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案涉及由SunPower分拆成立的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与中国领先的BC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爱旭太阳能(AIKO Solar Energy)。纠纷始于2023年11月,Maxeon声称爱旭的ABC(All Back Contact)产
全球太阳能行业正持续关注一场围绕背接触(BC)电池技术的专利纠纷。
此案涉及由SunPower分拆成立的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与中国领先的BC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爱旭太阳能(AIKO Solar Energy)。纠纷始于2023年11月,Maxeon声称爱旭的ABC(All Back Contact)产品侵犯其BC电池架构专利,在欧洲多地对爱旭提起专利侵权指控,而爱旭则称其产品技术与涉案专利存在根本性差异,不构成侵权。
案件近日在荷兰迎来新进展:2024年5月,荷兰海牙地方法院作出了不批准临时禁令申请的判决,Maxeon随即提起上诉。然而,2025年5月13日,海牙上诉法院裁定对Maxeon的上诉不予受理,理由是其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法院要求的担保金。
Maxeon此次因未缴纳保证金而导致的上诉被驳回,引发了市场对其诉讼策略的关注,近日内,许多自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对此,Maxeon发布声明澄清,其不再继续荷兰上诉是基于UPC在案件处理效率上的优势,以及UPC案件的判决能够基于欧洲单一专利直接在包括荷兰在内的多个UPC成员国生效,因此Maxeon将注意力集中在UPC案件中,而不再继续临时禁令的上诉程序。且Maxeon 在德国对爱旭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也仍然在继续进行。Maxeon认为部分网络和社交媒体报道对其与爱旭的专利纠纷存在不准确和误导性内容。
目前,除UPC案件仍在审理中以外,Maxeon针对爱旭ABC组件产品的德国专利侵权诉讼同样尚在进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之一,曼海姆地方法院以处理专利案件的专业性著称,据知情人士透露,Maxeon在德国诉讼的第二次庭审定于2025年8月29日。UPC案件的公开口头听证会则定于2025年12月17日。
(一)案件追溯
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这家从SunPower拆分而成立的企业,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架构,包括背接触(BC)技术。Maxeon声称Performance Line太阳能组件的技术源于其在2020年从SunPower分拆时获得的知识产权。爱旭太阳能作为中国领先的BC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尤其以其全背接触(ABC)产品闻名。爱旭强调其对独立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已实现无银金属化ABC电池和高双面性ABC组件的批量生产。
2023年11月,Maxeon在德国曼海姆地方法院对爱旭、其德国子公司(包括 Aiko Energy Germany GmbH、Solarlab Aiko Europe GmbH)以及分销商(Memodo GmbH)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涉案专利号EP2297788B1。2023年12月,Maxeon在荷兰海牙地方法院对爱旭的荷兰子公司(Aiko Energy Netherlands B.V.) 以及分销商(VDH Solar、Libra Energy)提起临时禁令程序,涉案专利号为EP2297788B1。2024年5月16日,海牙地方法院驳回了Maxeon针对爱旭的临时禁令申请。法院在审理中,参考了爱旭方提交的两家欧洲顶级专业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等证据,但最终裁定,Maxeon未能充分证明爱旭的产品落入其专利保护范围,因此无法充分证明侵权,也无法授予临时禁令。2024年6月,Maxeon就此驳回向海牙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并同时在统一专利法院(UPC)杜塞尔多夫分院对AIKO及其欧洲合作伙伴(包括Memodo、Libra、VDH等)提起新的专利侵权诉讼(UPC_CFI_336/2024), 涉案专利号EP3065184B1,该专利是EP2297788B1的同族专利。2025年5月13日,海牙上诉法院因Maxeon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法院要求的保证金,裁定其上诉不可受理。随后,Maxeon决定不再继续在荷兰法院的上诉程序,而选择在UPC继续执行专利权,并继续在德国曼海姆地方法院的诉讼程序。Maxeon发布声明表示:“作为太阳能技术的领导者,Maxeon并未停止保护其知识产权的努力,并将继续致力于以公平、有效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尊重所有相关方,为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Maxeon聚焦统一专利法院的战略考量
统一专利法院(UPC)于2023年6月1日正式启动运营,旨在裁决欧洲单一专利和传统欧洲专利的侵权和有效性。它对单一专利拥有专属管辖权,并在过渡期内(至少到2030年5月31日)对传统欧洲专利与国家法院并行管辖。目前,已有18个成员国批准了UPCA,包括德国、荷兰、法国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
UPC的主要优势包括:
效率:UPC旨在提供更简便、高效的司法程序,通常致力于在一年内完成侵权和有效性问题的最终口头听证。统一判例法:UPC通过在欧洲范围内发展统一的专利侵权和有效性判例法来增强法律确定性,降低不同国家法院之间出现判决差异的风险。单一执行:UPC的单一判决可以直接在所有参与的UPC成员国执行,提供广泛的地域覆盖,并通过单一法律程序增加潜在的损害赔偿。降低诉讼成本:尽管单一UPC诉讼的成本可能高于单一国家诉讼,但通常低于在多个国家进行并行诉讼的总成本。Maxeon针对爱旭ABC产品的UPC专利侵权诉讼正在进行中,统一专利法院官网日历显示,案件的公开口头听证会定于2025年12月17日上午9:30举行。此次听证会涉及侵权诉讼和撤销反诉,表明爱旭很可能已提起反诉,并质疑Maxeon专利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爱旭曾于2024年3月在UPC巴黎中央分庭针对该专利(EP3065184B1)提起无效诉讼,但又于同年7月撤诉。
Maxeon声明聚焦UPC的原因在于其“案件处理效率的优势,以及基于欧洲单一专利的判决能够直接在包括荷兰在内的多个UPC成员国生效”。这与UPC旨在提供更简单、更快捷、更高效的司法程序、统一的判例法以及相比多国并行诉讼更低的成本等既定优势相契合,通常情况下,UPC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处理完成侵权诉讼。
正式投入运营两年来,UPC正逐步影响欧洲专利诉讼格局,其统一且高效的审理机制,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将其作为核心重组专利执行策略,以期在欧洲范围内寻求更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据悉,Maxeon已于2025年5月16日缴纳了10万欧元的担保金,以确保UPC诉讼的顺利进行。
(三)正在进行的德国专利诉讼
在聚焦UPC的同时,Maxeon针对爱旭ABC产品的德国专利侵权诉讼仍在进行中。Maxeon最初于2023年11月在曼海姆地方法院提起这项诉讼,指控爱旭及其德国子公司和分销商(包括 Memodo GmbH)侵犯其欧洲专利EP2297778B1。据了解,曼海姆案件的第二次庭审定于2025年8月29日。
德国实行专利诉讼分案制,这意味着专利侵权和专利无效诉讼由不同的法院处理。分案制可能导致“禁令缺口”,即侵权诉讼通常比无效诉讼进展更快,地区法院在审理侵权案件时,通常在10至18个月内即可作出初步判决并可能发布禁令,而无效判决则需要更长时间(约2至3年)。这个缺口意味着专利权人通常可以在专利有效性最终确定之前获得侵权判决和禁令。如果侵权得到一审地区法院的认定,禁令将在缴纳保证金后生效,即使在上诉或有效性裁决之前,除非有特殊情况。违反禁令将面临巨额罚款(每次违反最高25万欧元,甚至可能刑事拘留)。这种战略优势使德国成为专利权人寻求快速禁令救济的极具吸引力的司法管辖区。
总体而言,德国的一般侵权诉讼从立案到获得一审判决通常需要12-16个月,“前置式”的德国诉讼性质要求各方尽早提交所有事实和证据。本案的第二次庭审定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这表明案件正在通过典型的简报交换(即双方提交书面论点和证据)和口头辩论阶段,朝着可能的一审判决迈进。
(四)Maxeon与爱旭的市场表现
爱旭新能源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电池、ABC(All Back Contact)组件产品的研发制造。截至2024年5月,爱旭共申请了2,649项专利,其中1,310项已获授权,430项专利与ABC技术相关。2024年,爱旭的ABC组件产品出货量达6.33GW,同比增长近 1200%。然而,需要关注的是,爱旭在市场扩张的同时也面临显著的财务压力。根据公开信息,爱旭2024年的净亏损高达53.19亿元人民币,而2025年第一季度则出现3亿元的净亏损。此外,爱旭还面临资金流动性挑战,资产负债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69.04%,同期,净资产较2023年末的86.80亿元缩水至48.66亿元,缩水幅度约为43.94%。数据表明爱旭存在较大的短期债务压力,市场对其资金状况及潜在的挤兑风险保持关注。
Maxeon 作为全球太阳能创新的领先企业,总部位于新加坡,设计和生产制造Maxeon®和SunPower®品牌太阳能板,并在100多个国家开展销售业务。Maxeon的产品通过1,400多家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和分销商组成的网络,覆盖全球屋顶和太阳能电站市场。截至2024年,Maxeon共申请了2,400多项专利,其中超过2,000项已获授权,超过1,600项专利与BC技术相关。Maxeon对于BC专利技术的研发和申请可以追溯到20年前,并每年都持续保持着研发和申请专利的良好势头,在美国、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各国和地区,均已进行有效专利储备。作为可持续太阳能研发和制造的先锋,Maxeon凭借其在太阳能行业35年的历史和众多技术奖项,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Maxeon与爱旭的纠纷是全球光伏领域专利诉讼激增背景下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光伏领域专利申请活动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增加了两倍多,而专利诉讼已成为中国太阳能企业走向国际的主要挑战之一。
太阳能行业专利诉讼频发且战场多在海外,其背后有多重原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组件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低迷,使得专利诉讼成为光伏企业获取市场份额、保护创新成果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战略工具。此外,中国光伏制造业从过去“低技术门槛、粗放式扩张、重复性建设”的模式,正转向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洗牌”的新阶段。
Maxeon在专利诉讼领域表现活跃,近年来,Maxeon在美国针对Canadian Solar、REC和韩华(Hanwha)提起了TOPCon专利侵权诉讼。除了利用司法程序解决纠纷,Maxeon也积极推进通过谈判化解争议。2024年底,Maxeon与中国通威太阳能达成协议,双方就叠瓦太阳能电池和模块技术相关的专利侵权纠纷达成了交叉许可协议,结束了Maxeon于2023年在德国提起的诉讼。
据TCL公司公告与公开媒体报道,2024年5月,Maxeon获得了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ZE)的战略投资,2024年8月,Maxeon成为TCL中环的控股子公司。Maxeon还进行了重大重组,于2024年11月宣布将其非美国市场的销售和营销资产及菲律宾制造业务出售给TCL集团。各种重组情况似乎显示,TCL旗下各家关联公司将分工合作,在全球各市场中联手推动业务的发展,并可能在各司法管辖区域内重新设定诉讼策略,以及加强专利行权活动。
编辑:Sharon来源:知产前沿