到站就有企业专人接应,还提供每人500元路费。年纪大的村民,莫日发就帮他们联系建筑工地的装修活,工作时间较为灵活自由。对于那些就业困难的村民,莫日发更是亲力亲为,在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后,带领他们到当地产业基地,进行一些种植、疏果、采摘的工作。

当地气候较为寒冷,稻米作物在这里种植往往只能一年一熟,加上稻米回收价较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要想好种什么。”2024年,莫日发带领村委合作社,引入新品种香米。香米是以野生稻谷培养的一种多年再生稻,对于土壤、温度要求低,耐寒耐高温,在山区成活率较高。为了鼓励村民种植新品种香米,莫日发带领合作社给村民们发种子,并承诺以4元钱保底价进行香米回收,这个价格高于普通稻米回收价近4倍。

香米成熟以后,莫日发联合桂林银行和工会注册商标、包装加工,帮助销售。线上,在网络平台直播售卖,桂林银行积分平台积分可以兑换香米,为香米打出名声;线下,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村委会、桂林银行等单位购买香米作为工作福利发放给职工,让更多人体验香米,增加回购率。

因为口感好、米质好,香米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年内销售了近10万公斤。“吃过的人都找我们回购。”莫书记笑着说。今年,香米已经播种400多亩。

为民服务不止步

每年春节,当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团聚时,莫日发联合村委都会组织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会上,他了解农民工出去务工的难点痛点,询问他们对村里发展的建议,共同探索村里如何发展。对于在村种植或者想要回村发展的村民,了解他们的需求,看看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今年,在产业发展上,莫日发带领村民继续探索创新。村里的产业园积极引进新品种,开春第一次尝试从传统的节瓜种植转向试种大冬瓜。“我们不断尝试新品种,起到一个引导示范作用,扩大产业发展。”他如是说。

2023年,莫日发敏锐抓住电商风口,带头开启直播带货,让白竹村的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脱贫户通过入股实现持续增收,年均户增收超8000元。2024年春节前夕,71户脱贫户喜获54.8万元分红。

10年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莫日发提到,在修好路、亮好路灯的基础上,今年,会更重视大路小路的硬化保养,保证拖拉机能开进去,还要做好其他后续保障工作,对村民需要的基础设施继续补充增加。

“看到村民们房子装修得蛮漂亮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了,我也觉得很幸福、很自豪。”莫日发发自内心地说。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