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无主动物该不该投喂?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08:00 2

摘要:不久前,刘女士发现楼上邻居王先生在客厅阳台上搭建了喂鸟盘和喂食盒,吸引来许多小鸟,导致她家的窗台及空调上遍布鸟粪,叽叽喳喳的叫声也影响了休息。遇到雨天,喂鸟盘上的积水都流到了她家的窗台及窗户上,弄得四处脏兮兮的,还散发出刺鼻味道。

制图 冯晨清

新闻聚焦

阳台搭架喂鸟 影响邻居被判拆除

“鸟叫声吵得我睡不好觉。”因为楼上邻居搭架子喂鸟,家住丰台区的居民刘女士将其告上了法庭。

不久前,刘女士发现楼上邻居王先生在客厅阳台上搭建了喂鸟盘和喂食盒,吸引来许多小鸟,导致她家的窗台及空调上遍布鸟粪,叽叽喳喳的叫声也影响了休息。遇到雨天,喂鸟盘上的积水都流到了她家的窗台及窗户上,弄得四处脏兮兮的,还散发出刺鼻味道。

和王先生沟通未果,刘女士选择了诉讼,要求其拆除喂食盘及喂食盒。而在王先生看来,喂养小鸟是友善之举,目的是爱护鸟类,喂鸟盘、喂食盒并未影响到刘女士,而且小鸟的叫声也没有达到噪音的程度。

记者从刘女士当时拍摄的照片中看到,她家的空调外机及窗台上落着星星点点的鸟粪,一只麻雀正从喂鸟架上探出头来。法院认为王先生的搭架喂鸟行为确实对刘女士造成了影响,最终判刘女士胜诉。收到判决后,王先生主动拆除了喂鸟盘及喂食盒。

记者走访发现,在很多小区,投喂无主小动物的场景屡见不鲜,也由此引发了不少邻里纠纷,如何管理颇让社区伤脑筋。

社区探索

人道救助+科学管理

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在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羊肉胡同120号院,几只流浪猫组成的“黑白家族”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而在半年以前,这个“黑白家族”14个成员的存在,还曾让小区居民之间矛盾陡生。

该小区所在的砖塔社区服务站站长史国平回忆,一名租户去年搬离时弃养了一只猫,由于繁殖太快,半年内激增至十余只。小区本就不大,这么多只猫在此吃喝拉撒,让居民很闹心。到了冬天,有人把猫窝和猫食盆摆进了楼道,进一步引发了不满。为此,街道、社区联合走访调研,逐渐明确“人道救助+科学管理”的治理方向。物业公司利用地下闲置空间设立了一处临时安置点,热心居民组成了志愿小组,负责安置点喂食、清洁及定时放养。社区还联合月坛宠物医院开展绝育+防疫公益行动,为6只流浪猫实施绝育手术,成功为4只幼猫找到领养家庭。

目前,流浪猫的数量从峰值的14只降到5只,居民投诉量归零,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在史国平看来,社区之所以能够解决流浪猫议题,秘诀就在于以绝育替代捕杀、以领养替代投喂,兼顾动物福利与社区秩序,从而体现城市治理温度。 本报记者 徐慧瑶

网友热议

“投喂容易引来更多小动物,带来安全隐患。我晚上遛弯时,从草丛里冷不丁就跑出来几只,黑灯瞎火的,吓人一跳,万一被咬伤怎么办?”

——春日花开31

“不应该投喂,有的人把装着食物的盆子摆在那儿投喂,一摆就是好几天,弄得满地食物残渣;一到夏天,臭味扑鼻、滋生蚊蝇,太影响心情了!”

——用户7971297450

“谁喂食谁负责,要么帮它找个家,要么领养回家,否则就顺其自然。”

——GOSH的奶盖

今日我主持

主持人:秦秀玲

绿地花丛中摆着饭盆、阳台上搭起架子……居民小区里,有人喜欢投喂流浪猫,有人热衷于喂养小鸟,对此大家各执一词,这也成为引发邻里矛盾的导火索。赞成的一方觉得这是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体现;反对的一方认为这会导致环境脏臭不堪,干扰正常生活,而且小动物扎堆还容易传播细菌,影响小区的生态环境。小区里的无主小动物到底该不该投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实现人与宠物和谐相处?让我们听听各方声音。

各有说法

支持

应该传递爱心与善意

一些人投喂无主小动物,是基于爱心。家住通州区的居民宋女士最近在卧室的空调外机上摆放了一盆杂粮,吸引来许多小鸟,其中最多的是麻雀、斑鸠、喜鹊。她说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城市的“新居民”,应该给予温柔和善意,尤其在冬季食物匮乏时,适量投喂可以让它们生存下去。

像宋女士一样,不少居民爱上了开办“小鸟食堂”。在电商平台上,“户外喂鸟器”销量火爆,从买家秀来看,多数买家都将喂鸟器装在户外,用于投喂野生鸟类。“挂在家门口的林子里,让鸟儿感受人类的温暖”“冬天了,给小家伙们补一点自助餐”……不少买家的喂鸟初衷都是播撒爱心,让它们有充足的食物。

家住海淀区的居民王先生时常带着女儿,拿着准备好的食物,去小区里的固定地点喂养流浪小动物。他说:“投喂过程也是在进行生命教育,能让孩子学着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从投喂中体会到乐趣

居民赵女士住在丰台一小区的一层,在她家院子里,猫食盆和水碗一应俱全,里面盛满干净的猫粮和水,每天晚上都有两只橘猫准时过来吃。

“看着小猫们慢慢长大,我很有成就感,工作中的疲惫和压力也一扫而空。”赵女士说自己喜欢猫,院子里又有地方喂养,一来省得小猫们四处翻垃圾桶觅食,二来也从中体会到了乐趣。为了避免食物残渣影响周围环境,她每天都会清洗盆碗。这几年小区里的流浪猫数量并没有增加,所以也没有其他业主明确反对她喂猫。

反对

噪音粪便让人受不了

朝阳区华腾园小区曾因流浪鸽泛滥而屡被报道。过去,由于部分居民投喂,这些无主的鸽子食物充足,一度繁殖至上百只。它们在居民家窗外筑巢搭窝,搞得鸽粪遍布、鸽毛飞舞、叫声吵人,后来街道、社区等多方联合进行了治理。

记者近日来到华腾园小区的露天广场,只见周围仍有几十只鸽子在活动,一些汽车顶上落着不少鸽粪,广场旁贴着“禁止喂食鸽子”的标语。在记者驻足的半个多小时内,不时有鸽子飞过,但并没有居民进行投喂。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群鸽子在小区里生活了近20年,以前总有人喜欢投喂,现在随着大家提升意识以及社区不断治理,鸽子扰民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由于该种群在此生活了多年,问题还难以彻底解决。“为了维持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大家千万不要投喂鸽子。”这位居民呼吁。

只喂不管致无序繁殖

“春天时,小区里的流浪猫经常半夜乱叫,吵得人睡不好觉。”家住昌平区北七家镇的居民张先生说,长期投喂不仅会让它们失去觅食能力,而且导致流浪猫扎堆,加大传播病菌和咬伤人的风险。

一些爱猫人士也忧心于流浪猫的无序繁殖。前阵子,朝阳区的居民王女士在附近小区的一处树丛里,发现了几十只被喂养的流浪猫,其中不少是今年刚出生的。王女士本想救助,但这么一大群让她力不从心。此前她曾救助过多只流浪猫,不仅抓捕困难、绝育费用高,给猫找人领养也分外艰难,最后好几只都“砸手里”了。“不能只喂养不给绝育,不进行管理,长此以往会陷入恶性循环。”王女士呼吁。

专家

集中觅食易传播病毒

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表示,投喂会让鸟类形成依赖,且鸟类集中觅食、产生粪便,会导致病毒传播。“一只患病的麻雀或者斑鸠,可能会影响其他健康的种群。”

一些爱心居民担心小鸟缺乏食物,因此进行投喂,但李理提醒:人工投喂野生动物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课题,要在极端天气下,在专门区域申请开展,并由专业人士监督,不应自行开展。

对于非野生动物的流浪猫,众多专家和社会组织都不提倡单纯投喂,普遍推崇TNR(指捕捉、绝育、放生)的救助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一些城市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关注和试点。公益社群“幸运土猫”撰写了大量TNR的科普指导文章,涵盖如何使用工具抓猫、运输以及和宠物医院沟通等。该社群的工作人员坦言,人们的思想很难一下子转变,TNR的相关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普及。

好心投喂也可能侵权

投喂小动物还可能带来法律风险。丰台法院法官助理李敬提醒,一方面,投喂行为可能给邻里带来困扰,有可能会侵犯到相邻关系人的权利。另一方面,如果投喂的无主小动物对他人造成损害,投喂人有可能要承担侵权责任。

“长期固定投喂流浪、无主动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其生活习性,导致动物在一定范围内长时间聚集,给环境引入相应的危险源。如果因此对其他人产生了致害后果,因为投喂人未曾有效管控动物,损害后果与长期投喂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善意投喂人就需要担责。”李敬解释。 本报记者 徐慧瑶

针对本次话题,北京晚报官方微博推出了“小区里的无主小动物该不该投喂”的调查,根据本次调查的样本,网友们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话题预告

邻里圆桌下期话题将关注“小区里的建筑垃圾清理有没有时限”。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5202188、85202199或关注北京晚报官方微博和我们唠唠。您还对哪些邻里问题感兴趣,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保存图片到相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