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香港会展启幕 汇聚逾130位艺术家160多件经典作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1:29 2

摘要: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支持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广东省文联及紫荆文化集团共同主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香港)」,今日(2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揭幕。行政长官李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支持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广东省文联及紫荆文化集团共同主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香港)」,今日(2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揭幕。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劲军等200多位政商文艺界嘉宾齐聚维港之畔,见证这场跨越地理与时空的艺术盛典。

展览以「其命惟新」为主题,汇集逾160件经典作品,涵盖油画、水墨、版画、漫画等多元形式,辅以珍贵文献、历史影像及数字化沉浸式展陈,分六大主题板块全景梳理广东美术百年革新历程。从「勇立潮头」洋画运动的开拓先声,到「艺术革命」中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的激荡交锋;从「匕首投枪」抗战木刻的铮铮铁骨,到「人间画会」在港点燃的艺术星火,展览以史为轴,展现粤港两地艺术家「同根同源、互融共进」的文化基因。其中黎雄才的大型画作《迎客松》在本次香港展览上首次亮相,该画长逾11米、高逾3米,「非常震撼」。

李家超在开幕式上致词时指出,这次展览是一场穿越百年的艺术之旅,将让更多香港市民和游客欣赏广东美术经典,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交流的良好示范。上世纪初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守正创新」的兼容并蓄,彰显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相容互补的要义。这股多元发展的艺术之风,更吹拂到香江,滋养香港美术教育的土壤。

李家超表示,广东与香港山水相连、文脉相通,更在国家危难之际共担民族大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漫长岁月中,一批又一批粤港艺术家投身抗战洪流,有些更以画笔为刃,唤醒民族大义。这次展览让香港市民共同回顾救亡谋存的烽火岁月,加深大众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提升社会各界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李家超对艺术界提出三点期许:一是以文脉为舟,深化粤港艺坛共融。特区政府将继续与大湾区城市携手合作,展现香港同根同源的人文姿彩和文艺内涵,推广岭南文化特色,共建人文湾区。二是以创新为笔,拓宽艺术对话视野。以「数字化」、「沉浸式」等方式走向海内外观众,吸引全球年轻世代互鉴共赏中国艺术的文化温度。三是以民心为桥,厚植文化认同根基。要铭记先烈为民族存亡而战的坚定意志,以中华文化艺术软实力,向观众呈现家国情怀的要义,提醒社会珍视得来不易的和平。

郑雁雄在致词时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葳蕤生光,其密码就蕴藏在一脉相承的文化脉络里。粤港两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近代以来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领先地,广东美术就是其重要代表。在一百多年发展历程中,广东美术坚持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是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旗帜和闯将。香港与广东美术尤其是岭南画派关系密切,香港的开放环境、文化交融,为广东画家提供了新的发展土壤,成为广东美术传承发展和广东画家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

郑雁雄指出,大展主题「其命惟新」既是百余年广东美术的发展主线,也是百余年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主线。此次大展,不仅是一次「不忘本来」的历史回眸,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深情展望;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更是一场血脉相连的心灵共振;不仅是一道照鉴古今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曲激荡灵魂的文化礼赞。展品充分展现了艺术家们坚守中华审美理想,在民族颠沛、家国飘摇之时坚守传承,在对外开放、交流互鉴之中坚定自信。这一文化自信与兼容革新的辩证关系,对于香港当下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更好发展,做出新的成绩、更大贡献,有重要启示意义,也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必须坚持的重要经验。

郑雁雄表示,续写新时代香江文化传奇,一是需高举爱国主义大旗,让艺术成为精神的火炬。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将爱国主义贯穿艺术实践始终,使香港同胞在文艺浸润中筑牢爱国爱港的思想根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二是需展开创新创造之翼,让传统焕发时代的光芒。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大力推进文艺创作、文艺产品生产等各方面创新,努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其命惟新」的姿态回应时代命题。三是需架接交流互鉴之桥,让文化成为联通世界的纽带。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熔世界潮流、中华气派于一炉,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出彩出新。

胡劲军在致词中表示,岭南美术是粤港文化发展的关键纽带。百年来,岭南画派在两地繁荣发展,带动美术教育联动,让「传承与革新」成为两地美术界共识。粤港两地以岭南画派为依托,形成「传统根系深植岭南、现代枝叶舒展双城」的格局,共同构建起粤港美术「一脉两枝」的多元文化生态,成为中国美术史中地域文化协同发展的典范。当前,粤港澳三地紧扣「一点两地」新定位,抓住共同的发展机遇,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文湾区。此次展览的举办,既是美术界的重要事件,更是两地文化交流开启新篇章的重要标志。

胡劲军对粤港两地文化交流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携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期待粤港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交流合作,一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岭南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深度融合,孵化国际文化IP,打造更多兼具中国精神、湾区特色、岭南风韵的文艺精品,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新活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二是携手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粤港两地资源互补,文化产业合作潜力巨大。期待双方发挥金融与产业集群优势,联通文化产业链,共同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三是携手讲好新时代湾区故事。期待两地携手发挥大湾区的区位枢纽与媒体宣传优势,深化国际合作与传播协同,聚焦国际论坛、跨文化展演等领域,打造多元交融场景,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让大湾区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为全球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展览特设「人间画会」专题,展出符罗飞《一元一粒米》、廖冰兄《禁鸣》等珍品,重温香港作为抗战文化堡垒的历史担当。同步展出的数字化展区,以AI技术重构艺术家静态画作,令观众沉浸式感受岭南艺术的现代蜕变。策展团队强调,此次展览不仅是对百年历程的致敬,更是对大湾区文化共荣的宣言——从「木美人」油画的东西方初遇,到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表达,粤港始终以开放胸襟书写中国美术的「湾区范式」。

是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及紫荆杂志社共同承办,并由香港中华联谊会担任特别合作夥伴,今日起至6月2日在会展向公众免费开放,没门票者需先登记及领取免费门票,方可入场。

来源:港人讲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