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行情进入到指数缩量上攻,个股泄洪的态势,不难发现指数周线是红盘上攻的,但是很多个股的周跌幅超过了10%,特别是一些高位股3日回调超过了20%,这就说明做盘难度加大,被套的资金又会是谁呢?EN。。。美联储再度提出适度性降息的策略,并且提到了下半年至少降息一次
【盘面分析】
本周行情进入到指数缩量上攻,个股泄洪的态势,不难发现指数周线是红盘上攻的,但是很多个股的周跌幅超过了10%,特别是一些高位股3日回调超过了20%,这就说明做盘难度加大,被套的资金又会是谁呢?EN。。。美联储再度提出适度性降息的策略,并且提到了下半年至少降息一次的言论,美股跌跌涨涨的走势实际上离历史新高越来越近了,这也说明外围金融市场“没有问题”。A股市场仍然陷入在“喊口号”的阶段,然而信心的恢复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接下来仍然要注意二次冲高后的回调行情再度出现,现阶段赚钱不难,保住利润很难!
骑牛看熊发现国际资本也处于加速阶段,根据《核聚变2024 行业报告》,多数核聚变公司预计核聚变商业发电在2031-2035 年实现,2024 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超过71 亿美元,同比2023 年增加9 亿美元。随着我国多个实验堆持续进入招标阶段,看好可控核聚变产业在“十五五”期间有望进入密集的资本开支期,资本开支加速,看好板块“十五五”期间高景气度。重点关注中游设备环节(如磁体、真空室、第一壁等)有望持续受益板块资本开支提升,关注板块资本开支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三大指数均小幅低开,两市开盘下跌个股超4000只,题材板块方面可控核聚变、超导概念、医药等板块表现较强,文娱用品、军工、航运等板块表现较差。可控核聚变概念盘初走强 ,早盘融发核电、哈焊华通涨停,辰光医疗、雪人股份等涨幅靠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宣布,经过数十年努力,由 30 多个国家参与建造的 " 人造太阳 " 已完成其 " 电磁心脏 " ——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
创新药概念股开盘走强,众生药业涨停,海辰药业20CM涨停,华森制药、诚达药业等跟涨,恒瑞医药拟在香港发行2.25亿股,今日挂牌交易,目前港股股价涨超30%。固态电池概念股再度走强,滨海能源5连板,英联股份涨停,金龙羽、天力锂能等多股涨超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
汽车整车股震荡拉升,比亚迪续创历史新高,汉马科技涨停,赛力斯、北汽蓝谷等跟涨,预计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总量将达到约185万辆,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5.4%。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强,兰剑智能、东土科技双双涨超10%,华研精机、东贝集团等多股涨超5%,《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将于5月25日在杭州举行。宇树科技将以合作方身份参加比赛。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五指数主要是集中在红盘震荡阶段,但是本周成交量每日都比前一日低,这说明了资金在逐步撤离,有时候听别人“喊多”,不如进来玩玩就知道行情有多么险恶。近期市场萎靡不振,红利相关板块铭心啊受到避险资金的青睐,受益于扩大内需的消费领域;以及军事、人工智能等不同维度的科技相关板块。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40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五仍然是在60日线之下运行,重心下移的同时,高位股继续PK赛,低位股并未受到资金青睐,盘面再度被打乱,新的方向等待出现。基本面和政策面基本明朗,短期外部因素有所缓解,影响市场的三因素均有明显边际改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下降,注意盘面的方向选择,这个位置“并不太平”。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07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目前A股市场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的重叠趋势中,2025 年A 股市场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中维度来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技、绿色、消费以及基建等领域将是未来市场关注的主要方向:科技领域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以及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重点培育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绿色经济与碳中和方面,新能源、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碳捕集与交易都有较大发展空间。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的收官状况,具体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
题材板块中的可控核聚变、超导、AI医疗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休闲食品、文娱用品、航运港口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5月1日BEST 项目工程较原计划提前2 月启动,要将包括超导磁体系统、磁体馈线系统、杜瓦等核心部件安装至主机基坑内。近年来国内外核聚变发展进入加速期,今年以来相关项目招标亦加快落地。5 月15 日,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 组织签署WPP合同,为2019 年以来双方签署的第四项重大合同。
核聚变板块近期催化不断,看好板块2025 年迎来招标加速期间。1)近期催化:4 月底ITER 组织宣布项目的“人造太阳”完成建造“电磁心脏”、五一期间BEST 项目宣布总装时间提前2 个月、Thales 进军核聚变领域。2)板块招标加速期:产业已进入核聚变实验堆密集招标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合肥BEST 项目2025 年至今已累积招标超过70 项,持续印证板块景气度。
在AI 算力爆发带来全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下,核聚变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加大研发力度和商业化落地几成必然趋势。我们看好核聚变加速落地下,上游相关设备项目中标带来的业绩增长贡献。看好可控核聚变行业在“十五五”期间资本开支进入加速释放周期,相关设备公司的订单有望释放,建议重点关注板块资本开支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可控核聚变性能优异、核心指标Q 值持续提升、产业化资本加速,是未来发电能源的优选。可控核聚变发电的模式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等优点,相较于其他主流发电方式优势显著;从核聚变的商业化落地来看,Q 值的大小决定了商业化落地的进程,近年来Q 值不断提升、已经大于1,实现能量的盈亏平衡;目前国内多个核聚变Q 值目标持续提升,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推进。
技术端: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突破,推进板块商业化落地进程。磁约束是核聚变实现反应的主要约束方式,25M3 能量奇点公司在高温超导磁体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大孔径强场磁体——经天磁体成功完成了首轮通流实验,产生了高达21.7 特斯拉的磁场,推动高温超导在核聚变落地进展。
产业落地端:2025 年EAST 项目实现重要突破,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EAST 首次完成1 亿摄氏度1000 秒的“高质量燃烧”;可控核聚变领域“聚变三重积”的两大指标分别为燃烧时间、燃烧温度,本次EAST 项目的实验结果“亿度千秒”代表着商业化落地的重要进展。
当前我国可控核聚变正处于实验堆建设、工程堆验证阶段。根据我们梳理,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建设主要来自于中国核工业集团体系、中科院体系、商业公司、高校系四大方向,单个实验堆的投资金额在几十亿元到上百亿体量。今年以来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CRAFT 低温测试平台、TF 绕组、TF 磁体焊后机加工及配套服务等多个项目招标,招标金额多为几千万级,持续印证着产业景气度提升。
来源:骑牛看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