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霸退学卖土豆泥,15天涨粉10万,父母不愿接电话亲戚炸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10:39 2

摘要:每天下午五点,成都川大西校区的小吃街上,人影攒动,许多青年学子带着青春的气息,到处问同一个问题,“哪家是卖土豆泥的”?

当孔乙己脱掉长衫,当寒门追寻的体面人生被打破,当小镇做题青年用土豆泥晋升网红,这个社会是否应该选择包容。

每天下午五点,成都川大西校区的小吃街上,人影攒动,许多青年学子带着青春的气息,到处问同一个问题,“哪家是卖土豆泥的”?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正弓着腰搅拌铁桶里的土豆泥。油锅腾起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却遮不住那双被实验室精密仪器磨出薄茧的手。

谁能想到这双手在四个月之前,竟然是在各大精密仪器实验室中,撰写顶级期刊论文的手。

同样在四个月之前,这条街上还挂着一条醒目的横幅,“祝贺费宇同学保送复旦大学”。

费宇,一个从煤矿小镇走出来的青年学子,当年曾是各大中学光荣榜上的常客,年级前十名甚至前五名中总能找到他的名字。

今年3月,24岁的费宇仅用了15天就涨粉了10万人,他火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和他的学识,而是因为他从复旦研究生退学后,卖的土豆泥很好吃。

费宇的前24年,就是非常经典的“别人家孩子”的优质例子。

他已经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走了24年,完美的向其他学子,其他父母,证实了一条“学习改变人生”的道路,从川南的大山中一跃而出,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而后又保研到了国际知名学府复旦大学。

黄浦江畔的梧桐树影里,似乎已经为他铺好了通往学术金字塔顶端的红毯。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费宇在第二个学期,没有跟家里商量,签下了退学申请表,四个月后,四川大学的小吃街上,多了一个卖土豆泥的小摊贩。

“读书读到身心俱疲时就该停下,跟跑马拉松一样,感觉身体不对劲就应该退出比赛,而不是强撑着跑完”。同在小吃街摆摊的小王说道。

27岁卖煎饼的小王,与费宇是相邻的摊主,平日里他与费宇接触很多,小王只有高中学历,一开始他和所有人一样,不理解费宇为何放弃前途光明的道路,选择在校门口摆摊卖土豆泥,直到他了解了费宇的整个人生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费宇去年确认保研后,第一时间把这个惊喜告诉了家人朋友,所有人都在为他高兴激动,只有费宇本人,显得没那么大的兴致,因为在别人眼中,保研到复旦等同于光彩人生,等同于西装革履,写字楼的精英人士。

然而去了复旦后,费宇经常在实验室中晕倒,呕吐,还有躯体化的症状,心理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大把大把的掉头发,晚上睡不着觉,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这样的症状和生活,还要持续好几年。

“如果我当时这么熬下去,可能也能熬过来,但会搭上一辈子的健康,那才是真的完蛋”。

这是费宇在某社交平台上回复别人的评论。

之后费宇就选择了退学,他依然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他要在烟火气里重建生活。

费宇开张的小餐车出摊首日就引发了许多人围观,那天队伍从巷口排到了红绿灯,"比明星签售会还热闹",甚至还有故意蹭热度的主播,举着自拍杆挤进人群,镜头几乎要怼到费宇的炒锅里,直播间标题是"复旦学霸沦落卖土豆泥?

直播间几百人也在议论纷纷,一眼过去,恶意评论占据了上风,这不禁让李瑞想到,这和二十年前,北大才子卖猪肉引发的喧哗何其相似。

当年那个北大才子如今被称为“屠夫状元”,已经做到了身家千万,办公室的墙上仍然挂着北大毕业证和营业执照。

可人情社会的显微镜总是格外锋利,费宇的事情总是要让家人知道的,四个月前家人才大摆宴席,邀请各路好友宣布费家出了个高材生,当时在场众人纷纷贺喜,称赞费宇日后前途无量,老两口的笑意都溢出了马路,吃席者无不羡慕眼红,回家后自然是鞭策一顿自家孩子,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在亲戚好友面前露脸。

结果,本来津津乐道的费宇上复旦读研,还没完全过去热闹劲儿,现在回去已经没法教育自家孩子了。

读研读到退学卖土豆泥?

“可别学那个谁谁谁,读书读到头昏,居然退学去摆摊”。

相信所有人都不会看不起任何行业,但总有人会分成三六九等,相信说这些话来教育孩子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大感触,毕竟就是费宇上了清华,也与自己家人和孩子的生活无关,只是总有人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句,你费家高兴不起来了吧。

费母至今不敢和亲戚好友开视频,怕她们问起"你家的复旦研究生怎么在街头抹桌子"。

费父最开始也气的不行,谁问一次,他就感觉脸上无光一次,每次都想抓起电话把儿子劈头盖脸骂一顿,可每次电话打通,问的最多的还是,在那边过的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饭。

随着费宇走红,网上的评论也越来越多,有位评论的用户,是川大的学子,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讲课的老教授,老教授说。

我教了三十多年书,见过太多有灵气的孩子被所谓的“成功模版优秀人生”勒的喘不过来气。

这句话说的很好,也是当今教育无法忽视的现状。

流量时代的聚光灯来得猝不及防。费宇的某平台账号三天涨粉十万,在他最火的视频里,他讲解土豆泥的做法,语气中还带着学术汇报的严谨:"淀粉糊化温度需要精确控制在75℃..."这种反差萌的违和感,就好比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在菜市场里吆喝。

费宇说,除了评论,他的后台还有好多私信的,很多人的故事跟他一样,都是前二十多年老老实实读书,读出了好成绩,最后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

比如985硕士,放弃毕业到云南开了一家民宿,再比如海归博士,决定承包菜鸟驿站,甚至还有中科院的精英,在夜市上买提拉米苏蛋糕。

每条私信都给了费宇动力,让他觉得我道不孤,每个人的故事,都引发了费宇对“体面人生”的重新思考。

当然,质疑声更多,有人说他用的手机是最新款的,要一万多一部,说费宇摆摊是为了火,为了红,为了作秀。

而更多的人则批判他,开了个坏头,建议永封他的账号。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儒林外史的范进,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了举人后就疯了。

封建时代,想必每个读书人身上都被绑架着“体面和出人头地”,你做不到你的人生就是失败的,所以当范进心里扛着这样的压力考上举人时,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人生惊喜”,于是就疯了。

而那些批判费宇,说费宇开了个坏头的,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呢?怕自己孩子也学他让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还是怕费宇火了之后,影响下一代人不奔着学历,而是奔着挣钱呢。

费宇的餐车上写着一行字,“可免费咨询考研攻略”,这位喜欢穿格子衬衫的年轻人,一边做土豆泥,一边和排队的学子聊考研技巧。

很奇特的场景。

所以在费宇看来,知识从未被放下,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成长,虽然换的新方式,有些争议。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摆摊商户中21%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年轻人正在进行的生存实验,他们像费宇一样,把实验室的严谨带进厨房:用电子秤称量调料配比,用数据分析客流量峰值。

这些操作对比于其他靠着搞怪博眼球火起来的网红来说,无异于降维打击。

费宇说,有次下大雨,他怀里抱着土豆泥跑回家中,而他保研成功那天,也下了大雨,他抱着电脑冒着大雨跑回宿舍,同样的大雨,却是两种人生。

费宇说,他不知道生命的真相到底是哪种。

在费宇的某条视频下面,他说道,孔乙己的长衫不应该是枷锁,而是翅膀,既能穿着它光鲜的天上飞翔,也能穿着他贴着地跑。

所以,对于此,我们的社会,该不该给予宽容呢?

来源:文人李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