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岁那年,我们怀揣着为民谋公正的炽热初心踏入法学殿堂,期冀着在浓郁法学氛围的浸泡下顺利成为法学精英,却在开学那天被塞入一份“精英养成指南”,科研、优绩、保研、大厂…我们按照既有的标准不断物化自己,磨砖作镜,积雪为粮,却在四年弹指之际发现,空留一副光荣的外壳。
十八岁那年,我们怀揣着为民谋公正的炽热初心踏入法学殿堂,期冀着在浓郁法学氛围的浸泡下顺利成为法学精英,却在开学那天被塞入一份“精英养成指南”,科研、优绩、保研、大厂…我们按照既有的标准不断物化自己,磨砖作镜,积雪为粮,却在四年弹指之际发现,空留一副光荣的外壳。作者对“优绩至上主义”的本科学习现象进行反思,并就“怎么读才不算虚度”给出建议。希望本文能给各位法学生带来启发,在本科学习中长出自己的血肉之躯。
来源 | 鱼跃法学
01
前言
我在十八岁那年感染了法学。
我听别人说,只要能熬过本科这一个关键疗程就好了,按部就班的,这种疗法的后期效果很好,试过的人都已经功成名就。
可是这毕竟是一种慢性病。也许有人死了,但我们无从得知。
后遗症是逐渐出现的。
首先受到攻击的是我的语言系统。我开始主动地使用“法言法语”,我认为这是法学本科给我带来的利好,扎实的基础训练使我的语言具备一种“专业门槛”,每个感染了法学的人接受治疗后都会构筑这种门槛,最终形成一堵厚厚的墙,把普通人隔绝在外,我们独享收益。
但是我发现我的症状开始异化,我逐渐失去了描述和记叙的能力,我不再能共情感性的事务,我只会冰冷的分析,高度理性的。
后来,我越来越痛,似乎在被灼烧。我尝试用专业知识合理化不合理的规则、刨根究底寻找细小的逻辑漏洞攻击着对方观点...我频繁地开始发烧。
再后来,我病入膏肓了。我知道那样的法学本科疗程对于我来说是毒药,我辛苦学习构建的整个体系和理论都会被那样的虚度土崩瓦解。
好想坐上时空穿梭机,好想告诉曾经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不要忘记学法的初衷,不要再一次的虚度。
好想回到最本真的时候。
02
未来与现实交汇:对极大割裂感的反思
前阵子秋招期间各类双选会的笑料频出,而幽默背后则是对严峻社会现实的反思,四年法学本科的培养,你究竟学到了什么?
(一)一个普通法学生的剪影
你此时此刻在干什么呢?是刚刚从无限复制粘贴的魔咒里逃离出来,和朋友吐槽着日复一日的dirty work,连会用电脑的初中生都能做,但是社会就是要的就是“大材小用”;又或者是看着错了8个完形填空,怀疑自己努力了大半年的考研为什么到现在还会是这种结果,进而又陷入了考不上怎么办的反问循环......
你有多久没有说过你热爱法学了?
还记得你小时候最爱看TVB的律政剧,羡慕精英律师穿梭在高楼大厦里意气风发,羡慕他们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唇枪舌战寸步不让;后来,你追令人心动的offer,期期不落,心想着自己将来肯定也会这样,毕竟从小就被亲戚夸赞“这孩子真能说,一看就是靠嘴活的命”;再后来,你成功读上了法学,刚开学你对一切都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觉得一定能在这所法学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的庇护下顺利成为职场精英。
可是,一切好像都变了味。每学期开学你都信誓旦旦地说:这学期我一定好好听课!结果还是被各种社团组织、科研比赛缠得寸步难行,课堂发言只是为了刷脸加平时分,期末一周3倍速播放法考视频、考前一晚通宵看书,幸好最后的绩点还算好看。
到了大三,你开始思索自己的前途道路:升学、留学、就业......你简直是焦头烂额,哪条路都不容易,但是你突然发现,无论走哪一条好像都要从头来过:说考研,你的专业知识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说就业,面对合伙人的层层追问,你支支吾吾,大学前三年你好像什么都学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
你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像不会停止旋转的陀螺,但这似乎是毫无意义地旋转,没有人拿鞭子抽着你,但是你的旋转速度也没有因此有所变化。
(二)我们似乎掉入了优绩主义的漩涡
近几年总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确实,人生的选择很多,就算不是旷野也绝对不是一条笔直通向“红圈外所精英”的轨道,还有“体制内精英”“宇宙大厂精英”等等,秋招春招的屡屡碰壁让大家大喊:妈野,旷世人生!
除了社会人才的饱和这一重要原因外,需求与供给不匹配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正如上文所说,四年的法学本科给你带来了什么也没学到的空虚感,这会进一步具象化为你的思维逻辑等等都还如同刚入学的新生一样。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这个优绩主义至上的世界带来的弊端。
你从入学甚至更早(从出生)开始就在接收这样的信息,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不能落后。精英主义就像影子一样片刻不离地跟着你,像吊在驴面前的胡萝卜,让你不断降低配得感和精神底线,不断PUA自己,进而成为一颗完美无瑕、严丝合缝的螺丝钉。用既有的标准不断物化自己,把所谓的变成精英锚定成法学生“成功”的终极目标,最后成为dirty work流水线上的牺牲品、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瓶。
大学期间,你一直被优绩主义绑架,但似乎也乐在其中,最后保研成功、进入大所实习...前途似乎一片光明。那,这就可以证明这样的本科没有虚度吗?
只看结果而跳过过程的答法显然是得不到满分的。大一上学期上法理课的时候,老师分享说现在的你们还保留着一点普通人的正义感,等到大三就会变成死搬法条的冷血动物了。或许你当时嗤之以鼻,认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直到现在,看到一个社会性议题,你的第一反应是套用什么法条才能解释,你知道在工具理性和情感逻辑这座天平上,你还是倒向了工具理性的一方,有时候做案例题,明知道违背朴素正义感,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写上了法条分析的答案,后知后觉发现自己也成长为了最讨厌的那种人。
你曾经是多元的,现在也是,但这不是基于情感价值的主动选择,而是你的保研院校、你的就业offer、你的同龄人需要我表现得优秀多元。法学的赛道太拥挤了,你只有把自己包装成精致待拆的礼物,你不再是你,而是高分的绩点和语言、响亮的实习title、数不尽的奖学金、科研竞赛组成的一串数据代码。
03
法学生的出路:对“法学门槛低”的碎碎念
2018年法考改革后,官方对法考的报名资格在学历和专业方面作出限制,提高了报名门槛,这是不是也体现了对于我们法本生的信任和重视呢?
(一)法考备战NPC图鉴
备战法考期间总能刷到这几类人:
1.非法本在职大龄二胎宝妈零基础过法考
2.在职工作者每天2小时极限备考
3.脱产准备法考1年日均学习10小时
4.双考党一周速通法考
......
这似乎证明了法学入门门槛很低的事实,即使是法本生最终也不过是B站大学的学生,那法学本科究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少专业壁垒?毕业生没有过法考是不是证明本科被虚度了?其实不然,法考其实依旧筛选的是应试能力,而法学本科真正需要养成的则是法学思维。
(二)我心目中真正法学生的模样
所以,法学到底在筛选什么样的人呢?怎样才算没有虚度我宝贵的法学本科呢?这道题的答案无疑是开放式的。
之前在参加某个学校的夏令营的时候,沉迷复习无法自拔的我耳边传来老师的演讲:几乎全中国最优秀的法学本科生都坐在了这里...我有些惭愧地摸了摸鼻子,实在是配不上这么高的评价,我只是一个很会背书、很会考试的普通人罢了。
以我浅尝辄止的法学学习体验来看,法学院确实是六边形战士的集结地、是各类卷王各显神通的风暴中心,但这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法学生。盲目卷绩点、三千字论文写到一万字、做不完的小组作业和学生工作、上课刷脸回答问题只为了平时分加分、为了保研参加不喜欢的比赛...结果到头来法考确是有惊无险的通过,但是不会思考、不会质疑,这只能称得上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也是到头来一无所获的空虚感的罪魁祸首。
保研复习期间以及听各类讲座的时候,会学习以前的法学大家的故事,听他们的讲座。他们对于某个法律问题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于学生的提问对答如流,在论文发表现场争锋相对,真是精彩绝伦的交锋。这才是真正的法学生,是思辨博学的、是勇敢纯粹的,对于知识如饥似渴、对于质疑大胆回应。
其实由于法学的内容纷繁复杂,想要单纯地依靠法学本科四年完全掌握,想想都不现实。而也正因如此,很多院校采用的均为填鸭式的教学,或许刚开始还会深入浅出讲讲法学原理,但到后来由于课时的压缩,就开始像走马灯一样放映PPT,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像机器一样只知道接受而不懂得反思,对于平时作业也是交差式的做论文裁缝或者AI生成,很少情况下会发生够追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困扰,由此丧失了提问和思考的能力。
若要不虚度,你不能随波逐流,任人摆布,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做牺牲品。
04
打破第四堵墙:对自己的建议
影视作品中有“第四堵墙”这样的说法,一般一个舞台的内景只有三面墙,面对观众席的那面在物理意义上不存在的“墙”,就被称为“第四堵墙”,它试图将演员与观众隔开,这正如我们在法学学习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我觉得,打破这堵墙正是破题的关键。由此,在人生线的角度,我们的法学本科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一)修炼内功心法:重新认识自己
1. 转变高中思维,抛弃老师依赖
其实初入大学的新法师们似乎习惯性地依赖老师,这其实是一种高中思维的延续,在此种模式的培养下脱离了学校的保护伞后,进入社会仍然是一个大龄巨婴,等待着mentor的不吝指教,狼狈地在各种软件上搜索实践技巧。
其实,大学是自由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作出一种选择。但是很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想着“老师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做什么上,比如考高分、打辩论、卷实习等等,极少人关注为什么做。由此,就会形成一种公式化套路,比如老师布置了一个中期考核论文,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去找类似的论文,然后打开知网或者其他网站,输入关键词...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一个成长的阶段,毕竟总要先从模仿开始,积累大量案例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思考。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思考就是很多人观点的拼凑,在你笑称自己是论文裁缝的时候还会顺带安慰自己一句“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本科生,他们这些大牛都没研究出来...”。可是,你仔细回想一下你完成论文的过程,自己似乎只是做了一个论文检索筛选的工作,复制粘贴过后很快就会忘记,搪塞完了老师也成功洗脑了自己。输出新观点注定是很难的,但是如果在做之前先思考一下为什么,考虑一下我检索的目的在哪里,这件事的优先级又是多少,比如在完成一篇小论文前,可以先考虑一下我对这个领域的感兴趣程度是多少、我大概需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每个模块是需要案例还是数据还是理论支撑等等,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先梳理出大概得逻辑脉络,找准着力点,最后才是寻找类似论文对框架进行补充。
要学会不断地思考,学会主动地作出选择,而非被动地作出行动。
2. 敢于尝试体验,切身经历最佳
之前在小红书上刷到“准大一律所实习”之类的VLOG,看到评论区一片哗然:“哇,这也太卷了”“有必要嘛啥也不会学到什么呢”...其实这无非是受目前严峻就业环境层层传导的焦虑影响,加之市场流量的宣传助推的结果,但还有一种角度,我认为这种人从另一种侧面来说是勇敢的。
众所周知,招收无留用机会的短期实习生,其实质只是需要廉价劳动力。毕竟,对于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律所、企业而言,大概率都不会将核心工作内容交给一个短期实习生(尽管会有签署保密协议之类的),一般从事的都是打印盖章、网核截图之类的工作,但是再怎么说,通过观察自己带教或者周围人的工作状态,探索完成任务时的蛛丝马迹,总会增强自身对于工作的体验感,而这或许正是短期实习的真谛。
通过在不同单位的实习体验,亲身了解特定工作的实况与常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锚定自己的职业追求。诸如究竟更适合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更中意诉讼业务还是非诉工作等。我自身仅有法院的短期实习经历,后面发现无法得到所需的满足感,后又尝试投递非诉领域,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客观而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喜好侧重、职业追求不同,虽然有他人的经验可供参考,但还不如趁本科还有“大把时间可供浪费”的时候,多去尝试多去历练,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再回到学校层面,大学阶段可供选择的社团组织、可以参加的科研论文比赛令你眼花缭乱,你或许可以都去尝试一下,比如我就曾经觉得法学生应该能言善辩、会舌战群儒,所以就去参加了辩论赛,但在备赛的过程中发现可能争锋相对的语言环境并不适合我,所以就转换了赛道。这也可以跟前述相结合,先考虑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觉得难以取舍那就不如多去尝试一下。
其实内卷是无可避免的,如何高效率地去“内卷”,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否则兜兜转转,只会在环形跑道上,很累但永远抵达不了彼岸。
(二)磨炼武功招式:专业知识的学习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一阶段,是各位法学幼苗的关键期,与此同时,分化由此开始,可能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人生的彷徨、思想的矛盾、雄心的勃发,都是波涛汹涌的暗流涌动,也是从这里开始,很多人开始进入了误区。
其实在大一,对于法学的兴趣火苗本应更加旺盛,但是大学不会呵护你的心灵,杂乱且抽象的课程,一开始就向你展现学术无趣的一面,于是你的火苗开始奄奄一息,而正如前述,大学本科的课堂教学对于你个人能力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成为很多法学新生心灵的屠宰场,要避免成为一头“猪”的命运,你需要反思专业学习的方法,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课堂和讲座资源。
要学会甄别老师,并不是说敢给高分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而是要真正去判断他的教学,要结合你的接受能力具体判断。或许有的老师激情澎湃,讲了一堆有趣的故事,但你并没有掌握背后的知识点,没有学到干货;又或者有的老师深刻钻研,但是你的视野被局限在了一隅,无法打开;再比如有的老师针砭时弊,批判性极强,但你觉得过犹不及等等。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只能给大家一点通用性的建议,可以多去打听一下该老师的教学风格,或者说多去试听一些讲座课程,首先看他的概念和逻辑是否清晰,再看是否可以在一两节课的时间内引人入胜。
紧接着,不能仅仅接受投喂,要学会自己猎捕事物,不要“好吃懒做”,我们不仅仅要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还要有意识地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其实法学本科真的可以把我们养的很好,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寻宝”,多去参加一下实践类的课程,而不是单纯地水学分,例如司法鉴定课、证据分析课等等,在办案过程中首先是证据事实认定,其次才是理论分析,由此我们可以有机地培养自己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思考方法,这样我们学到的知识才是完整的,思维方式才是全方位的。
2.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其实在实习、法考甚至科研活动中,不难发现我们总是具有畏难心理,害怕面对一个庞大的复杂案例、害怕看到一个巨长无比的题目、害怕接触到一个很少有人研究的主题,这其实是正常的,也从侧面反映了课堂学习知识与实际运用的脱节。我们学习的是法律问题背后最基础的知识,那如何抽丝剥茧将它从复杂的案件中抛出来呢,这也是可以不断锻炼的。
首先,作为一个小白来讲,了解一个领域最好的方法是阅读,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案例(在精不在多),迅速掌握基本规则和技巧,消除初入领域的陌生感和不安感,建立最基本的框架,然后尝试着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往里不断填充,找到理论与实际相对应的感觉,这也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入门”的一步。
其次,迎难而上,而非一味地模仿,觉得这个案例类似,那我就依葫芦画瓢把基础内容一改,又或者觉得这个框架结构不错,那我也照着写,可能会产生“东施效颦”的不良后果。往深处想,这也是只重其形而不得要领。要先尝试自己去思考,即使是最普通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由最基础的结构发散尝试着养成寻找关键点的思维,再去寻找类似的案例去对照补充,进而总结出自己的“万能公式”。
最后,降低对于自身的要求。这里并不是指实质上的降低,而是不要过度焦虑自己的论证力度是否足够、自己的语言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自己的回答内容是否完成全面,会运用自己的逻辑完成自洽就已经超越很多人了。
由此,掌握真正学习的方法,磨炼自身的学习技巧,才能长久地运用下去。
(三)怀揣远大志向:职业规划的选择
其实本科生对于自己的前景和职业规划这部分大概率是缺失的,一般都是到了大三阶段再去考虑自己的“后路”,然后面对HR画出来的大饼叹气,又或者是为了完成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任务,随便水一个访谈等等。虽然现在的就业市场较为惨淡,但还是要尽早地为自己做打算,即使以后理想与现实相差巨大,至少要拥有规划被冲得稀碎的心态和勇气。
更多时候,规划其实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虽然未必能精准导航,但至少可以避免盲目抓瞎,又或者如前文所说,你并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到底在何处,那就可以多去尝试,进而产生一份规划,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你一份方向指引,让你知道你追求高绩点的意义在何处,进而按照这个大致的形状把自己不断打磨成一份可以安在合适位置上的“螺丝钉”。
比起糊里糊涂地卷绩点、卷实习,有一个模糊的框架指引总是好的,其实重要的不是到达彼岸,而是此间经历的过程,当你到达彼岸的时候,彼岸便成为了此岸,而你又会向一个新的彼岸重新启程。
05
结语
学法四年归来仍是小学生,一到期末考试就崩溃,跟小学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小学生考完还记得,而我考完直接忘得一干二净,只因我身体力行“法不溯及既往”。虽然我还是会平等地判所有人死刑,但我知道过马路走不走斑马线是3w和3k的区别,还知道张三李四不是杀人抢劫,就是被杀被抢,知道为他人提供担保的热心肠最终总没有好下场,知道婚姻中的第三者总是恶意的,但法考中的第三人总是善意的,还学会了如何熟练地行使紧急立法权顺应答题需要。所以,怎么能说我的法学本科被虚度了,明明我对《甄嬛传》里的法律问题张口就来,其实我积累了深厚的法学底蕴,只要再认真学一下法理X法法制史民法刑法民诉刑诉商经知劳环三国法,就可以顺利通过法考,迎来人生一片坦途啦!
最后,大四毕业,你选择?
A.一战成硕,续命学术生涯
B.投入社会,成为打工牛马
C.炒面炒饭法律咨询
D.其他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及北大法宝学堂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来源:北大法宝学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